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讯     
《中外文化交流》2007,(8):90-91
《环球美术馆见闻录》,《潘玉良》,《摄影艺术简史》,《看见北美当代建筑》,《带你逛纽约无墙美术馆》,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安徽省博物馆胡欣民馆长宣布:“我馆所藏561幅潘玉良油画中的108幅毁损油画,经以台湾油画修复师李福长为首的两岸专家7个月的工作,在合肥修复成功。我们将从修复成功的油画及少数其他油画和中国水墨画中,挑选百幅左右的潘玉良作品,明年赴台北、高雄、台中三市展览,为海峡两岸人民化交流搭建桥梁。”一时间,潘玉良的名字及其画作再次引人瞩目。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以“清水芙蓉·铁线画魂”为题的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在苏州举办,这是潘玉良用其一生巩固、创造、传播她所发现的美丽;是经时代洗礼和锤炼,潘玉良以其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所铸就,拥有中国女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址在上海的国家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列入计划,印行16000册,推出由我主编的《中国西部散文》(上下)。此书是西部散文家第一次阵容较为齐整的全方位展示,出版后在文坛颇受好评,《文艺报》、《人民日报》、《文学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中国青年报》、《飞天》、《西藏文学》、《草原》、《青海湖》、《上海文学》、  相似文献   

5.
这话说起来距今整整70年了.那是1922年的一天,上海某剧场戏迷多得出奇.原来是名噪上海的京剧名演员夏可珊破天荒地将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移植成京剧《借债割肉》进了中国的戏文,搬上中国舞台.上海的戏迷能不感到新鲜吗!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担任指导单位,徐汇区文化局和刘海粟美术馆主办,徐汇艺术馆承办的“大时代之光——上海青年美展30年回顾展”于12月5~21日在徐汇艺术馆举行。上海市文广局、徐汇区政府、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上海书画出版社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梳理了以往10届上海青年美展的获奖作品,并从中选取了39幅作品展出,其中《我要向毛主席报告》、《渴望和平》等作品都是当年影响广泛的时代精品。为保证展品充分反映30年上海美术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上海文化年鉴》2005,(1):336-341
汤晓丹(2004年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 演员、导演。原名陶秉钧。江苏苏州人。童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艺术师范系,后入山东民众教育馆戏剧训练班学习表演。1935年参加中国旅行剧团,赴天津、南京、上海等地演出《雷雨》、《日出》等剧目。1936年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主演《黄浦江边》、《女同学》、《杨柳村》等影片。后参加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实验剧团。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上海抗日救亡演剧四队,辗转武汉、重庆等地演出话剧《民族万岁》、《塞上风云》、《自由魂》等。1942年人中国电影制片厂,先后主演《胜利进行曲》、《青年中国》、《日本间谍》、《还我故乡》等影片。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上海,入昆仑影业公司。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蒋锡武和江东主编的《艺坛》第三卷,得到王元化的赞助,改交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更加扩大了在海内外的影响。承蒙编者厚爱,赠我一册。同时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我针对书中的重点文章《武汉京剧史话》写一篇评论。这个任务我确实没有能力完成,但是又不能向编者交白卷,只好避重就轻,谈一点读后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格兰尼”     
“格兰尼”于光远我本姓郁,于光远是年代我加入共产党后为保护父母弟妹安全改用的名字。我的祖先曾经是上海巨商,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郁半城”的称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到七八十年代经营海上运输与对外贸易业。1995年12月4日上海《新民晚报》有一篇《清...  相似文献   

10.
采诗 《寻根》2013,(5):62-65
我所藏陈文译述的《查理斯密大代数学》,是上海科学会编译部1909年2月第三版。若论其版本,它并非珍罕版本,因为最早的版本是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印刷二十日发行的初版本,再版本亦为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发行的。然而,重庆大学图书馆和西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皆为1929年的版本。上海科学会编译部印刷的此类图书,我还见到过1905年出版的《算术教科书》(陈文)和1906年《查  相似文献   

11.
中短篇小说     
《上海文化年鉴》2012,(1):73-74
2011年上海本地作家(注:上海籍作家与在上海生活的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滕肖澜、薛舒、朱晓琳、王小鹰等作家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如滕肖澜2011年创作了4篇中短篇小说,分别是中篇《拈花一剑》(《上海文学》第4期)、中篇《大城小恋》(《收获》第3期)、短篇《正在害喜》(《江南》第5期)、短篇《天堂再见》(《作品》第4期);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日报》今年6月24日有一篇题名《想起彭德怀的“害怕”》的文章,上海《报刊文摘》(7月2日)加以摘要介绍。我看的是《报刊文摘》,读了几遍,爱不忍释。文章说,巴金曾经描绘彭德怀给部下讲话,“像长者对子弟讲话。”彭总看了觉得很不自在,他给巴金写信,建议将这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彭总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文章的作者说:“原来,彭总是害怕颂扬啊!”  相似文献   

