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末,四川日报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一九五○年十月三日胡耀邦同志给《川北日报》十位同志的亲笔信。省委和省委宣传部认为这是一份难得的重要文献,对当前的新闻工作以及整个宣传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经请示作者同意,予以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
今年四月中旬,我到成都、重庆等地采访.《四川日报》社的同志告诉我:他们在收集整理报纸史料中,发现了胡耀邦同志于1950年10月3日写给《川北日报》的亲笔信,并已征得作者同意,即将在四川记者防会和《四川日报》主办的《新闻界》第二期发表.  相似文献   

3.
去年一月,在毛主席写信给刘建勋、韦国清同志,对如何办好我们的报纸,提出了明确而深刻的意见以后,广西日报社曾掀起了一次改进报纸工作的群众运动。但在当时,由于我们报社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尚未深入开展,编委会成员之间存在着的某些不团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改进报纸的工作进展得很不快。去年七、八月间,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广西日报社又继续深入地进行了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编委会成员之间经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在全社人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的基础上,从去年九月份起,全报社又一次揪起了按照毛主席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的群众运动。全社同志根据毛主席的意见,对我们的报纸工作,包括版面、新闻、社论、理论、文艺等项,采取钻进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报纸比较又比较的办法,以期找出一条道路来。几个月来,在区党委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的帮助下,在广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1958年1月12日给刘建勋、韦国清同志一封信。在这封信里,毛泽东同志对如何办好一张省报,给我们指出了方向。两年来,广西日报的工作人员在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遵照毛主席的意见,不断地改进报纸工作。使报纸的质量不断有所提高,跟上了工农业生产和各项建设大跃进的步伐,基本上做到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对全区工作,全体人民,起着“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成为党委的一个有力的宣传工具。毛泽东同志的信,不但给我们指出了办好一张省报的方向,而且也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成为推动我们改进报纸工作的巨大力量。在我们见到毛泽东同志这封信以后,立即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学习这封  相似文献   

5.
十二月三日,广西日报社举行了小型座谈会,庆祝广西日报创刊十周年。中共广西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李友九同志,代表区党委到会祝贺,并且讲了话。李友九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目前的生产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群众运动,报纸工作人员,应该满腔热情地对待群众运动,充分宣传工作中的巨大成绩,正确地反映运动的各个方面,来推动群众运动的发展。这是一个立场问题,要在解决思想认识和立场问题的基础上,大家再来出主意,想办法,把版面搞得更活泼,把新闻写得更生动,把社论写得更精彩,逐步提高报纸的质量。会上广西日报副总编辑钟纪民  相似文献   

6.
新建的56米高的河北日报社胶印综合技术大楼西北两侧墙上,各嵌有4个2.6米高的铜铸大字:《河北日报》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河北日报题写的报头。毛泽东同志分别在1942年1948年和1964年曾三次为《冀中导报》、《冀中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和《河北农民报》题写过报头,前两家报纸是现在的《河北日报》的前身。《冀中导报》是冀中区党委的机关报,1938年9月10日在任邱县唐玉庄创刊。当时叫《导报》。报头是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同志写的。1939年秋《导报》改名为《冀中导报》。冀中区党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对《冀中导  相似文献   

7.
1943年11月12日,中共苏中区党委通过<关于出版〈苏中报〉的决定>,规定<苏中报>为区党委和第二地委共同指导的报纸,成立以粟裕为书记、俞铭璜为副书记的党报委员会.报社由粟裕任社长,林淡秋任总编辑,设编辑委员会.创刊号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粟裕同志的<发刊词>."苏中报"三字为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同志题写,<苏中报>忏刊时在东台三仓河地区.  相似文献   

8.
简讯     
5月11日,四川南充日报邀请原《川北日报》在南充的五十七位同志举行座谈会,学习胡耀邦《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并重温了胡耀邦1950年10月3日给川北日报十位同志的信。大家表示,要发扬过去那种创业精神,努力开创南充地区新闻事业的新局面;并同其他川北时期的老战友一起搜集资料,写好川北地区新闻发展史。  相似文献   

