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传播“中国梦”与避免国际话语陷阱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是中国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提出的最重要的国家话语,恰当地传播“中国梦”将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改变国际舆论对中国议题的认知和态度。然而,威胁论、霸权论等等论调极有可能成为笼罩“中国梦”的阴影,挥之不去。在现有的国际话语体系下,对于“中国梦”话语可能产生的若干政治误读,结合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理论并提出对外阐述“中国梦”的合理策略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话语生产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国梦的构建与传播在社会现有结构状态下完成和实现,核心问题集中于两个层面:一是话语意义的建构,二是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结构的构建。在话语意义构建层面,中国梦是一套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话语体系,体现了历史话语与现实话语、国内话语与国际话语、集体话语与个体话语、政治话语与社会话语的四个统一。在话语表达方式与传播结构层面,要从传播效果和受众出发,在话语构建主体上实现自我构建与他者构建的弥合,在叙事方法上实现严肃性与通俗性的结合,在话语表达主体上实现多元性与整体性的统一,在话语载体上实现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统合。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仪式”.在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梦”的伟大构想的实现过程中,电视新闻是重要的传播平台,其在整合社会意识、构建国家共同体、提供身份认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仪式功能,这将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话语表达的丰富语义,是经过语流义变和情景义变的结果。“中国”和“梦”两个词互相影响而发生意义变化,经过语流义变表达了“中国人(包括集体和个人)的梦想”这样的言语义。此言语义结合中华民族的奋斗史这个语境,就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言语义;结合具体领域、阶层就表达了无数具体的“中国梦”;这也就是此话语情景义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成为所有中国人民共同的愿望。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梦的践行者,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国梦内涵的认识,使大学生的理想与中国梦的构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推动民族复兴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戈 《留学生》2013,(5):1-1
有梦想,才能怀揣希望一路前行,近日,越来越多人开始追寻并不断定义、描绘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梦”,让这个温暖的春天充满了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国梦",即大学生们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的了解程度和关于自身梦想的追求。通过对调查的分析,大学生觉得应该把个人梦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加强自身修养、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学好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我们的中国梦奋斗。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和"美国梦"在修辞表达上虽然都属于隐喻话语,但二者不仅在框架建构模式却存在着差异,在隐喻使用的数量和频率上也有明显不同,而且在隐喻类型上亦相互有别。"中国梦"体现的是家族梦和民族复兴,是宏观整体性的描述;"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成功,是具体细节性的阐述,是演说者用于拉近与民众距离获得支持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梦”引领中国“高职教育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的教育论述,为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努力实现高职教育梦,突破社会市场经济视域下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误区,打造高职教育"出彩梦";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实现高职教育的"立德树人梦";在对高职学生人文关怀下,实现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中国梦的特点、中国梦与美国梦、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学界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以期待对中国梦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不同于美国梦和欧洲梦,它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土壤之中,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外国梦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人自己的梦。这使得中国梦带有浓厚的中国色彩。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路径,作为推动梦想实现的内生动力;中国梦的独特意涵在于将国家民族的宏伟梦想和个人的具体梦想有机的融合;中国梦以"梦"这个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心领神会的独特话语来诠释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中国梦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集中体现了新一届领导人的执政思路与理念,它为中国新一轮发展提供了信心、动力和奋斗目标。厘清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内涵及其区别,有助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相似文献   

13.
王梅 《教育教学论坛》2019,(26):227-229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它的内涵包括民族复兴梦和人民梦,在《教育学》教学中,可以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的角度将“中国梦”渗透其中,但需要遵循师生齐力原则、点滴渗透原则和实事求是原则,才能顺利向“中国梦”迈进。  相似文献   

14.
美国梦、中国梦,这两个表面上很相似的文化术语,孕育于美中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或者作为各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流文化的代表,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点。笔者试图通过跨文化的视角,分析两者的不同点和共同点。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两者在诞生时期、发展趋势、概念内涵、文化背景、倡导的根本价值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历史作用、实现途径等方面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国人视野,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日渐强盛具有密切关系,反映出国人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烈期盼和信心。2012年11月29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正式提出。“中国梦”科学内涵具有三个基本属性:时代性,“中国梦”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全新转型时期;空间性,“中国梦”的空间范围就是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地理区划内的广大国土;超越性,实现“中国梦”就要超越现有一切文明而努力构建出一种适应世界发展趋向的崭新文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贡献出智慧与力量。期-71J在“中国梦”语境下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解读“中国梦”、宣传“中国梦”、放飞“中国梦”。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近现代以来国人一直努力追寻的梦想,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对它的探讨和研究也在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变迁。今天,在世界各国联系愈加紧密的背景下正式提出中国梦,这必将对我国及整个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政党、社会阶层以及个人都给予中国梦足够的重视和思考,所以,作为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梦的研究成果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其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广泛。梳理国内外研究中国梦的相关文献,并对其给予归纳和评述,是研究中国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主导;“中国梦”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普及确立了更高远更具象的目标,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它内在地蕴含着社会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理念维度上,由单向度思维转向多向度思维;价值维度上,由目标性思维转向过程性思维;方法论维度上,由理论性思维转向实践性思维。从思维方式转变的视角解读中国梦,有助于从深层次上辨明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孔姣 《科教导刊》2019,(11):176-177
在我国高校中,辅导员是负责学生日常思政教育以及其它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行者以及指导者,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在中国梦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认清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使大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