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生活》科普副刊是《衡阳科技报》1985年公开发行时定的名。在这之前,我们已搞了3年科普副刊。对怎样办好科普副刊,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应该抓住以下几点:选题要“杂”。报纸的副刊,本身就象个“拼盘”,这盘“菜”读者爱不爱吃,首先看它的品种是否多,  相似文献   

2.
何抒扬 《传媒》2012,(3):64-65
在北京的时候,我每个月至少要从报摊购买10种以上的杂志,《读者》、《青年文摘》、《北京科技报》、《中国国家地理》、《航空知识》、《兵器》等,这些杂志每本大约10元左右,总共花费不足200元人民币。然而到了瑞典来留学,我每月到报摊购买杂志的爱好就不得不"戒  相似文献   

3.
声音     
"房子问题,是导致中国两极分化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制度导致财富差距拉大。"这次北京的雾霾,我特别高兴。以往我们呼吁水,呼吁空气,呼吁这一切食品安全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相信,因为特权阶级他们有特权的水,这次没有特级的空气了,他们回到家同样会面临老婆孩子的指责,他们才会深刻体会到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生活》科普副刊是《衡阳科技报》1985年公开发行时定的名。在这之前,我们已搞了3年科普副刊。对怎样办好科普副刊,以满足读者需要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应该抓住以下几点:选题要“杂”。报纸的副刊,本身就象个“拼盘”,这盘“菜”读者爱不爱吃,首先看它的品种是否多,花色是否新,能不能诱发人们的食欲,科普副刊选题上的杂,不仅要顾及读者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开辟了《科学知识》《生活常识》《人体趣谈》《动物世界》《健康之友》《医药顾问》《科  相似文献   

5.
关捷 《今传媒》2006,(10):54-55
有人说,如今,中外游客到兰州,除了看黄河之外,最重要的景点,就是《读者》编辑部。他们都想揭开一个秘密,就是一个仅有40位编辑的小小杂志社是采用什么神奇魔法创造出890多万份的月平均发行量的?《读者》的老总彭长城的解释是“我认为这取决于读者,他们有真、善、美的强烈追求,我们顺应他们的要求,把真、善、美播洒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我们做的是中国人的心灵读本。”那么,读者接受了这种心灵馈赠了吗?一位盲人的“阅读”,引出盲文版的诞生1996年底,北京。一位失明的老大爷,每天在晚上临睡前,都要让他的小孙女给他读《读者》里的文章。听到振…  相似文献   

6.
去年下半年以来,上海市民朱虹诉医生陈贯一、上海科技报社侵害肖像权案引起医务、新闻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关注,除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和本刊(见今年第1期《沪七起新闻案述略》一文)作了报道外,《民主与法制》(北京)《法律咨询》(北京)《政治与法律》(上海)《新闻知识》(陕西)等刊物还发表论文、通讯,表达了各种不同意见。一些医务界、新闻界、法律界人士对此案进行了讨论或议论。 1989年5月5日,上海科技报在健康版“专家门诊”专栏上发表题为《眼科老中医陈贯一诊治重症肌无力症疗效好》的医学科普报道。这篇报道是上海科技报的医学编辑根据陈贯一提供的关于治疗疑难病  相似文献   

7.
《新闻通讯》开辟“争鸣与探讨”专栏,就“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通讯员的地位和作用”开展讨论,我们认为这次讨论很有必要,也很受启发。下面结合我们企业报的情况,谈点看法。企业报在报业结构中是直接面向企业职工、离读者最近的一种报纸。这种性质决定了企业报要多反映企业职工最关心的事,要多反映发生在职工周围的人和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光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与绿色道路”的研讨会,会后,我写了一篇《异军突起后怎么办》的通讯报道。通过写这一报道,我深深体会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认为当前要紧紧抓住宣传拥有八亿多人口的中国农村,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科技宣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农村出现“科学热”而办起了一批科技报。据全国报刊调查统计,全国科技报1981年为38家,到1985年已发展到160家,除一部分属专业报纸或面向城市读者外,绝大多数以农村读者为对象。它们在普及科学知识、破除迷信,传播实用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民需求的变化,进入1986年以来,全国大多数科技报的发行量出现了下降趋势。报纸发行量下降,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报纸的质量问题。我认为科技报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了新问题,这就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已由种植业为主逐步向多元结构转化;农业的常规种植技术已基本普及,读者的需要向多方面、多层次转化。而大多数科技报对这种变化,认识和转变得不快,宣传报道内容调整得不及时、不理想。为了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提高科技报质量,我认为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经常深入调查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七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的心愿》编辑部文章,阐述了人民日报“要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对报纸本身的工作也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是我国新闻界再次吹响改革号角的一个喜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1.重申了1956年改版“致读者”社论的精神,认为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三条改革方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重申“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2.认为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指针。3.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例如“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成材料,常常苦于找不到主题。不久前,我和小丁写了一篇通讯,题目叫《种子的魅力》(另题:《良种》),先后被《博尔塔拉报》和《新疆科技报》采用。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从拿到材料到写出稿件,经历了半年之久。今年元月份,我镇赵山同志给上级写了一份近二十页的工作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他近二十年来的工作成绩。我看到内容很好,很想就此写一篇文章。可又找不到主题,放在抽屉里几个月,一拉开就看到它,总也下不了手。5月底的一天,我从《新疆科技报》上读到一则“在科技田野上耕耘”。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学术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报是科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学报上面发表的文章,无论是学术论文,或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或是训诂考证、专题综述,都应具有学术性。学术性是学报最主要的特征。什么是学术性?近几年许多同志对这一问题都作了探讨,提出了不少极富启发性的见解,足供我们在鉴别学术性问题时的参考。 1986年《北京科技报》发表一篇短文,提出“评价科学理论的五项标准”:“1.解释力,  相似文献   