13.
《解放日报》连续推出专栏反映上海科学发展成就6月起,《解放日报》围绕“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主题.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16,(2)
正一《纯文艺》旬刊,徐迟编辑,纯文艺旬刊社发行,发行人杜君谋。杜君谋是徐迟夫人陈松一位女友的亲戚,一个出版商。1938年在孤岛上海,他出版了徐迟的小说《武装的农村》。徐迟回忆:"这个杜君谋还很欣赏我的文学。他劝我在孤岛上编一种旬刊,定名《纯文艺》。他说不要发表什么抗日的作品了,可发表一些无政治倾向的,不会找来什么麻烦的,‘纯粹’的文艺作品。"(《江南小镇》)于是,3月15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上海越剧院集中主创力量,新排历史名人越剧大戏《韩非子》。该剧主要讲述两千多年前,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夕的历史大变局中,法家思想家韩非子与秦王赢政兄妹一段传奇的情感历险和命运悲剧。该剧3月在上海首演,并得到了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获得上海市2008年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当年上海越剧团还新创了《尘缘》、《打薛蟠》、《探春别母》、《雪地追子》、《屈打香菱》、《千里送京娘》、《昭君出塞》、《罗衫案》、《真情无界》等小戏9个;改编、移植和新排了小戏《范进中举》、《评雪辨踪》、《坐楼杀惜》、《惊魂》、《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16,(6)
正一1945年4月1日,杨桦编辑、知行出版社发行的《文帖》在上海创刊。三十二开本,每期六十余页。这是沦陷时期上海出版的文学期刊中最后创办的一种。20世纪40年代在华北沦陷区与上海沦陷区,"散文、随笔的成功是在其他体式之上的"。(楚天阔:《一九四○年的北方文艺界》)当时,上海的《古今》《风雨谈》《杂志》《万象》《人间》《天地》《小天地》,北平的《中  相似文献   

17.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接受了第2批工艺美术大师捐赠的作品,共有19位大师和工艺美术工作者向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捐赠了22件(套)优秀作品。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于7月10日举行了工艺美术大师捐赠作品颁证仪式。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朱惠卿、上海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了颁证仪式。此次捐赠发起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陶昌鹏代表丁艺美术大师作了发言。这些捐赠的作品是:丁伟呜的砚刻《桃核砚》、陶昌鹏的砚刻《叶落归根砚》、石雕《知足常乐壶》、李铁民的砚刻《芭蕉砚》、韩国荣的紫檀木雕《紫竹般若观音》、  相似文献   

18.
我跟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人接触,屈指算来已有40年.那是40年前我出版第一本书《青枝绿叶》的时候,正值共青团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将这部短篇小说集做为一份礼品,分赠出席大会的前苏联和东欧各国的青年组织代表团.这些代表团中从事文艺工作的人士,便请大会安排我和他们见面,接受他们的采访.事隔多年俱往矣,我还能记得的是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伊,阿朱别伊那时是苏联《共青团真理报》副总编辑兼文艺部主任.通过翻译,我们促膝长谈一个上午.后来阿朱别伊写了一篇访问记,连同我的照片刊登在《共青团真理报》文艺版.阿朱别伊把短篇小说集《青枝绿叶》带回去,一年后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翻译出版了此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原名秦怡。上海嘉定人。民进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新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毕业于国立上海商学院(现上海财经大学)银行系。1949年前后历任《大美晚报》、《大英夜报》、《译报》编辑,上海持志学院、大夏大学讲师,中国通商银行衡阳分行文书主任,香港《文汇报》副刊部主任,集文出版社编辑,上海文化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文联委员。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秋海棠》、《危城记》、《梅宝》、《第十六桩离婚案》、《孽海花》、  相似文献   

20.
《上海文化年鉴》2012,(1):194-195
2011年.上海舞台艺术围绕庆祝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进行创作。在艺术表现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并力求在表演风格与表演技艺方面有新的突破。新创作剧目有京剧《梨园少将》、沪剧《军礼》、中篇评弹《上海光复记》、话剧《共和国掌柜》、《四一一·上海夜》、《人面桃花》等近40部,音乐舞蹈杂技作品有舞蹈《茶山情歌》、《心中的达卜》,歌剧《那时花开》,杂技《双人软钢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