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个标题,是受李玫瑾教授的启发而来。 本期的《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一文,是对李玫瑾教授的采访。在这篇文章中,李玫瑾教授说:“溺爱是没有是非的爱”,这种爱“无法让孩子形成自我控制”。但是她又很强调父母对孩子的爱与陪伴,并将之作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她主张的对孩子的爱应当是一种有是非的爱,一种理智的爱。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心理抚养——访李玫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瑾教授的研究领域是研究犯罪心理学,她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及角度也较为特别。在大量的相关研究后,她的体会是,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等,多在12岁至18岁。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相似文献   

3.
处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处罚孩子要取得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就事论事:在对孩子进行处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处罚的是孩子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要让孩子感觉受到惩罚,就代表父母不再爱他(她)了。  相似文献   

4.
要刊速递     
《天津教育》2012,(3):2
《法律与生活》2012年第2期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请把人生1/7的时间给孩子作为父母,你对孩子的爱和影响,不在你挣钱多少,不在你多有知识,更不在你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时期(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相似文献   

5.
家教五题     
一、家长对孩子要有深层次的爱作为家长,如果只给孩子一个享受的环境,那不仅是爱得太肤浅,而且是一种溺爱。对孩子的溺爱只能养成孩子的懒汉思想,严重削弱孩子的进取心。家长不能迁就孩子在衣食上的过分要求。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是给孩子以温馨,给孩子创造自我锻炼的环境,培养孩子克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郑振铎有一句话: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是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这句话,从一个方面道出了母爱与他种爱的不同。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无条件的,这就意味着即使孩子学习不好,即使孩子犯了  相似文献   

7.
因孩子在家不肯写作业,江苏无锡一位年轻母亲竟以跳楼相威胁,打算上演一出"苦肉计"逼孩子就范,不料此举没吓住孩子,倒是引来了好心人的报警救助。(中国新闻网)或许,这位妈妈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啊,这是我对孩子的爱啊。但是,这样的"跳楼教子"其实是冷心教育。她的爱,孩子肯定感觉不到,他(她)只会感到冷酷与恐惧。  相似文献   

8.
子墨 《家长》2014,(Z2)
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我深以为然。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可是,在我们周围,缺乏主见、遇到事情无所适从、事  相似文献   

9.
品读     
<正>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多在12岁至18岁。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多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所  相似文献   

10.
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天下做父母的,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我队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法。 一种是溺爱,这种“爱”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放任自流、百依百顺,不论什么事情都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恨不得孩子要月亮就不敢摘星星给他;要么对孩子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对孩子的行为从不作具体分析,只是一味的严历指责甚至打骂,导致孩子不敢和父母谈真实话。长此以往,孩子将无法管教。这种“爱”完全失去了理智,很不可取,它最终只能害了孩子而使家长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11.
过失与责任     
凡夫 《小学生》2005,(11):24-25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第一,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2.
教女心得     
常言道:爱子之心,人皆有之。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若爱得不当,爱得过分,爱得忧心忡忡,把对孩子的疼爱变成了“溺爱”,对孩子是十分有害的。我的女儿今年四岁,我希望她长大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勇敢独立、有责任感的人。因此、  相似文献   

13.
我问她,从事幼儿教育这项平凡而伟大的工作,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她的回答是,对孩子的爱。这是纯真的爱,深沉的爱,也是艰辛的爱。爱是感情的江河——象母爱一样执着。爱更是理性的太阳,把温暖、光明送给每一个孩子——它需要你摒弃一切私心杂念。  相似文献   

14.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对孩子的爱需要适时的放手,千万不要让我们对孩子的爱变成一种伤害,我们的教育行为需要反思,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相似文献   

15.
无论父母还是老师,我们对孩子的爱需要适时的放手,千万不要让我们对孩子的爱变成一种伤害,我们的教育行为需要反思,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教育     
为人父母者没有不爱孩子的,但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怎样让孩子理解施爱和被爱的意义并从中体会到快乐呢?一位妈妈以爱的教育对此作了形象的诠释。她的名字叫武慧敏,她是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日语副教授。2004年1月,她被天津市关工委评为市级“精心育人好妈妈”。她的女儿萌萌今年17岁,在四十二中学读高中,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爱的真谛和所有幸福的家庭一样,武慧敏一家人过着温馨而平静的生活;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她对自己的女儿也是呵护有加。但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母亲,武慧敏常常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子女真正的爱?她经历的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17.
爱是对孩子进行一切良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爱的泛滥与爱的缺失,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在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过程中没有把握好爱的本质:对孩子付出的爱归根结底在于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拥有传递爱的能力的独立社会人。因而,家长对孩子的爱的施予要注意把握好分寸。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初为人师时,最常听到的一句教诲便是要对孩子充满爱心。大多数教师一直这样信仰着,也一直这样践行着。我们没有反身自问,为什么要去爱孩子?我们只是把这一教诲当成一个不言自明的真理,一个不需要仔细深究与思量的行动准则。可是有一天,我看了弗洛姆的一本书,我惊诧于其提出的一个观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一种占有。再后来我又看到了吴康宁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一个观点同样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教师爱孩子、爱学生的存在的合理性。从社会学的眼光出发,“爱幼”的背后其实隐含着的是,处于制度高位者的教师对处于制度低位的幼儿的权…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育不仅是一种科学,更是一种爱的教育。任何没有爱的教育都是一种空白的教育、枯燥的教育,没有任何生气。在幼儿教育中如何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以及如何培养孩子爱的思想、爱的意识应该成为幼儿教师密切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天职是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班主任对孩子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含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孩子的一瞥,都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