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上创业型大学的出现,给广东中心城市大学提供了一条富有启发意义的转型道路。办学经费日益紧张、定位模糊导致平庸化、社会地位日益边缘化给广东中心城市大学转型带来巨大的紧迫感,而巨大的压力、政府管制的薄弱、中心城市的优势、大学文化传统的开放多元也为它们的转型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广东中心城市大学要建立创业型大学还必须首先消除政府职能障碍、大学身份认知障碍和大学成员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大学运动——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研究厦门大学博士生:秦国柱导师:潘懋元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1996年6月27日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跻身于中国高校之林,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在中外高等...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秦国柱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脐身于中国高校之林,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新兴的城市与新兴的大学互为呼应,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上留...  相似文献   

4.
论广东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特色与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跻身于中国高校之林。至90年代初,广东各中心城市相继诞生了汕头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11所高校,它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江苏起步早,广东发展快”①是高教界的共识。90年代初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效益提高较快的年份,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广东这11所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整体办学效益则更为突出。②  相似文献   

5.
广东中心城市本科院校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受后发效应的影响,此类院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依附地方政府办学、依附重点高校发展的弊端。要实现广东中心城市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再造,围绕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地方性、专业性、应用型、行业性、通识性等五个基本特征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6.
联合办学:满足中心城市高等教育需求的现实选择李正一、导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迅速崛起了一批中心城市,如广东的佛山、东莞,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等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还将会不断涌现新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随着经济持续快速...  相似文献   

7.
方科技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55)  相似文献   

8.
正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讨会于2014年年初在我校召开。会议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开放大学承办。来自香港大学、上海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轻工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等高校和行业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郑文主持。  相似文献   

9.
大学理念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历史,大学理念经历了从“理想大学”到“现代大学”再到“巨型大学”的演变.大学型态也经历了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城市”的过程。这表明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步移到社会的中心位置。当前.“前瞻性大学”、“21世纪的高等教育”则把大学推进到引导社会健康发展的中心城市地位。  相似文献   

10.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涉及到全国电大系统的整体转型,在此过程中,中心城市电大具有先期转型的各种条件和基础.通过对成都广播电视大学近年发展的研究,详细解读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深入探讨中心城市电大转型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的关系,全面分析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对中心城市电大发展的要求,积极探索中心城市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的途径,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电大发展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抓住了经济起飞的契机,不失时机地发展高等教育,并以改革的精神,大胆地采取非常规的发展方式,率先对中心城市办高等教育进行实践和理论探索,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据统计,目前广东省中心城市举办的高等教育,无论在高校数量、办学规模、招生数量,还是投资规模,都接近或超过全省(不含部委属高校)的1/3。同时,这些由中心城市举办的地方院校在改革旧的高教体制、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方面,敢闯敢干,取得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可见,中心城市办学对广东高教的改革与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谓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2.
自1983年以来,广东省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试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规模水平已从1978年的全国第20位上升到第8位,高教改革的步伐和成果令人瞩目。回顾这段历史,广东省在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办大学,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办学体制是卓有成效、功不可没的。也是自1983年起,珠江三角洲为主的不少中心城市纷纷创办地方性大学,深圳、汕头、江门、佛山、东范、中山、惠州、肇庆、梅州和韶关等市先后建立10所本科或专科院校,约占全省高校总数的卫/4,其招生数占全省27%以上。这些市属大学已初具规模,办出特色,在地方社会…  相似文献   

13.
高校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支持与合作联盟成立 国家开放大学与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等15个中心城市近日在北京签署协议,正式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城市支持与合作联盟,共同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城市支持与合作联盟是在教育部的协调下,由国家开放大学牵头,在各地的支持和中心城市当地广播电视大学的积极参与下,建设充分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非营利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28—29日,第四届京港课程发展交流会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场研讨会在广东佛山南海区召开。此次会议是继2002年第一届京港课程发展交流活动以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课程中心)与香港教育统筹局就两地课程发展与建设事宜进行的第四次交流、研讨活动。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主席、城市大学副校长黄玉山教授率领香港教育统筹局、大学和中学等方面的代表组成13人代表团与教育部基础司、课程中心、课程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沿海开放地区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剧增,需求的层次也提高,这就使有一定规模和经济能力的地方中心城市(主要指中等城市)创办高等院校有了现实可能.于是,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中,一批中等城市纷纷投资办起“属于自己城市的”高等院校.这一被学者们称为“新大学运动” 的办学热潮经久不息,并且大有向经济发达的县级市发展的趋势.“新大学运动”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由国家投资、管理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和分权多级的管理模式转变.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变.然而,这些原来经济文化落后、连初中教育也普及不了的中等城市,毕竟对高等院校的办学、管理缺乏经验,在办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何看待中心城市举办高等院校的意义及其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对这些院校进行管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院校本身及高教理论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根据广东的实践,借鉴国际经验,对上述问题发表一些刍议.为了行文方便,我们把由中心城市举办的高等院校称为地方院校,把举办这类院校的中心城市政府称为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开放大学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心城市电大学习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心城市电大需要抓住时机,探索城市电大学习中心的特点与优势,明确学习中心的功能和服务理念,以开放、多元、服务为原则,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重点研究学习中心建设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等问题,研究和探索国家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的建设模式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推进国家开放大学体制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聂嘉恩80年代初,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祖国大地之际,一种新型的高等院校──职业大学──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大中城市中相继崛起。江汉大学、金陵职业大学、西安大学、成都大学、长沙大学等校肇其始,一大批中心城市所办的职业大...  相似文献   

18.
"新大学"是指1998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中国"新大学"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广东的"中心城市办大学"的试验,其发展需要经历两次变革过程,即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当前"新大学"的发展面临着资金和人才不足、师资结构失衡、学科基础薄弱、管理水平偏低的困境,需要予以破解。  相似文献   

19.
中心城市办学,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目前我国已经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全都集中在中心城市。这里我们所论及的‘一心城市办学”问题,或者人们称之为“新大学运动”,是特指以省直辖的地、市一级的、在经济、政治、文化上起中心作用的城市投资为主举办的普通高等学校的问题。(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为了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实行中央、省咱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办学的体制”。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过一步指出:“有条件的经济发达程度较高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由中央和省两…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与办学者创造性的努力造就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广东特色”,一批新办院校迅速碑身于中国高校之林。本文透视了高等教育中的“广东现象”,剖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导致文教重心的转移这一客观规律,并指出了片面理解“教育先行”说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