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研究表明,单纯的知识本位教育使人格发展失衡,致使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人数增多.为了扭转这种不良趋势,必须把单纯的"知识本位教育"转变为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目标的"人性本位"的人格教育.这对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人格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本文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出了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具体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文训练一直被许多师生特别是农村中学师生视为畏途 ,不知该写什么 ,应怎么写 ,甚至只好把作文训练分解成单纯的知识技巧 :解题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学生诚惶诚恐 ,写作文和做选择判断题一样 ,唯恐一不小心越过雷池 ,离开套路 ,颗粒无收。这样的作文训练实际上已经误入歧途 ,与当前的语文教改方向 ,作文改革思路背道而驰。但提出“作文教改”更令一些师生胆寒 :又有什么新内容要掌握 ?还有怎样的新套路要揣摩 ?在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到“人本位”———进行“全人教育”、“完满人格教育”的教育观念发展阶段中 ,现代语文…  相似文献   

3.
“先成人,后成才;不成人,毋成才”。基础教育教育本应注重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格教育,然而,当下的基础教育却过多地注重了学生“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而相对忽视了学生“为何而生”的人格塑造,造成人格教育的普遍缺失,为学生和谐全面发展埋下了“隐患”。人格教育成了一个亟待重视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人格教育理念成为当代教育目标理念创新的思想先导。我国的素质教育日趋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括、学会发展的人格教育目标正成为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格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青少年人格教育湖北省荆州师范专科学校吴锡改一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
徐洁 《人民教育》2023,(Z2):100-103
人格教育是指通过有效教育手段,培养健康、积极、成熟、独立的个体,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种全面性教育。做好新时代青少年人格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生命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青少年人格教育需要借鉴心理学的启示,重视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教育内容,采取综合性、长期性和积极性的教育措施,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系统进行关注和引导,构建积极健康的教育生态系统,帮助青少年成长为拥有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朱经农曾历任高校和国民党教育部门的高层干部,他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且深刻。他主张“自然主义与儿童本位之教育”,“唯实主义与科学教育”,“民族思想与普及教育”,“唯物史观与劳动教育”,“新理想主义与人格教育”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他深入教育实践和对教育深刻思考的结晶。他的教育思想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区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健康人格教育更是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和重中之重。面对目前我国社区青少年人格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本文对社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严重地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人格教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度缺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努力促进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实现人格教育的积极回归,使人格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未来的人才更需要“人格本位”教育理论,即强调知识与技能教育、智慧与方法教育和人格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总之,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简单等同于使应届大学生可以成功创业的教育,不同于社会上以解决生存问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更不是一种“企业家速成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意义与社会价值是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创新精神的革命性创业的一代新人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这种面向“创业革命”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实质上是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教育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教育在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后,步入了“学生本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科学教育又出现了培养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最高宗旨的发展趋势。“科学素养”这一概念是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它已成为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文汇》2011,(11):8-8
今年教师节期间,我从一个教师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教育愿望。 其一,期待更多“有尊严的教育”。“有尊严的教育”,就是教师能够按照教育规律、育人本位,实施全人格教育,让学生既能提高成绩,更能得到人格、情商、生存能力等多重发展,甚至要学会站在世界教育的高度,以世界公民的身份,立足课堂,放眼全球。  相似文献   

13.
当代,我国青少年人格缺陷日益突出:信仰偏失,价值取向功利,社会责任感淡漠、自主性差,意志薄弱,自我中心,害怕吃苦等。作为人格形成的主导力量,基础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缺失是导致青少年人格缺陷的重要原因。人格教育的缺失体现在教育的种种偏颇上:教育理念偏差;教育目标片面;教育内容窄化;教育方法简单;教师人格不完善。教育的本质是人格的塑造,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基础教育责无旁贷:树立人格教育意识;确立人格教育目标;丰富人格教育内容;创新人格教育方式;提高教师人格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杨东平 《成才之路》2009,(34):I0002-I0002
前些天参加江苏省江阴教育与人才高峰论坛,深感应试教育的存在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其中之一,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文化、教育哲学没有真正更新和转换。考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应试教育,其理论基础是学科中心、知识本位的。而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现代教育应当是“学生中心”的,是生活本位和能力本位的,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育发展至今天,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回顾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看出教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知识本位”阶段、“能力本位”阶段、“人的发展”本位阶段。在“人的发展”本位阶段。“人的情感发展,人的个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的主方向。1999年。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教育部颁布《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刨新、主动”便开始走进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线。  相似文献   

16.
刘素芳 《天津教育》2023,(10):110-112
<正>“双减”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学科教学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语文学科教育不仅要以校园为主阵地,调整课内外教学节奏,还要将“五育”融入学科教育中,使语文教学的重心由“知识本位”“成绩本位”逐渐向“素养本位”“能力本位”转变。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需承担的教育责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予以充分重视,借助语文教学为劳动教育赋能。本文以“双减”为教育背景、以语文学科教育为主阵地、以发展学生劳动能力为教学目标,探究劳动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文本”走向“人本”语文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语文教学与设计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的语文教学与设计不仅着眼于“文”,更是着眼于“人”,要通过“文”这一载体而实现“人”的发展。正因为坚守“生本位”,即由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本位,所以我们语文教师的备课设计就必须由“文本”转向“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围绕素质教育主题,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探索一种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过程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单纯继承学习向创新l生学习转化。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实验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9.
学术扫描     
杨雄在《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载《当代青年研究》2005年第1期)一文中对青少年发展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探讨。文章指出,现代社会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的不平衡,教育机制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使一些青少年陷入迷茫和意义危机中。要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和“全人格教育”,倡导科技加人文的平衡发展,强化青少年的心理、情感训练。文章首先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生命教育是青少年发展的必修课,是对青少年人文精神关怀的手段。通过系统的生命教育,一方面使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另一方面使青少年体悟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回眸本世纪教学所走过的道路,大体上可以梳理出如下的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这一发展轨迹与社会需求的发展是一致的。本世纪的最后30年,人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全人教育。完满人格教育等概念。我国有一个近似的概念,这便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