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通过宏观现象,推断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变化规律,是化学学科的显著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架设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培养学生由宏观到微观的丰富想像力,使学生掌握由宏观物体的变化联想到构成它的微观粒子的变化的思维方法.下面简要谈谈培养学生这种想像力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晖英 《教育与职业》2006,(20):124-125
本文就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想像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想像力的培养与化学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证明了培养学生想像力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刘峻杉 《中国德育》2013,(20):21-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树立了当前中国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中小学核心价值观培育而言,是上位和宏观的指导。在这个宏观指导下,通过德育工作的系统设计,选取适合学校教育特点的内容,完成好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转换,是履行教育责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透彻分析教材是有效设计教学过程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为例淡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呢?  相似文献   

6.
7.
培养、锻炼学生的想像力,写好“想像作文”,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强语文素养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任何创新都是先有合理的想像,然后才能付诸于实践,作文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培养、锻炼学生的想像力,写好“想像作文”,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强语文素养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像力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任何创新都是先有合理的想像,然后才能付诸于实践,作文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实施"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的生成,也能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落到了实处,也教给了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内容事半功倍,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宏观研究方法是从全局的视角研究历史的方法,它可以揭示历史的本质及规律;微观研究方法是从局部或具体历史事件研究历史的方法,它可以搞清具体历史事实的真实性,使历史研究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实施从宏观到微观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历史思维品质和各种能力的生成,也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高落到实处,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历史内容效果事半功倍,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1.
人的数学思维,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数学思维乃是生动活泼的策略创造,如直觉顿悟、联想类比等;微观上,数学思维却要求步步为营,言必有据,进行严谨的逻辑演绎。宏观思维是从整体出发,进而推断、把握问题的方向,促使直接、快速发现知识的规律,具有创造性,因而它是思维的主导方面;微观思维则是寻根究底、追本朔源,从推演的角度来论证所发现的知识规律是否成立,它具有逻辑性,因而是思维的基础方面。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中,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现、理解和运用,都离不开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思维。为此,笔者认为,小…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状况,学生每看到一个好题目就跃跃欲试,习作的完成也比较顺当;而当碰上一个索然寡味的题目就厌弃,不愿写,也写不下去。这就说明,好的题目,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定向关注,促使学生浮想联翩,下起笔来也就容易得多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的活动,况且当前我们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更显重要了。既然如此,怎样发挥语文  相似文献   

14.
每个具体的形象都有自己的特性,都与其它事物存在着种种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某一具体形象去联想,去添画,既可加深儿童对生活的感受,又可丰富绘画内容,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先给出绘画的主体或部分形象,根据主体内容层层设问,让儿童在所提供的基础素材上展开联想,添加上其它有关的内容,从而创作出一幅内容完整、形象丰富多彩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黄天 《湖北教育》2005,(8):49-50
切苹果,大人不用想,竖起苹果切一刀,两瓣自然分开。小孩却不一定,当他横着一刀下去的时候,发现圆圆的苹果里面竟然藏着一颗五角星。  相似文献   

16.
化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课程,使很多学生或家长认为它仅仅对考试或者选拔才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文科生或将来并不打算从事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是毫无意义的。其实,化学这门课程有着其独特的核心素养,而宏观辨识、微观探析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是具有一定思维和逻辑性的。  相似文献   

17.
“宏观”和“微观”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化学中的“宏观”通常是指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手等)能够直接觉察到的形形色色的物质以及物质发生变化时所呈现的各种现象(色、光、声、味、热等);“微观”则是指不能直接觉察到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以及它们不停地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情况。化学的鲜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觉醒”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和数学学习常态,提出“数学觉醒”一词。在数学觉醒中,可以从微观的数学教学活动提升为宏观了解数学。通过拆除学习壁垒、化解盲点、丰富过程,让学生更科学、更清晰、更透彻地学习和了解数学,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自觉和发展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像。想像是一种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有益。下面,谈谈本人在自然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几点做法。一、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推想推想是一种在严密的逻辑推理指挥下的想像。它要求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现象想到结果。在自然课教学中,推想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因为在很多实验教学中,教师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最直接的观察对象,它是学生形成对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认识的重要依据。在化学实验鲜明现象的背后总伴随着微观粒子的结构或形态的改变。从实验中的宏观现象到想象中的微观结构或由思辨中微观结构的推理到现实中的宏观性质的证明,都给了学生体验宏观与微观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此教学过程中展现的是思维的力量,培养的是学生的想象力,提升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也展示出化学学习过程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