9.
中共河北省委第一书记高扬同志很关心报纸工作。1月13日,他对本刊记者畅谈改进报纸工作问题。现将高扬同志的意见整理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潘云波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1924年参加革命、1925年入党的老革命老干部,生前最后的职务是中共海南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1979年11月在海口市中山纪念堂举行的潘云波同志追悼会上,中共海南区党委副书记肖焕辉同志代表党组织所致的悼词中说:“潘云波同志,是我党的优秀党员,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张承先同志,最近就有关当前报纸工作问题,对河北日报的同志谈了一些意见。张承先同志指出:河北日报的工作有了进步。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如何使报纸工作更前进一步,还需要努力。解放军报在连队很有威信。我们的报纸要成为农村生产大队进行工作的工具,在农村扎根,  相似文献   

12.
<正>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风俗因地而异,南部县地处川北四川盆地边缘,多山,位置偏僻,清代这里的民风习俗如何?各种书刊记载较少,语焉不详,即使在《南部县志》中也只见"略"字而已。可喜的是,在南充市档案馆保存的《南部档案》中却有不少档案记载着这里的社会风俗,特别是民间婚俗,它们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南部县的风土人情,而且突出地体现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为我们了解川北的民风民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50年前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中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在这里强调了提高报纸质量和宣传效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在访问辽宁日报总编辑赵阜同志的时候,请他谈谈他作为总编辑怎样抓头版头条的问题。赵阜同志说:“我到辽宁日报工作三年多了。我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四条:一是抓报纸的头版头条;二是抓重要言论;三是抓重要理论文章;四是抓文艺。但我的主要精力是放在抓头版头条上。因为头版是要闻版,头版头条是体现报纸宣传意图的橱窗,也可以说是报纸的‘广告’。报纸的党性原则,报纸的指导性,都集中地体现在头版头条上。报纸是否能引人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头条新闻的吸引力。一张报纸办得好不好,头条新闻起着决定性的作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改革中,党报工作的改革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新闻界许多同志就党报的改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意见。我认为,党报改革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喉舌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严守党的纪律,坚决贯彻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能把握党报改革的大方向,就会陷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泥潭。目前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各种思潮和外来影响纷纷袭来,情况十分复杂。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分析,采取对策。近年来,新闻界有的同志提出把党报“改革”成为监督党的报纸,说共产党是执政党,需要监督,党报应成为监督党的力量;有的同志借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党委机关报《蛇口通讯》刊登来信批评同级党委书记的事,宣扬“同级的报纸点名批评同一级的在  相似文献   

16.
近些时候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就报纸宣传工作谈了一些意见,现摘录两条如下: 报纸(按:指大型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大块文章,有些文章很好,有些就一般,有些实在太空空洞洞,读了心里很不舒服。为什么有这种情况?原因可能很多,但是否有一条原因,就是我们有些编辑同志,做实际工作太少,不深切体会读者的很大部分是我们的中下层干部,他们要看的,是解决他们工作中的思想问题,政策问题,好经验、好办法问题。他们是报纸的忠实读者。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我访问了范瑾同志.她过去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现在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这是记者访问时的任职,现在任北京市政协主席.——编者)我问了问她的健康情况后,话题就转到预先约定的题目:报纸的群众工作. 范瑾同志说:“题目很大,从哪儿说起呢?直截了当地说吧,群众工作是报纸的命脉.”一句话道出了报纸群众工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一年里,报纸工作怎样开创新局面! 不久前,中央领导同志在和一家报纸的负责人谈话中提到:“报纸宣传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千人一面。”又说:“报纸的整个宣传要着眼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这些指点,对全国各报无疑都是适用的。几年来的报纸改革,新闻改革,是富有成效的。然而,改革尚有待于深化。这是大家共同的看法。许多报社的同志殚精竭虑谋改进,做法各有千秋,概括起来,力求办出自己的特  相似文献   

19.
<正>距今190年前,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所属阆中县一位姓戴的正堂(县令),给同属保宁府的南部县正堂,发送了一张传单,全文如下:"特授保宁府阆中县正堂戴为传知事:照得川北中营游府凃选派三营马步兵25名,于二月初一日自营起程,前赴西藏换台。所带军装、器械,沿途需用背夫13名,经过州县地方一体应付前进。合行传知此单,传至南部县  相似文献   

20.
编排版面,是报纸工作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新闻、标题、评论、图片等,也包括整个拼版工艺的全过程。因此,有的同志称版面是报纸的橱窗。胡耀邦同志一九五六年七月八日和《中国青年》报社同志谈话时就曾指出:“报纸又面临着一个新的改革”,“先从刷新门面做起”,“从改进版面和标题做起”。当前,报纸正在改革之际,改进版面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