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称为儒家。”顾颌刚在这里所说的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其论断也是恰切的。 孔子的弟子,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依据史料记载,孔子弟子有生平事迹的有三十多人。 孔子于公元之前479年去世后,据《史记·儒林传》记载:“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居楚,子夏居西河……。”孔子弟子分散各地,  相似文献   

2.
用“七十子”称孔子弟子最早见于《孟子》,这是一种追“周公之迹”的仿圣行为。孔子弟子数量在两汉时期有三个不同的系统,它们各有来源,其中“七十二弟子”之说最终受到官方的认可,并得以确立。而官方认可的名单依据应是如《孔子家语》之类的孔氏家书。隋唐以后,“七十子”之称与“七十二弟子”之称合流,并最终演变成“七十二弟子”或“七十七弟子”的缩称,即孔子弟子的“举其成数”。经过对历代典籍记载的考察,可以看出“七十子”之称有鲜明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3.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  相似文献   

4.
陈沛 《成才之路》2011,(29):11-I0006
一个困扰数学界20多年的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中南天学学生刘路破解,使一些数学界前辈感慨“后生可畏”。甚至是中国数学界项尖科学家、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侯振挺教授也将其收为弟子,为世人上演了一段“名师收高徒”的佳话。  相似文献   

5.
孔子开门设教,首创私学,自已当教师,先后收教弟子三千余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根据历史资料和《论语》记载,孔子在世时,他的弟子对他十分尊敬和爱戴;他死后,他的弟子们出于对他的爱戴,曾为他服丧三年,三年既满,其他人都准备回去,在临行之前“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此后,子贡又“筑石于场,独居三年”方始离去。后来子夏、子张、子游等人还曾因有若似孔子,提出要以事孔子者  相似文献   

6.
师道     
遥想当年,孔夫子在泗水之滨设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一些弟子出身显贵,一些弟子乃平民子弟。对其大弟子颜回,孔子称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这种“有  相似文献   

7.
习苏旭 《辅导员》2009,(9):53-53
“有教无类”是孔子在二千多年前提出的教育主张,意即有教育的地方,就不应把受教育者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厚此薄彼。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毕生躬行着他的教育思想,造就了我国古代教育“弟子三干,圣人七十二”的辉煌,被后人尊称为“万代师表”。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政策、社会环境和教育要求已与孔子所处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今天的人民教师,理应比古人更有发展才是。  相似文献   

8.
“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几乎无人不知。可就因为这样,许多人就打着这个幌子,以为只要有位名师指点,便可扬名立业。殊不知,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过名师未必出高徒的事例了。  相似文献   

9.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姑且算其成才比例是2.4%;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这领袖级“王者”的成才比例也太低了;且不说秦皇汉武、成吉思汗,也不  相似文献   

10.
<正>当被问到孔子有多少学生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确,这样的说法曾见诸正史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二十岁以后,一面做官,一面讲学,创设了儒家“私学”,相传有弟子三千余人,成名者七十二人。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约半个世纪)从事教育活动,他的教育思想,有许多至今尚有现实意义。这里仅就他的知、仁、勇的教育思想,试作初步探讨。孔子教育学生,希望他们能成为贤能的“士”与“君子”,有本领“安百姓”的统治  相似文献   

12.
“班级日记”相传孔老夫子先后培养了弟子三千余人,其中最有名的有七十二人,这和我们现在的一个班人数也差不多了《论语》就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姑且可以理解为孔老师那个时代那个班的班级日记。孔子的  相似文献   

13.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的弟子都是"活雷锋",在乱糟糟的春秋时代努力做好事。  相似文献   

14.
早在先秦时期,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提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尽相同。对于勤学善思、安贫乐道的颜回,孔子像唱咏叹调一样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对于喜欢“方人”,时时卖弄小聪明的子贡,他时不时地敲打敲打他,称他为“器”,为“瑚琏”,并日“君子不器”。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 ,以及弟子互相议论孔门学术的一部书 ,不仅在历史上被纳入“十三经” ,而且成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宝典。既然如此 ,作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孔老夫子在育人上有哪些思想政治原则值得我们后来的教育者汲取呢 ?己立立人 这是孔夫子对“仁”的一种界说。因为“仁”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而且也是他育人的道德准则。当弟子子贡和他探讨什么是“仁”时 ,孔子说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相似文献   

16.
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相传在他门下学习过的弟子有三千,身通六艺、成绩卓著的有七十二人,而《孔子游春》中提到的颜回和子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7.
孔子既“有教无类”又“因材施教”,他广收生徒后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给予情况,不搞“一刀切”,在三千弟子中重点地培养七十二贤人。孔子的辩证教育原则对我们今天在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有着很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振波 《成人教育》1996,(11):30-31
值得借鉴的孔子的某些德育原则周振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到今天仍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①,特别在德育原则思想方面更有其卓著的建树,常为德育理论界所论及。孔子弟子三千,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从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思路是由"教学"向"教教"提升,由"实践"向"理论"提升,由"名师"向"大师"提升,培养出像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一样的一批教师"贤人"。"两机制一平台"为名师工作室建设提供了支持激励机制、动态管理机制和成果展示平台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孔子生前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可谓影响巨大。可是学生不足“粉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德道弥久,温温无所试,莫能已用。”说明政坛没有知己。有一回子贡问他,为什么人家都不了解您呢?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可见孔予自己承认没有“粉丝”,而且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