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为中国人,梁戈亮却长着一副外国人的脸。打球时,他常常点着头自言自语,还不时地对自己,也对对方笑一笑。 梁戈亮,1950年5月5日出生在中国广西。在中国削球选手中,他和陈新华在打球时经常围着球台转。他另一个有趣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如果对方偶尔打出一个好球,他会跑到对方的教练那里,向他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3.
1979年,中国队在平壤第35届世乒赛上的失利,促使中国乒乓界的领导层开始考虑队员的更新换代问题:老将梁戈亮、李振恃该让位给年轻的选手谢赛克、蔡振华和施之皓了。于是,在两年以后的诺维萨德第36届世乒赛上,他们大胆启用新人,使中国男队重塑辉煌,夺回了斯韦思林杯!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2,(7):24-24
童玲,这位甜甜又文静的中国姑娘,以自己完美、娴熟的削球技术,在第36届诺维萨德世乒赛中,一人独得了4枚奖牌(其中含团体和单打金牌),成为当时最耀眼的—颗明星。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2,(2):23-23
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曹燕华的这种个性充分体现在赛场上。她是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那板正手弧圈暴冲令人生畏。发球好是她的另一大特点,别人的高抛发球都用正手发,而她却别具一格地用反手发,常常使对方感到不适应。  相似文献   

6.
郭跃华,世界乒坛的超一流选手,曾经为中国队在1977年、1981年和1983年三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团冠军立下汗马功劳。他健壮的体魄,极具威胁的正手弧圈以及赛场上细腻的技战术运用,在世界乒坛实属罕见,也令行家们交口称赞。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2,(5):23-23
五楠第一次获得单打世界冠军是在1999年第45届艾恩德霍芬世乒赛单项比赛上。同时她还获得女双和混双冠军。  相似文献   

8.
9.
《乒乓世界》2002,(1):24-25
球场外,很难将身高只有1米49的邓亚萍与18个世界冠军联系在一起。尽管个子不高,但健壮的体魄,以及那种直视对方的炯炯目光,足以让对手心颤。而当她露出胜利的微笑时,又能让人感受到亲切和愉悦。就是这样—位有着双重性格的乒坛大师,成为了迄今为运会双料冠军!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1,(10):28-28
60年代初,中国男队已经站在了世纪乒坛之巅,而妇队还落后于日本。对此,中国姑娘们都憋足了—股劲。  相似文献   

11.
1988年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报名最后一天的中午11点,组委会接到了中国代表团的参赛名单,上面出现一个让人、意外的名字:陈静。在此之前,人们都认为世界冠军何智丽是参赛的必定人选。据说,陈静的入选,是在中国著名教练张燮林(也是陈静的主管教练)的提议下,中国乒乓球队广泛征求了许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经过慎重考虑后才作出的决定。那年,陈静20岁。  相似文献   

12.
13.
王吉新 《乒乓世界》2012,(8):131-131
TTW:国球品牌的重点在什么品类?有没有想把您的乒乓球理念扩展到其他方面? 王吉新:我们的重点产品是服装,与胶皮、球板的比重大概是7比3,服装占70%,集中精力做好(服装),再在其他领域下功夫。为什么做服装?十年前,外国品牌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营销手段、采取赞助著名运动员的办法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几乎见不到中国的品牌。中国是乒乓强国,打乒乓球的人非常多,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可是这个市场却是外国品牌在占领。  相似文献   

14.
1953年,布加勒斯特第20届世乒赛。完全没有比赛经验的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第一次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当时是孙梅英和李麟书代表中国女队参赛。她们在小组赛中3比1战胜德国队,获小组第4名,最后与瑞典队并列第七。 同年,中国乒乓球协会派18岁的邱钟惠到罗马尼亚去打球,而当时的她学打球只有两年时间。然而,有着很高天分的邱钟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苦练,进步很快,立即引起了当时中国队教练梁悼辉的注意。于是,他开始担任邱钟惠的教练。  相似文献   

15.
童玲,这位甜甜又文静的中国姑娘,以自己完美、娴熟的削球技术,在第36届诺维萨德世乒赛中,一人独得了4枚奖牌(真中含团体和单打金牌),成为当时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童玲1962年7月13日出生在四川省自贡市,高高的个子,长长的胳膊,有  相似文献   

16.
王楠第一次获得单打世界冠军,是在1999年第45届艾恩德霍芬世乒赛单项比赛上。同时她还获得女双和混双冠军。 这三枚金牌来之不易,尤其是女单金牌。前三轮她赢得很轻松,当进入第4轮时,她遇到了经验丰富的日本选手小山智丽。她先失一局,第二局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3比17、19比20落后),但是她凭着自己的毅力渡过难关,拿下了这场比赛。半决赛对韩国的柳智惠,她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第5局她一上场就以1比6落后,而且还是在自己发球的情况下,但她又一次挺过来了。  相似文献   

17.
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曹燕华的这种个性充分体现在赛场上。她是直板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那板正手弧圈暴冲令人生畏。发球好是她的另一大特点,别人的高抛发球都用正手发,而她却别具一格地用反手发,常常使对方感到不适应。 从小就喜欢体育,尤其是球类运动的曹燕华,1962年12月1日出生在中国上海。她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女子技术男性化”的代表人物。她步法移动快,常常是脚尖起动,时刻准备进攻。15岁那年,她首次出访日本就获得了单打第  相似文献   

18.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在萨拉热窝举行。比赛打得如火如荼,不仅男子项目吸引了众多观众,女子单打的争夺也异常激烈。来自世界各地的146名女  相似文献   

19.
60年代初,中国男队已经站在了世界乒坛之巅,而女队还落后于日本。对此,中国姑娘们都憋足了一股劲。 1965年在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中国女队迎来了一次挑战的机会。日本队横扫一切,抢夺了女团的决赛权。中国队也不甘示弱,同样以优异的成绩闯入决赛。这时,奇迹出现了。中国队教练傅其芳和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