13.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14.
我1980年开始为报社写稿。6年多来在首都各报刊、电台上发表了400多篇消息、通讯等稿件。回忆所走过的路,我突出的感受,就是只有常登“三宝殿”,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来. 具体地说要常登以下三个“殿”: 第一个是“基层群众殿”。意思就是要植根于群众之中,坚持经常到基层单位,到群众中去。因为很多线索都是在无意中发现的。我去年完成的3篇人物通讯,都是在和职工座谈中捕捉到的.如刊在《北京科技报》上面的通讯,“八十年代新愚公”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我们总公司有色矿地处怀柔县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机关去的人少。一天快下班时,我碰到了该矿矿长,他说他要乘车回矿,我觉得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赶紧给家里打个电话,就和这个矿长一同到矿上去了.到了矿里,我吃完饭,就去和工人们聊天。这时我看到院里一位左臂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当前舆论宣传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通知》下达以后,新华社编委会进行了讨论。总编辑室的同志最近又联系实际议了两次。根据讨论的情况,我觉得有三个问题需要提出来作进一步的研究。改进形势报道,使之更得法、更实在、更有效中宣部的《通知》强调“要理直气壮、有说服力地宣传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家在讨论中认为,“理直气壮”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究竟是搞好了还是搞坏了,社会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总的形势是好还是不好?对于这样几个问题,我们在报道中都理直气  相似文献   

16.
出版工作要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也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出版工作》围绕编校体制改革问题,提出了开展“编校合一”的讨论,我们认为是非常及时的。  相似文献   

17.
“别人告诉我:你有事就找北京电视台《观众之声》去,一找他们,问题就好解决了.这不,我就找你们来了.”每当我们接待群众来访的时候,总是有人这样说. 在电视机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做为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如何更密切地同广大观众联系,发挥电视新闻宣传的社会作用,这一直是近两年来我台新闻改革的着眼点之一.为此,我们于前年五月在《北京新闻》节目中试办了《观众之声》这个栏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去年四月,根据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们正式开办了这个节目.节目开办以来,我们收到了大量观众来信,为我们办好这个节目提供了丰富的线索.现在,《观众之声》节目已经在社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第4期上发表金东水同志《话说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一文,这确实是值得一议的问题。我先要说,金文题目不够确切。应当是新闻写作的“京派”与“海派”,是就新闻业务领域而言的。金文说成“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新闻改革的范围比较广了,除了新闻业务问题之外,还包括新闻体制等等大问题。而且就“改革”而言,是不大好分什么“派”的。金文一开头讲在上海好新闻评选会上听到的。这话正好是我在会上说的。但这种说法的真正来源是在北京或其它地方。我在会上说,北京有一种说法:新闻有“京派”、“海派”之分,我  相似文献   

19.
他们扇动思想的翅膀,鸟瞰于云霄之上;然后又俯冲下来,细察于青萍之末……大到整个人类近代史的历程,小到当代中国一颗普通心灵的悸动,都摄入他们的眼底。于是,就有了振聋发聩的《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和《改革阵痛中的觉悟》。罗荣兴说:“要相信科学的力量,没有一个领域和问题不在科学的覆盖之下。”曹焕荣说:“要借助理论的力量,增强报道的‘厚度’和‘力度’。”祝华新说:“记者也不妨作点哲学思考。”科学真理可以为改革引航,可以抚慰每一个迷惘痛苦的心灵,那么,它的光芒也应洞照新闻改革领域。循着这个思路,我们拜访了这三位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结合其新作,与他们一起探讨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20.
《新闻战线》自发行以来,我是期期看的。有很多好文章使我受益非浅。其中“读者论坛”办得很好,文章短小,小中见大,切中时弊,颇有启发。但新出版的第三期禾子同志的《不科学的科学报道》一文应在例外,看过之后,实在忍俊不禁。因贵刊读者多在新闻界,所以拟一短文,讲点意见。其一,禾子同志开首云:十分荒唐的耳朵认字奇闻,经“有的报纸明确指出用耳认字违反科学之后,还有不少人不以为然”。原因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某些报纸尤其是有些科技报作了不科学的报道。”奇怪的是禾子同志为什么不琢磨一下,科技报登过之后,至今(以北京一般读者所见)已有五家全国性报刊(算贵刊则六家)发表十篇(可见此事之大)文章指出反科学了。“笃信不疑”、“不以为然”者仍“不少”,同样“白纸黑字”难道地方科技报威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