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高考对地理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因此培养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尤为重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总结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地理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虹霓 《天津教育》2023,(29):98-100
<正>“区域”与“区域特征”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构成地理知识的关键因素。教师在教学实践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而且对帮助学生筑牢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学为例,首先简要说明了“区域认知”的基本概念,其次分析了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意义,最后从多个方面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积极讨论。  相似文献   

3.
夏云 《考试周刊》2014,(64):128-129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的地位越来越凸显重要性,培养学生区域的观念和意识,认识区位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结合实际分析某区域经济发展具备的条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发展的意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现阶段区域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的内容。区域认知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以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探讨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培养人的环境观念,对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改变环境持续恶化趋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着积极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愈加关注环境问题,对环境观念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初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而初中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决策者、建设者和创造者,其环境观念的形成与确立,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地理课堂开展环境教育的先天优势,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开展学生环境教育,通过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4):133-134
本文立足核心素养理念下地理高效教学,从核心素养与高效教学和学生课堂参与不足,主体地位不明显;核心素养培养困难重重,效果不明显两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存在主要问题以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兴趣;注重环保观念教学,渗透人地协调观念;结合区域地理,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重视思维导图构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开展多样化实践,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五点核心素养理念下地理高效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92):147-148
地理新课标要求地理教学应该注重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所谓核心素养的培养其本质意义在于通过地理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利用地理思维去观察事物,然后运用地理学技能去解决各类问题的地理技能。这里所要求的主要地理技能包括四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尤其是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放在了一个重中之重的地位上。  相似文献   

8.
王兴侠 《教师》2022,(26):54-56
初中地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初中生科学素质、人文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运用情境教学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运用地图教学法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运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运用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深入研究地理现象,运用模拟演习法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旨在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秋林 《时代教育》2009,(8):100-100
对地理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进行了论述,认为应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性、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中学地理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有其极为独特的一面,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在教学中,学生地理能考出高分不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地理基本观念,使学生活泼、主动、和谐地发展,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这才是新时期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学地理教学是向学生普及地理科学知识,树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全球意识、认识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为此要求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应用新的教学手段,树立综合的大地理观念,进行跨学科学习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重视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朱学尧 《甘肃教育》2022,(19):63-66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现阶段关于区域认知的研究已成为热门。文章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了改进策略,即转化区域认知教学观念,提升教师区域认知素养,完善区域认知教学设计,改善区域认知教学方法,优化区域认知课堂作业等,以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3.
王晓文 《教师》2019,(4):87-88
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初中地理教育除了要提高学生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文章从扎根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积淀、审美情趣的人地观念角度出发,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使学生养成自觉"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有深厚地理文化基础、有丰富人文情怀、有更强人地观念的新时代中学生。  相似文献   

14.
自 2016 年修订版的地理新课程标准发表后,提出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包括:地理观念、综合思维、地 理实践和区域认知等方面。高中地理教师在复习阶段应该注 重教育学生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四大板块进行有效培养。提高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和地理学科知识,让学生具备一定专业的地 理知识。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对高三地理有效教学备考提出 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注重地理观念和地理视角 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因此成为<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一条基本理念.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首先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地理观念.为此,高中地理教材需重点阐明以下地理观念: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21,(47):147-148
文章立足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策略,从采用合理方法,构建有效问题情境;渗透环保理念,培养人地协调观念;融合多个要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结合区域地理,培养区域认识能力;利用乡土情境,开展地理实践活动;优化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合理反思六个方面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地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中,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人地观念等四种要素,分别对学生的地理特征认知能力、地理知识分析能力、社会活动实践能力、地理价值观等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从新课传授、实践活动、课堂探究等方面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分析了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现状,提出了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具体为:加强对地理教师相关知识的培训,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建立生活情境与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连接,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健全学生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是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地理学科课程融合而构建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主要包括: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和实现,从可视化思维工具应用与地理学科教学结合的角度探讨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培养路径,从要素的综合分析、地方的综合分析以及时空的综合分析三个层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淑英 《地理教育》2022,(z2):40-43
地理核心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逐步习得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旨在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视角看待世界,认识环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通过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育人目的.地理课堂是理念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