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训练周期的安排。训练计划通常按照下述情况进行划分:奥运会(4年)、世界锦标赛(2年)、年度准备(头年10月-来年8月)、大周期(16-18周)、中周期(2-7周,侧重于高原训练)、小周期(3-5天)。(1)四年一届的奥运周期要求运动员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练习重点。一般的形式为1年的恢复和休  相似文献   

2.
投掷     
G824.02 9703715投掷的训练[刊,中,A]/《:青少年田径》编辑部//青少年田径.-1997.-13(3,4).-60-64(DW)投掷项目//训练计划//训练周期//负荷本文介绍了投掷项目的四年一个周期的奥运会比赛安排的训练计划.同时详细地介绍了奥运会周期第三年运动员的训练计划示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主客场赛制的特点 ,对足球训练负荷的安排进行探讨。年度训练负荷 ,应实行单周期双高峰的安排 ;小周期训练 ,应合理确定基本训练周、赛前诱导周和比赛周的负荷  相似文献   

4.
3000米障碍跑运动员的多年训练,一般都是以四年为一周期(奥运会四年一届)。在训练计划中主要包括:训练的目的和任务,运动员的特点,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主要阶段的量和强度,运动成绩的提高,战略、战术、思想意志品质及心理训练。年度训练应有具体的目标和任务,运动成绩要达到一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一、训练结构 训练的结构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呢?在一个有发展性的训练计划的结构中,我们应当认清训练结构下主要发展区域内训练任务的分布情况。因此,训练的结构总体上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为建立数量上的负荷而进行的对训练主要与部分区域的安排。这也是为了主要训练区域内通过调节负荷,使训练负荷综合化。 (二)主要训练区域内比例的分布(如总体训练与专业训练的协调、技术发展与力量训练的结合等)。 (三)在单个训练区域内负荷参数(训练量与负荷强度)的不同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 运动训练计划是对未来的训练过程先做出的理论设计,统一参加训练活动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识和行动。中小学生课余训练的时间较短,要想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理想的训练效应,就更需要认真制订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按运动训练计划时间跨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五种类型。在中小学生的课余训练中,年度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是最常用的。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还应力求为学生制订2-6年的多年训练计划。尽管不同的训练计划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基本内容却是一样的,都必须包括以下各点:  相似文献   

7.
中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负荷量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负荷量参数的变化问题是中跑项目运动训练多年化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按Hirsch的观点,在制定中跑项目多年训练计划和不断提高运动员工作能力时,应考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技术提高的问题,并为此而正确制定出训练负荷的量与强度方面的要求。许多作者就不同年龄与训练水平的中跑动运员的训练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但至今还未研究过不同等级中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负荷量的因子结构问题。同时还未解决好在训练  相似文献   

