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孟飞 《现代语文》2013,(12):160-160
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题的分值所占比重最高,“一篇文章定乾坤”在某种意义上概括了作文在高考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篇作文,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其次才是怎么写。而考虑写什么就需要我们审题。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写作思路正确,就是作文成功的开始;“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的就是没有审好题。如何正确审题,笔者认为应走好三步。  相似文献   

2.
张宝东 《学语文》2005,(11):3-4
整个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审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考语文成绩总在100分左右徘徊,作文如果不跑题,再稍微有一点文采,一般得分都在40-50之间。作文分约占总成绩的一半。作文一旦跑了题,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就丢了。所以作文审题的“一招不慎”就极有可能造成整个高考的“全盘皆输”。鉴于此,考生应在吃透话题上下功夫,狠抓自己的审题训练。怎样才能使训练事半功倍呢?  相似文献   

3.
2006年高考再次出现供材料作文,写好这类题型作文的关键一步是审题、立意。考试大纲对审题的要求是“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对于供材料作文来说,只有全面地理解了材料,准确地把握了材料的内涵或寓意,才有可能提炼出适合材料的中心观点。本文通过一些实例,介绍六种方法,指导大家如何读懂材料,准确地把握材料意蕴。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虽然文体、命题形式无甚大的变化,但是写作的综合要求却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密了。93年高考前国家教委命题中心专门在中央电视台就有关高考要求向全国作了说明。语文科特别强调了作文时审题要严,要准。94年语文科新高考《说明》将“写作”第1条“正确理解题意”修改为“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就明确强调了审题不仅要“准确”,还要“全面”。再将第6条“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格式及语言特点”修改为“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常见应用文的写法”,这里强调的是考生必须掌握各类文章的“写法”,即怎样写各类文章。据此可见高考作文的综合要求提高了,也更明确了,因而审题就尤其显得重要了。这主要体现在:  相似文献   

5.
杨静 《现代语文》2011,(12):64-64
作文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它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起支柱作用,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文以意为主,清代王夫之亦认为文章“以意为主”、“寓意则灵”,意就是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审题立意是一篇文章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只要高考存在,应试作文就不可避免。应试文也创造了许多亮点,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创作文,它是一种典型的指令性作文。考生面对特定文题、特定要求、特定时间、特定氛围、特定功利心态,必须有很强的得分意识和操作技巧。福建省高考作文增至70分,近乎高考语文分的“半壁江山”,这表明作为体现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作文及其教学必须引起关注。福建文题也表明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尽管增加了审题难度,但一批优作的涌现令人惊喜,也令人反思“审题”存在的必要性。下面就“亮点”与“应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技巧一识破玄机,审题力求仔细说起审题,很多考生都知道在写语文作文时要好好审题,但是在做其它题、其它科时,却往往忽视了审题的重要性。其实,审题对高考的每一题、每一科都很重要。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谈一下高考审题的一些注意事项。1.抓紧时间阅读“答题须知”高考时,监考老师一般会提前5分钟把试卷发下来,考生应该抓紧这个时间,先检查一下试卷是否有问题,然后阅读试卷前面的“答题须知”,这是对回答这份试题的相关要求的介绍,一定不能忽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了解哪一部分是必答题,哪一部分是选答题,每道题应该答在什么地方,试卷总共有…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考试中,作文可以说是占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与作文得分的多少息息相关,而作文成败的关键性一步就是审题。清人薛雪《一飘诗话》云:"一题到手,必观其如何是题之面目,如何是题之体段,如何是题之神魂。做得题之神魂摇曳,则题之面目、体段,不攻自破矣。"这里说的就是审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这一步走错了,就会“失之毫百,谬以千里”,审题失误主要表现为折旧语汇准写作要点。虽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弄不清题目含量,或就事论事,或顾此失彼;搞不清作文体式,或张冠李戴,或不伦不类,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严格指导和训练学生,使之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马虎从事,不掉以轻心,对题目一定要细思明辨,抓住要旨,从而掌握审题的规律和方法,学会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自198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供材料作文”的形式以来,供料作文为14次,其中要求自拟题目8次。这足以证明高考命题非常重视检测学生的拟题能力。俗语道:题好一半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拟题能力应看作是考生自能作文的重要标志之一。除了认真审题过好审题关外,就是要掌握几种拟题方法。下面谈谈材料议论文的几种拟题法。1.语题式。这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拟题方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五步思维流程”训练法,对提高学生的快速作文能力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五步思维流程”呢?第一步,悟透文题。话题作文的审题通常要关注五个方面,它们依次是“审读材料的顺序”、“话题的意义”、“背景材料隐含的信息”、“引导语中限制性、启发性文字”和“写作要求”。其间,我们认为“对话题意义”的理解最为关键。话题作文一般会用一两个词或短语来点明话题,把握住这些关键词,也就掌握了悟透文题的钥匙;反之,就容易造成审题上的失误。例如2001年高考中,有不少考生对“诚信”一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把“诚”理解为…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分值,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重视。新材料作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形式,也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有了更大的价值。做好高中新材料作文升格训练,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使学生成为语文的灵活操控者,才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高中新材料作文升格训练困难1.审题困难审题,是高中学生写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审好题,  相似文献   

15.
《2003年高考语文说明》表明,2003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还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符合题意,因此应试作文第一步就是审题。每年高考中都有一些平时语文素养很好、作文水平很高的考生在“阴沟里翻船”——很明显,作文被人家判为“离题”了。痛定思痛,不难发现,这尴尬“都是话题作文中所给的材料惹的祸”。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往往可以分为“标题”、“材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高考语文卷中分值比重最大的一道题,对考生的总分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作文出现了问题,往往不仅影响到语文的分数,也会严重影响到考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后面几场的考试,所以说,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事关考生高考能否成功。具体而言,考生作文应在审题、立意、构思、选材、书写等方面步步精心,小心谨慎,特别是要做到三步精心,则很有可能写出考场高分作文。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分值,长期以来受到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重视。新材料作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形式,也让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有了更大的价值。做好高中新材料作文升格训练,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使学生成为语文的灵活操控者,才能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高中新材料作文升格训练困难1.审题困难审题,是高中学生写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审好题,  相似文献   

18.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使主题立意等合乎出题者的写作要求。审题是应试作文写作的第一步,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步。分析考场作文得分,不难看出高考中没有任何一道题的切题意义能够超过作文。近几年高  相似文献   

19.
“千古文章意为高”,自古以来,立意往往可以体现出文章的高明之处。“意”同样是半命题作文的灵魂,它直接决定着作文能否标新立异、脱颖而出。在上期中,我们讲解了半命题作文审题与填题的技巧。其实,审题与填题的过程,也正是立意由朦胧逐渐走向清晰的过程。作文的题目已经确定,我们如何让作文之“意”完全确立,为作文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高考考场作文大体上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种类型,无论哪种作文,都要做好审题这一“功课”,因为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一步,是考场作文的第一关,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所在。实际上,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分析与解读,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人称和重点,确定文章的立意、选材、主旨和体裁等。特别是在高考考场上,审题不但要求对作文题目把握得准,而且要求速度快,没有宽裕的时间可供利用,因此,要做到“快刀斩乱麻”,力争准确、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