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排球竞赛新规则对排球技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98 - ’99 维达杯全国排球联赛的现场及电视现场直播的技术统计和参赛队员的问卷调查,以八一女排的主场比赛统计数据为参照,与其他客队的比赛数据对比,指出了排球竞赛新规则对发球技战术、接发球一攻、运动员心理、防守战术及整体战术配合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甲级女排100 场新规则试验性比赛的临场观察统计与分析, 阐述了排球新规则在比赛临场实施中呈现出的规律与特点, 以及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9年排球新规则的修改对排球竞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2009年度排球新规则与2005~2008年度排球竞赛规则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新规则中改动较大的地方,运用辨证发展的观点,通过分析新规则对排球运动员、裁判员、观众的影响,探讨新规则给排球竞赛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度排球新规则增加了排球竞赛的连贯性,提高了排球竞赛的观赏性,使排球竞赛更精彩.针对研究结果提出通过改变比赛方法增加排球竞赛连贯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 1994年底,我国开始在排球比赛中执行国际排联修改的比赛规则。新规则给比赛带来了不少的变化,对学校开展排球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新规则有利于防守和比赛的进行 为适应排球战术的发展和创新,1994年9月国际排联对比赛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对排球比赛有直接影响的主要有四条。  相似文献   

5.
排球     
G842.148,G804.87 20013578试论采用“每球得分制”后排球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调控=Study on how the athlete controlpsychology under the new rule of volleyballmatch[刊,中,I]/周战伟,任建,倪剑华∥上海体育科研.-2000.-21(4).-17-18参6(TY)排球∥新规则∥运动员∥心理分析∥心理调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依据体育运动心理学原理,结合排球运动员在“每球得分制”比赛中所遇到的主要心理失控因素进行了分类剖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心理调控方法。6842.19 20013579“K”战术体系—论排球的节奏(三)[刊,中,I]/郭志雄∥上海体育科研.-2000.-21(4).-27,30(TY)  相似文献   

6.
论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技术战术指导思想,或称训练指导思想,是一个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理论原则与行动指南,是高水平队伍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正确的指导思想来源于运动训练与比赛实践,又反过来指导训练与比赛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新规则的实施,使人们在研究和探讨其对排球技战术影响的同时,更关注直接关系到技战术训练的指导思想。本文展示的是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新规则调研组对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专题研究的结果。1.我国现行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确立1955年3月,国家体委在天津召开的运动员训练工作会议上提出,球类运动中心须贯彻“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7.
巴西排球联赛试用新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民意测验将影响排球比赛趋势。巴西排球协会正在巴西全国排球联赛的观众中进行调查,看看正在本年度全国排球联赛中试用的前四局采用25分连续得分制,决胜局采用15分连续得分制的比赛新规则是否能被观众接受。这项新规则最早在圣保罗州排球联赛中试用过,现在推广到全国排球联赛,目的在于将每场比赛的时间缩短在两小时之内,使这项运动更能够吸引赞助商和观众,并且获得更多的电视转播机会。减少比赛时间是国际排联的意图。国际排联将于十一月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技术会议”上公布新规则,以减少排球比赛的时间。巴西排球协会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00年排球新规则修改内容及意义的分析,表明新规则的采用给排球比赛带来新变化,有利于防守,进一步促进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同时为排球教学训练及比赛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排球新规则修改部分进行了初步分析与研究,对全国排球锦标赛的6支男排劲旅的16场比赛进行了专题临场统计,通过对发球效果、膝部以下部位触球和放宽击球尺度等方面的分析和讨论,试图寻求排球新规则对排球竞赛影响的程度与范围,为提高排球运动的技术、战术水平和竞赛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浅谈每球得分制对排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排球比赛观赏性和适应商业利益的需要,国际排联将规划修改为每球得分制,我国首次在’98~99全国排球联赛中实施该新规则。从比赛实践中可以看到,每球得分制给排球运动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和变化。新规则的实施使比赛时间缩短,竞争更加激烈。得分结构发生变化,发球威力减弱,扣球得分率大大提高。场上攻防位置被各队得到重新认识,强调全面的技战术是队伍克制胜的关键。同时,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心理素质得到考验,对基  相似文献   

11.
在近二十年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领域有关人格、领导行为的研究成果,详细查阅、借鉴和记录了有关运动员、教练员在人格特征、执教效能方面的科研成果,旨在帮助我国排球教练员了解自身,提高从业水平,为排球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浅析排球技战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对1999年世界杯排球赛的观察,以及对近年世界排球技战术创新动态的具体分析,指出中国排球及在国际大赛上屡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技战术创新,并且说明创新滞后是由于贯彻技战术指导思想不坚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的指导,教练员经验欠缺,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姚鲆  姚杵 《体育科学研究》2003,7(3):94-95,99
根据软式排球的特性和普通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认为:在普通高校软式排球训练中,应加强移动、力量协调等素质练习,在技、战术方面应与硬式排球不同,并着重加强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技术统计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北京奥运会男排4强进攻中快攻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快攻战术是现代高水平男子排球比赛进攻战术的中心,在一传到位和防守到位的情况下,应当组织快攻或快球掩护进攻,其中近体快攻得分率最高,其次为短平快和背拉。交叉、梯次和夹塞进攻以及三差自我掩护进攻在比赛中运用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带有交叉、梯次和夹塞性质的前后排交互快攻以及快速多变的全方位立体进攻。同时建议目前正处于低谷期的中国男排把握世界男排发展趋势,改进训练效果,提高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排球每球得分制给男排比赛带来的影响、变化以及形成的特点,指出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相比存在着体能、发球、一传、技战术等诸方面差距,论证其向世界高水平冲击的可能性,为我国男排再创辉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旨在为沙滩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与正常发挥,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建议。并在如何训练沙滩排球运动员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影响沙滩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心理因素,旨在为沙滩排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最后在训练沙滩排球运动员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日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中日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表明: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学校化的培养体制尚未建立,与此相关的规范化、制度化的竞赛制度及排球后备人才教练员培养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而日本较完善的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可为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管理体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释析竞技排球隐性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出发,对竞技排球隐性技术的表现因子进行分析,为现代竞技排球隐性技术的形成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促进运动员排球技术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进行研究。以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的运动现状及动机,借以推动排球运动在河南省的普及推广,落实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共筑全民健康的中国梦。研究发现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消遣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能力等;客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是朋友影响、学校培养、单位(学校)影响等。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排球运动场地设施较落后,排球运动项目较少,排球活动的组织形式限制,排球文化精神弘扬力度较缺乏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