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张栻的"德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栻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德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帝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栻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木式)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德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为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帝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木式)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阶段,在思想文化上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出现了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这样的民主思想家。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反对把儒家经典奉为"万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在经济上提倡"工商皆本"。顾炎武则提倡"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也将矛头指向君主专制。王夫之否定理学的形  相似文献   

4.
与朱熹,吕祖廉并称为“东南三贤”的张Shi以宋代理义之学为基础,提出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他以理义之学作业治理天下的理论根据,主张实行德治要正君心,要给人民休养生息的权力,要以德为本,以刑为辅。深入研究张Shi的德治思想对我们当今推进以德治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试论毛泽东德治思想的理论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德治思想 ,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精华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理论创新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理论表达方式。  一、“动天下”必先“动天下之心” :高度重视党和人民的思想改造  极为重视思想道德建设 ,注重“人心改造” ,贯穿了毛泽东一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毛泽东在青年时期 ,为了救亡图存 ,他吸收了中西伦理思想的优秀传统 ,认为“动天下”必先“动天下之心” ;而“动天下之心”必须有“大本大源” ;而要有“大本大源” ,必须“从哲学伦理学入手 ,改造哲学 ,改造伦理学 ,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  相似文献   

6.
孔子德治思想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天下无道”.对此,孔子以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恩想.孔子德治思想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廉政思想廉政思想是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这是孔子针对统治阶级的国家管理者集团阐发的.他认为,要管理好国家,政治必须清正贤明.为此,孔子希望统治者必须做好两方面的事.  相似文献   

7.
杨时上承伊洛之传,下启朱熹之闽学。杨时的理学思想相当丰富。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他提出了在静中体验未发的修养方法;在格物方面,他强调"反身而诚",穷天下之理;他认为"天下只有一个理",理是气的主宰者,且阴阳二气的交互运动产生天地万物;他创造性的阐释了"理一分殊"与体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辨析了"天地之性"无不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以及后者向前者转化的途径。杨时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后来理学的成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忽然想到     
道德 道德是一味致命的毒药,道德是一项套人的紧箍咒.皇帝的天职是"以德治天下",老师的命运是"为人师表",文人要"立德"、"立功"、"立言"行世.道德是他们先定的命运主题.  相似文献   

9.
孔子继承了三代对"礼"的重视,并用"仁"对"礼"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完善了理想社会应该是制度与人文相融合的天下理念.荀子对孔子的天下治理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他融合儒家的德礼之治而发展出德礼法兼治的天下治理理念.这一思想以及他与时俱进的思维创新对我们现在的社会治理策略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子》理想社会的多层次性直接影响着其政治措施的多层次性。"以道治天下"是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分别从内在心性与外在行为上构成了这一理想措施的两个层面。鉴于理想化措施与社会现实紧迫性之间的反差,《文子》不得不采取次一级的政治手段:"守德""上贤"、提倡仁义以治国,"正法"以治国。在吸收儒家之德治思想与法家之法治思想的同时,《文子》始终把道治精神贯穿德治与法治之中。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与现实手段共同构成了《文子》多层次的政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了高度概括,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江泽民"以德治国"理念的继承与创新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道德的方方面面,将"以德治国"的总原则丰富具体到操作层面,更具现实针对性,合乎当前社会发展趋势,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浸透着仁爱精神的伦理法学思想体系,提出了一整套旨在维护礼治的"为国以礼"的礼治思想;倡导德治的"为政以德"的德治观;注重人治的"为政在人"的人治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进一步对之加以总结、发掘和探讨,对于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家庭尊圣敬贤的氛围影响了黄道周的人生追求,他自幼立志,刻苦学习,恪守孝道;为官清正,忠直无私;并时时教育门生、晚辈以圣贤为师;最终他抗清被俘,以身殉国,成为一代完人。他艰难的成圣之路体现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为我们今天探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正标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27-29,38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 ,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 ,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 ,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
殷商已有“德”的概念。从周公颁布的话命中更明确体现了德治思想。《左传》中,德治思想已形成了较完备的行政伦理体系。作始终把德治思想视为诸侯称霸的重要条件;治国修政的思想支柱;荐才立身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16.
林世芳先生撰文用意在于“重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这是针对“文革”期间学术界几乎一边倒地为秦始皇歌功颂德,阿谀之声贯耳的学风而提出来的。学术界对秦始皇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有挞伐其暴虐,骂为“暴君”;有歌颂丰功伟绩,美为“千古一帝”。历史学家只要坚持史德,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客观性。那么评价领袖人物的历史作用就不难了。德才标准是评价领袖人物历史作用的尺度。所谓才,就是治国的才能,它包括在群雄逐鹿中能否独占鳌头,有能力去压倒群雄而统一全国,始终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又包括在和平年代,能否坚持发展经济,具有使社会顺应历史发展方向前进的治国本领。用这条治国才干、能力的标准去衡量秦始皇,应该说是值得褒评与肯定的。所谓德既包括法治与德治,又包括个人品德。如果以这条标准去衡量泰始皇;那么,他应该是遭鞭挞,被人民唾弃的暴君。总之,泰始皇是一个有才能的缺德皇帝。一个领袖人物,他统帅全国,要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领航式的积极促进作用,“大节”固然重要,“小节”也不能等闲视之。在评价秦始皇时,不能因为他对统一中国,促进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步有功而一白遮百丑,避谈他的无德之“小节”。  相似文献   

17.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治理中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提出"以德治国"的方针。那么当前在我国,到底是实行法治更为适合还是德治更占上风呢?抑或是德法结合呢?本文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入手进行探讨,并尝试对"德性法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浅谈。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是古希腊时期对幸福问题论述最深刻 ,最系统的人。他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认为幸福就是至善 ,是需要外在善作辅佐的 ,是通过学习和努力得到的。同时他还指出了中道原则在幸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个体幸福与整体幸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脉络环环相连,呈现出姿态万千的治国方略。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辈出同时政治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孔子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再到以商鞅和韩非主张的法治思想,再后来演变为汉武帝所倡导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同时并重的思想。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吸取了历代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实施"德主刑辅"的治国方针。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策略就是在古代治国思想基础上加以借鉴和提炼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