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数中国的电视媒体而言,仅仅是几年前电视台还不必为购买赛事电视转播权而伤神。那时,电视台完全可以凭借媒体的优势,向运动队、俱乐部以等价交换的方式转播体育赛事,甚至收取部分转播费用。自己出钱去购买电视转播权也只有在转播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型比赛时才有可能。而在今天,购买电视转播权已成为电视台一项必不可少的开支。有投入就要有产出.这样才能保证赛事直播节目的生存与发展。电视台作为体育赛事供需市场中的一员,必须遵循这个市场的原则。具有高商业价值的体育赛事,是电视台、广告赞助商共同追求的。电视台直播这些体育赛事,获得大量的收视观众,并通过向广告商销售赛事电视广告时段而获利。  相似文献   

2.
高璐 《青年记者》2022,(5):96-97
体育产业改革中,顶级体育赛事转播权交易逐步走向市场化.本文分析我国顶级体育赛事转播权交易中可能违反反垄断法的情形,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反垄断指南,加强行业自律,完善交易合同.  相似文献   

3.
通常而言,大型赛事在比赛期间原本电视节目会在收视上受到一定冲击,各电视台对赛事的转播之间也存在较大竞争。电视传媒业需要依靠收视率促进发展,如何利用大型赛事,减少其对收视率的冲击是传媒从业者长期研究的主题。基于这一情况,简单阐述了收视率的意义,分析了体育赛事对电视传媒的影响,研究了电视传媒转播赛事需注意的事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应对收视冲击的策略。旨在提升赛事下电视传媒节目收视率,令体育赛事与电视传媒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王玉国 《出版广角》2017,(21):57-59
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产权,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具有主体复杂、客体多样、侵权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和侵权证据不易保全的特征.我国相关立法欠缺、执法不严以及综合管理体制有缺陷,这使得我国体育赛事网络转播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加强综合执法管理以及强化行业自律,构建体育赛事网络传播法律保护体系,切实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玢 《东南传播》2012,(10):183-184
赛事现场报道是基于赛事直播为主体,现场记者通过自身的看听想,迅速有效地整合赛场信息,通过解说或者采访,将赛事现场的方方面面直观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充分满足观众的期望值、探求欲。这些年来,国际赛事不断增多,赛事现场报道已经成为各大体育赛事报道的重要表现形式。赛前现场感、赛后纪实性以及现场记者个人能力,这些都是体育赛事现场报道所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6.
赵:两位好!今年夏天重大体育赛事格外多,欧锦赛、亚洲杯、8月份还有举世瞩目的雅典奥运会,咱们的体育记者也比较繁忙,炎炎夏日对他们来说更多了一分火热。两位都采访过许多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今天想请你们谈谈如何搞好大型国际赛事报道。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报道这种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在出发前,体育记者应从哪几个方面作准备?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是唯一覆盖全国的国家级体育频道,拥有众多国际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每年直播赛事1800余场,直播量位居世界第一位,占据全国电视体育市场86%以上的收视份额,它不仅是企  相似文献   