8.
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刻认识女子冰球项目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的规律,对提高我国女子冰球运动员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理论设计与实验对女子冰球运动员的训练结构及负荷特点进行研究,试图完善女子冰球运动年周期训练结构理论,揭示女子冰球运动训练负荷的规律及优秀女子冰球运动员年周期训练结构和训练负荷动态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训练周期由年、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等构成,不同类型的训练周期由多个训练阶段与不同的训练时间组成;以小时、分钟、公里、公斤以及心率负荷的量度指标并分为最大、次大、中等和小4个等级建立负荷与训练评价体系。训练周期结构与负荷设计在国家女子冰球队的应用表明,掌握女子冰球运动周期训练结构与练负荷动态变化的规律,有助于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9.
科学有效的游泳水上训练计划地制定和实施对提高游泳训练水平至关重要。目前,国内教练员训练计划制定和管理大都处于纸笔和word文档层次。本研究以ACCESS2003作为底层数据库,采用DELPHI7.0编程,研制开发了游泳水上训练计划计算机管理软件。该软件具有辅助教练员完成训练计划制定、训练负荷统计、训练数据计算等多种功能,可帮助教练员制定、修改、查询及打印训练计划,可按年度、周期等自定义时间统计训练负荷。软件的开发弥补了国内还没有同类软件的不足,具有原创性价值,能帮助教练员在制定训练计划前掌握训练负荷信息,并在训练计划实施后,通过软件对训练负荷的统计有效的对训练计划进行评估和改进,从而提高游泳训练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教练员要带好训练,必须制订有科学性、实效性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多年计划、年计划、小周期计划、周计划和课计划几种。本文主要是阐述课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1.
游得最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7章大周期计划Season Planning本版新亮点·详细探讨周训练计划·不同主项运动员大周期训练计划实例要让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上达到运动成绩的顶峰,必须精心安排多年训练。显然,安排持续时间如此之长的训练,必须将这一漫长训练过程分为多个持续时间较短并便于掌握的训练阶段。这一章的目的是探讨这些阶段的结构以及如何把这些阶段组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蓝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转换速度快、技术较复杂的运动。为了说明负荷和适应之间的规律性,必须研究每次训练的内容和结构。不断提高训练效果和竞技能力,必须做出科学的、系统的年度计划(准备期、比赛期、过渡期),把全年准备解决的问题,依据训练时期分制阶段计划(大周期)、周计划(小周期)、日计划。以求技术和素质训练更适应比赛负荷和规律。训练中还应注意、柔韧、灵敏、反应的训练和基本技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及力量、速度、耐力、弹跳力等竞技要素之间的互相补充和排斥的关系规律及练习比赛负荷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3.
于仙贵、穆祥豪、梅雪雄以世界游泳技术、训练的发展为参照,从宏观上总结了我国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探讨了不同时期游泳的制胜因素。他们总结出近几年来我们科学化训练的经验是: (一)正确处理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关系,重视科学地控制负荷强度。长短距离不同项目应构成各自不同的负荷结构。 (二)游泳力量训练与专项的紧密结合。 (三)采用多周期训练模式,训练安排避免了过去双周期,各个训练阶段拖得长,节奏不鲜明,负荷量和强度大起大落等弊端。其训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强,有利于更快的提高竞技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对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及其酶活性的影响,为大负荷运动后减量训练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验参考。方法大负荷运动7周后,再进行4周减量训练,运用酶免疫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大负荷训练后减量训练腓肠肌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表达及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大负荷训练后再进行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提高SH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但LDH活性降低;4周的减量训练损伤的腓肠肌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4周的减量训练可明显改善损伤的骨骼肌细胞结构,有利于骨骼肌细胞结构的恢复,提高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但不能提高骨骼肌的无氧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15.
运动量: 姓名总量(米)计时(米)主计(米)陈伟英唐睛漪 2165150 694350 320000潘丽华 2073060 705200 280000石晓铭 1590100 606900 300100吴福兰 1867000 673800 320000蔡惠玲 1932300 815300 228700胡启红 1160000 成绩: 我组全年有4人18次打破100、200米全国仰泳纪录,3人达到健将标准,全组7人都提高了成绩。全年训练计划和安排 1979年训练分两个周期,第一周期从冬训到全国春季比赛;第二周期从夏训到第四届全运会。冬训第一周期为24周,从1978年11月1日至1979年4月15日。从1978年11月1日至11月15日共2周。一般性活动,以球类为主,目的是恢复体力,准备投入训练。  相似文献   

16.
高水平竞走运动训练理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部分传统运动训练理论,通过实地信息采集与实证分析方法,整理分析国家竞走集训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训练实际及国内外有关竞走运动的研究资料,提出了现代高水平竞走运动训练的理念:第一,遵循人体运动的生物适应性结构演化规律,把握运动员在目标系统导向下对训练负荷连续自组织的过程;第二,辩证把握竞走运动的本质要求,贯彻体能训练技术化的指导思想;第三,构建运动员个性化小周期训练负荷结构,贯彻"赛练结合、以赛促训"训练观;第四,高水平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手段应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构建"高强度目标训练"模型,突出"实战需要"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17.
力量,即克服阻力的能力。它表现为以中等速度举起极限重量或次极限重量。我们所要求的训练计划,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利用率。我们把全年训练计划划分为以下四个周期: 准备期(为专项训练打基础) 竞赛前期竞赛期过渡期或赛后调整期执行这一计划,必须就下列问题记详细的训练日记: 总重量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练习的数量和方式变化等等。只有这样,才可能对训练计划和取得的进步作出评价。训练负荷只有在准备划分的周期内有系统地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目前,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不同等级水平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提出短跑训练负荷量及负荷强度的安排,应考虑能直接提高短跑成绩的专项能力、内容和手段,训练周期计划以及逐年提高训练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苏联《国外体育》1990年第7、8、10期上发表了苏联长跑组主教练、教育学副博士阿·波卢宁撰写的文章。现在读者将能了解加里·威尔森为5000和10000米运动员制订的训练周期计划。个人成绩在15′00(5000米)或31′00(10000米)左右,每天训练一次的运动员训练大纲。冬季阶段(24周) 十月: 头两周:星期一、二、四、五和星期天—5哩慢速跑。后两周:星期一、四和五—5哩慢速跑;星期二和星期天—10哩跑。  相似文献   

20.
从训练周期原理的角度出发,就游泳训练的周期安排问题进行理性探索一、专项化问题1、所谓训练计划,应仅仅是为训练运动员的专项所需要(指动用的能量系统或运动技术)而制定的。2、在所有的训练阶段中,对每个能量系统的强调都反映了该能量系统对专项化的重要性。二、超负荷训练问题3、当每周的训练负荷接近超负荷阶段的水平时,运动员将会出现最佳状态(超负荷训练的最佳强度)。4、运动员增加训练量后,通过观察其生理或心理上的反应,以寻找超负荷训练的最佳强度。三、周期安排问题5、训练周期应该只有3个阶段,即增强阶段、超负荷阶段和赛前减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