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红星,男,1954年1月生,研究员,曾担任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主任,实验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现担任四川省生理科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生理科学杂志》编委,四川省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动物学会理事,四川省实验动物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毒理研究质量保证专业会员。  相似文献   

2.
陈东 《今日科苑》2007,(19):36-37
雷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日本京都大学客座副教授(校长任命),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黄宽诚客座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与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经济科学》编委。日本国际可持续能源协会ISEA理事会员,国际管理科学与运筹学会INFORMS正式会员,国际投入产出协会IIOA正式会员,加拿大The Global Community终身会员,英国MCB大学出版社学者俱乐部成员。  相似文献   

3.
廖福龙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2年生,北京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97-2005年任中药研究所药理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历年来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多名。现任《临床血液流变学与微循环》杂志中国编委、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朱昌雄,男,1963年生,福建寿宁人,汉族,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生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农业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微生物技术分会理事,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工学会会员,中国青年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委员,中国腐植酸协会理事,《中国生物防治》、《现代化工》、《腐植酸》和《中国农业气象》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5.
史本康,医学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泌尿外科二区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微创与腔镜全国考评委员会泌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学分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感染和炎症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泌尿疾病学组委员(筹),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会员,国际腔镜泌尿外科学会会员,欧洲泌尿外科会员,亚太性学会会员。Journal of urology、Urology、Urologia Internationalis、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等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泌尿精选合集》《2014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中华男科学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男生系肿瘤》《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医药》等编委。  相似文献   

6.
专家简介:赵刚平,眼科主任医师,1982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1985年、2004年先后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攻读眼科学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省视光学会低视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激光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眼科医师协会常务委员、佛山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眼科学协会国际会员、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眼科主任及屈光治疗中心主任,先后担任《国际眼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临床康复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7.
杨欣建,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现任国际交通医学会会员、北美脊柱外科学会会员、国际骨科与创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创伤与多发伤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委员会常委、广东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脊柱外科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康复医学会理事、深圳市保健委员会委员、深圳骨科委员会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深圳中西医结合骨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8.
邹应全,男,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感光学会理事,中国感光学会非银盐专业委员会、印刷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协会理事,《信息记录材料》杂志编委。邹应全教授是国际有影响的从事感光材料和光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专家、国内非银盐感光材料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专家之一,他从事化学科研教学工作27年,曾主持或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多年来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创造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韩宝惠,1961年出生,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胸科医院GCP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委,CSCO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胸科学会(FCCP)资深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肺科学会委员肺癌组组长,卫生部呼吸内镜及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兼任《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循证医学》等十余家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0.
谢富仁1956年12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5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学会35、36届理事,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副主编,《华北地震科学》副主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副主编,《地震》期刊编委,《西北地震学报》编委,《国际地震动态》编委。主要从事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构造应力场和地震区划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技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五),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60余篇,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科技人选,并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1.
李生斌教授现任西安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还担任中国法医学会常务理事兼物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卫生部基金评审专家、陕西省法医学会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西安医科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及《西安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公安部《法医天地》副主编、司法部《法医学》杂志编委。 李生斌教授长期从事法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由他主持研究的《孕期绒毛膜酶多态性》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法医学亲权鉴定一项空白;《国人DNA批纹基因频率分布》的研究使我  相似文献   

12.
专家档案刘颂豪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毕业于广东文理学院物理系。1951年-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上海、安徽光机所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先后任研究室主任、研究部副主任、副所长、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副院长。1986年至今,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继续从事光学和激光及其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曾任该校校长和华南量子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并兼任华中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光机所所属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编委;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广东省和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省物理学会和光学学会理事长。现为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美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OSAFELLOW)。曾获国家级科技奖和发明奖2项,省部级奖5项,其中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443篇,SCI收录45篇,EI收录44篇,CA收录80篇,被引用394篇次,著作4本。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后14名,博士生32名,硕士生71名。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一等奖,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优秀党员,并被授予"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相似文献   

13.
孙宝贵教授是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等13本杂志的编委。作为内科学的专家,孙宝贵教授在心内科领域开展了多个创新研究。1989年他即开展了AAI和  相似文献   

14.
景国勋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工程研究所所长。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毕业于焦作矿业学院采矿系并留校。1993年6月在焦作矿业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采矿系教学、科研秘书,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1998年12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4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原采矿工程系)副主任,2000年8月在北京理工大学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出站工作,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3月起负责资源与材料系行政全面工作,2003年8月任资源与材料工程系主任,2005年5月起任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河南省第一层次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中国职业安全与健康协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矿业高等院校采矿、安全学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职业安全与人机工程杂志(JOSE)》编委,《安全与环境学报》编委,《科技导报》编委,《安全与环境工程》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宁新宝1941年2月出生於江苏常熟辛庄,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专业。现为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数据采集与处理》编委。兼任全国生物医学物理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频心电图学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6.
洪荣照,中国知名眼科专家.先后任世界眼外科医师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亚太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医师学会委员,新加坡全国眼科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美国眼科手术远征队(SEE)成员,福建省眼科学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厦门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期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美国中华眼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17.
俞光岩1952年生,浙江省诸暨市人。1979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口腔系,1982年及1987年先后获北京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德国汉堡大学病理研究所访问进修一年,1995年以访问教授身份赴英国访问交流半年。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口腔颌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现代口腔医学杂志》主编、《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的副主编,并担任《牙科研究杂志》(J Dent Res)等国内外10多本口腔专业杂志的编委和特邀编委。  相似文献   

18.
许厚泽安徽歙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主任,兼任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特聘教授,湖北省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1962年测地所地球重力专业研究生毕业。曾任中科院武汉分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执委、国际重力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地潮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地测量杂志编委,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协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9.
孟凡 《今日科苑》2007,(19):49-49
邓明然,1953年生,管理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跨世纪会计学科带头人。现任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经济学界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学习月刊》杂志编辑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武汉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20.
陆道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血液病学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起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实验研究。他在异基因造血移植及中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方面作出了贡献。1984年以来相继被选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着国内8种医学期刊的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以及《骨髓移植》(BMT)和《血液病治疗》等两种国际期刊的编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