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关于数学学习的“助人自助”的数学教育原则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师生和生生沟通下的交流活动,教师在于激发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种帮助,这种帮助是“顺其自然地帮助学生。教师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他应该看到学生的情况,应当努力去理解学生心里在想什么,然后提出一个问题或是指出一个步骤,而这正是学生原本应想到的”。这些都告诫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离开这一点,就无法体现现代数学课堂的特点,很难完成新课程数学的三元目标。“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教育思想就是一句空话,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近年来,笔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2.
学生自身就存在各种差异,正是存在这种差异性,所以我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选择"让每一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让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帮助能飞翔的学生让他们展翅自由翱翔;帮助能跑的学生给他们提速的工具;即使是爬着前行也要借助双拐让他们站起来。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受益,学到知识,让他们爱上数学,在数学的课堂中快乐健康的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 生认知发展情况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 的学习兴趣的发展情况,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对学习的持久的动 力和学习热情。对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兴趣 培养的方式让学生爱上数学,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持续动机。  相似文献   

4.
爱恩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小学数学大纲提出:要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对数学一旦产生兴趣,就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而自觉地学好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是我们数学老师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5.
刘梦林 《考试周刊》2012,(69):68-68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苦役。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造幽默”、“打比喻”、“讲故事”、“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的“巧设”,可以将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6.
小学阶段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渗透新课程教学理念发现,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必须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习惯,还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是以这样的教学观点为基础来进行完善和建设的,就我国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主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就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爱学数学的做法银川市二十一小蒋华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发生兴趣,使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一、培养看书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对于简单的教学内容.我采取让学生边看、边想.教师引导的方法,即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说出不同见解。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过程。为此,我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谈几点看法。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相象力和坚韧的意志力。所以在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让学生想学爱学,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就能开发学生的潜力,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此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数学难度会逐渐地递增,尤其进入高中之后数学难度开始大幅度提升。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所拥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将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时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素养,帮助学生高效率地进行数学学习。因此,本文就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的应用来说,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所以学好数学就非常的重要。教师保证数学教学的效率就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教学。掌握好数学的规律和思维方法,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很好的培养自己的智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能够大大的提升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也就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全面,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能力,这样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文章就高中数学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和数学发散思维培养进行分析,希望对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提升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情感教学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这反映了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而非“装知识的容器”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或身边的数学事例来阐明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充分利用教材列举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素材皋Ⅱ形象图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对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必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并且帮助学生有效地学好小学数学课程。主要针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培养其学习兴趣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概述,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索然无味、机械呆板,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缺乏创造性,师生品尝不到数学带来的精神喜悦,更谈不上创新。那么,怎样克服这一现象,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一、巧妙引入概念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一切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的学习兴趣。就概念课而言,从概念的引入就应做到扣人心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的角色。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针对同学们学过“能被2、5整除…  相似文献   

15.
李岩 《小学生》2010,(7):49-50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与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产生。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全神贯注,积极思考问题。小学生正处在智力的开发阶段,也是为今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因此这阶段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形成至关重要,而这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  相似文献   

16.
潘英梅 《考试周刊》2014,(75):55-55
数学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主动、积极,并且集中精力学习和探索。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比较关键的时期,也是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重要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探析,希望能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教师们绞尽脑汁,创设了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希望通过这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情境都能达到上述目的,教师们创设的情境有些是无效的,无价值的,甚至是带有“副作用”的,这就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本人在…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课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后天的引导和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学习过程的驱动力,使学生变被动力为主动力,使他们更有自信心和创造精神,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关键.数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导.这就迫切地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就应当把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作为导向,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有趣、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手脑并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延续他们的兴趣;还可以通过教师的多元评价,保护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联系实际,大胆探索,不断挖掘身边的数学素材,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数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愉快的探究活动,学生就能感受到数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而高中数学由于数学本身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就更容易导致学生们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程度和积极性,教师要采用优化的策略进行教学。同时学生表现出对学习有兴趣,不仅可以让课堂效果更好,而且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有所帮助。本文将根据数学特性来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