8.
体育赛事传播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对于重要体育赛事,各体育媒体精心策划,全力以赴,完成赛事的整体报道。更为重要的是,报纸或电视等媒体纷纷通过评论、解说、专题等报道形式纵横恣肆,深度挖掘,传输价值,树立主题,形成大众关于体育和社会的认识。可以说,文化意识形态也蕴含于体育新闻报道中,对体育赛事传播的主题解构有助于大众把握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明星、竞技、淘汰等重大体育赛事的兴奋点对于媒体而言可谓是绝佳的市场机会,而体育赛事也需要通过媒体吸引更多人们参与。那么,媒体通常报道重大体育赛事的聚焦点在何处呢?如何才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呢?本文选择奥运会报道作为案例,分析提炼重大体育赛事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省会及地市级报媒,无论从报社经济实力,还是对重大体育赛事的采访报道力量上,都难以与全国大报及专业体育报媒及国家、省市级电视台相比.因此在策划重大体育赛事盛宴式报道时,不仅要做大做全报道,更要从自身的特点和长处出发,避开电视和网络的长处,同时认真吸取对方的优势,为己所用,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中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温朝林 《今传媒》2009,(9):76-78
电视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全球化,拓展了体育文化.也为体育提供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丰富了报道手段.全球的传播效果使电视在体育赛事报道显示出强势地位.但同时,电视媒体工作者应利用提高赛事报道和转播水平,引入竞争机制,增加赛事资源.加强体育产业化和国际化意识等手段全面提高电视媒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给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带来了无限商机,有报道称,仅出售电视转播权一项,美国NBC广播公司、日本NHK广播公司、欧洲广播联盟、澳大利亚电视台、新西兰电视台等签订2008年奥运会电视转播权合同的标的是15.8亿美元,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从中可获得可观分成。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转让费用仅为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全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报道。在这三场大型体育赛事中,一些原来不曾见识的报道方式与技巧闯入视野。现将要素和体会辑录于此,作为今后重大体育赛事报道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新闻以其大众性、娱乐性、情感性以及全球性的特点,成为众多媒体追逐报道的领域。而电视媒体以其集图像、声音、文字、音响等多种符号形式于一体,动感、感染力强等优势,是体育传播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赛事传播的主力媒介。由于中西传媒体制、受众观念、媒体实力等方面的差别,造成中西方电视媒体在体育赛事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以中国中央电视台、NBC的北京奥运赛事报道的差异为例,从报道理念、报道角度、报道内容等方面对中西电视媒体体育赛事报道差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赛事转播权的魅力:体育报道与媒体发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亿身价的赛事转播权 早在1995年国际奥委会就做了一笔巨大的期货交易,8月5日,他们分别以7.05亿美元和5.45亿美元,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卖给NBC。同时,国际奥委会还以7.93亿美元、6.13亿美元和8.94亿美元,将2002年、2006年和2008年夏、冬季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批发给了NBC。为此,NBC帐上就有23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流入了国际奥委会的钱袋。 付出了23亿美元的NBC,不但没有痛心疾首,相反,他们却在高傲地享受着自己凭实力和胆识获得的…  相似文献   

17.
电视体育频道的受众市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即体育频道已经开播十周年了。相对于刚刚开播的时候,央视的体育频道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如今,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已成为每年赛事直播量世界第一的频道、中国体育节目品类最丰富的频道、顶级赛事独家转播权最多的频道、热点大赛期间创中国收视纪录最多的频道。而在过去的2004年,央视体育频道的实力和锋芒已经在雅典奥运会的报道中得到了最全面的体现。与此同时,也预示着电视体育频道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吸引高收视率的主流频道类型。与中央台分享整个电视体育市场的是地方台,地方电视台也开始逐渐意识到体育频…  相似文献   

18.
体育赛事的传播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强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赛前、赛中、赛后的及时宣传与传播,对于体育资源的整合传播,运动员形象的塑造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大型体育赛事与媒体之间相互依存关系“难分难离”,赛事依托媒体得以实现积极传播,扩大赛事影响。最为理想的是,赛事组织方利用媒体报道提供各种服务资源,达到双方预期效果,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利益共生。目前,我国大型赛事媒体报道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由张德胜、王佐臣、姜晓红等著的《大型赛事媒体运行研究》一书,针对这些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媒体对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能力的策略与原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成熟和使用的普及,体育赛事的直播已经开始出现新的形式和内容。如果把以往以电视技术为核心的赛事转播称为Sport1.0的话,现在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体育赛事转播则可以称为Sport2.0。  相似文献   

20.
王瑜 《新闻界》2013,(10):67-71,76
本文系统研究了我国体育赛事在各种不同的媒体环境下的传播历程及演变,发现在我国体育赛事近150年的传播历程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传播技术直接影响体育赛事的传播效果;体育赛事传播的内涵和外延越来越多元化;赛事实况转播是最受欢迎的传播形式;互联网出现后体育赛事传播呈现融合趋势。无论从传播内容,还是从传播形式和手段上,体育赛事都获得了不断的提升,传播空间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将变得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