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求法之后,教材作了这样的概括:因为长方体的底面积可以由“长×宽”得到,正方体的底面积可以由“棱长×棱长”得到,所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以高来计算。这就使  相似文献   

2.
贵刊94第1期上发表了唐柏龄老师的《面积法证题例谈》一文,读后受益非浅,由此想到也可用面积法和体积法证几何不等式.使“面积和体积知识”更加完备,更能体现“面积法和体积法”的证题魅力,现收集几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龙应贵 《文教资料》2006,(27):43-44
文章就《国际结算》教学活动的经验作了总结,这些经验可以用“教与学相长、教与研相长、学与用相长”十五字概括。“教与学相长、教与研相长”主要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与用相长”主要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探索计算9加几的过程,通过比较体会用“凑十法”的简便性,学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2.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思想,初步发展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用“点数”“接着数”“凑十法”等方法探索计算9加几的过程;通过比较,体会用“凑十法”的简便性,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2.学生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思维,初步发展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数感。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中国梦”的主题入手,着重解读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当代儒学在中华复兴事业中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梦”的思想主题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①和习近平的记者见面会上已经提出,但由习近平同志加以明确化和系统化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是从十八大报告中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提炼出来的,其中有十六个字即“富强、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自于儒学为主导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其“一以贯之”之道是儒学的“仁爱”精神.而“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与仁爱精神,正是习近平“中国梦”论述的思想来源.因此,可将习近平“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的形上道体概括为“仁爱为本”.这正是“中国梦”区别于“美国梦”的根本所在.在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平等、公正、法治、敬业”这8个字基本属于形而下的器用层面,而“法治”是贯穿其中的中心观念.重视“法治”,强调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是习近平同志一贯的执政理念,也是他阐述“中国梦”时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们可以将习近平“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的形而下之器即制度之用概括为“法治为用”.综合而言,可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仁爱为本,法治为用”,简称为“仁本法用”.“仁”是道、是体;“法”是器、是用.“仁爱为本”所继承的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道德人文精神,体现了从传统民本仁爱走向现代民主仁政的治国之道;“法治为用”所体现的,则是现代社会的有效治理方式.最后,本文从推动民主仁政、提升全民道德人文素质、促进良性竞争、辅助法治的道德正义方面论述了当代儒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前两天听了一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公开课,关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的把握方面觉得有话要说。在本节课中,教师注意到了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第一次建构体积计算的方法,除了需要对体积概念的形成作复习,还要使学生参与到计算方法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来,实际上最理想的、最高效的莫过于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一要点的“再创造”的过程中来,实现了学生的“再创造”,也即实现了完美的建构。课堂上,教师作好了相关准备,在进入学生实验前,教师安排了5个实验步骤:①摆一摆:用棱…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数学家由生产方面的实际需要,对于体积和面积的计算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关于中国古代数学家在面积计算上的成就,已在“数学通报”上发表了,本文则专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在体积计算方面的成就。中国古代的体积计算,是由于筑城、兴建水利、交换谷物等各方面生产的活动而形成的。筑城,按社会的发展来看应孩起源于奴隶社会;兴修水利和交换谷物等事项的普遍进行,要在开始农耕以后。经过长时间的和多次的实际经验,关于各种体积的计算在秦汉之际已基本上形成了。  相似文献   

9.
利用面积公式证明或计算几何、三角等问题的方法叫面积法,它有广泛而巧妙的应用。本文试图探讨它的应用规律,并按问题的类型加以编排,以便读者参考。一、关于角平分线问题当题目中已知有角平分线时,可以考虑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bsinC加以解决。例1.过定角∠XOY的平分线上一定点A,任作一直线交OX、OY于P、Q.  相似文献   

10.
割补法应当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因为在小学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就是采用的割补法.割补法包含“割”、和“补”两个方面.所谓“割”,就是把一个复杂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分割成若干个简单图形的有关计算;所谓“补”,就是将一个不易求出面积或体积的几何图形,补足为较易计算的几何图形,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现状,有人用“难“、“缺“、“软“三字来概括.   难就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慢,晋升难.目前主要靠自发分散成长,缺乏系统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科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韩府 《语文知识》2000,(8):10-14
曹雪芹为《红楼梦》中的人物命名方法大致可以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来考虑:从音的角度入手的是“谐音法”;从形上着眼的是“系列法”和“析字法”;从意的方面考虑的有正反之分,正者自然勿庸赘述,反者是反其意而喻之。此外还有“集字法”等其他方法。具体如下:一、谐音法这种命名法是按照人物性格本质拟出人名,有明暗两重意思.明的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圆柱,知道并记住圆柱体各部份的名称。2.认识并记住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3.认识并记住用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4.认识并记住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李弗不 《语文知识》2005,(11):11-11
关于《红楼梦》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法,脂砚斋曾有过精当的论述,说它是“万法具备”。笔者以为改字法也是这“万法”中的一法。所谓改字法,就是更改前人旧句中的某个字,借以刻画人物性格,表明人物身份,显示人物教养。例如:神武将军之子冯紫英,本是个薛蟠之流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够那样才华超众,学识渊博,并且能够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去和敌人顽强地战斗,去为人民大众提供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与他一生中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分不开的,特别是与他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治学方法分不开的.鲁迅先生的治学态度,用两个字概括,可谓“严谨”.“严”就是严肃认真,“谨”也可以说就是刻苦勤奋.他的治学方法,如果概括,也可用两个字,就是“唯实”,亦即从实际出发.具体说来,鲁迅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至少可以归纳为十点.  相似文献   

16.
彭鲁 《考试周刊》2014,(33):145-146
正通过定积分这一章的学习,我们越来越对积分思想的渊源感兴趣,怎么会想到用无限小的过程计算特殊形状的面积、体积和曲线长呢?其实求面积和体积问题自古以来都是数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首先,积分学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他使用了平衡法推导球体积,但没有使用极限的方法,而是创造了微元法分析问题.我国魏晋时候杰出的数学家刘徽提出"割圆术",用思想无限分割方法推导出许多平面图形的面积与一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文艺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17.
让学生在计算图形面积的过程中“发现”平方差公式,然后用多项式乘法对“发现”进行验证,实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自然过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平方差公式”的变式探究和归纳概括的过程中析取“公式”的本质结构.一旦学生把握了公式的本质结构,就不会苦于形式的多变.  相似文献   

18.
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俗称的“一题多解”.十字交叉法应用于处理两组分(或相当于两组分)的混合物的组成计算十分方便.妙用“十字交叉法”,能有效化解学生们的化学计算烦恼,简化化学计算,还可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同化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效率与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通俗简洁的数学公式,是高度概括的数学“语言”。公式S=πr2囊括了大小不同的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只要稍有一点数学知识的人,即使语言不同,也知道是用它来计算圆的面积的。狭义讲,小学数学公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示一般数量关系的公式,如“路程÷时间=速度”等;另一类是计算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的公式。要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公式,就要懂得数学公式是怎样得来的,它表述的是哪几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的范围以及使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一、在推导公式中渗透记住一个公式或机械地套用某公式,是简单的模仿学习,学起来…  相似文献   

20.
四大名著     
中文系彭教授为锻炼学生文字精练的能力.要求用三个字概括四大名著的内容。 第一个学生用“取到了”概括《西游记》。 第二个学生用“家败了”概括《红楼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