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如何养育孩子,才能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新世纪的有用之才,这是我们年轻父母常常思考、也是感到困扰最大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在教养儿子过程中的一些亲身感受,就现代家庭教育观念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情感共鸣。有篇对独生子女的调查报道谈到,独生子女存在不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等问题;平时也曾听到好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不知道关心体谅父母等。是孩子生来就没有爱心,还是家长的教养有偏差?我认为,父母对爱心教育的忽视难辞其咎。为此,我较注意孩子的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努力做…  相似文献   

3.
提起"家庭教育",相信很多入都不陌生,但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合适的?今天我有幸听了家庭教育父母"童"学公益课堂的"让爱与青春同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漫谈"的讲座,我给出的答案是:能够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足够心理养分的家庭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 我周围的很多父母都持有这样的观念——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每天送孩子上学就是在...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方式应该与时俱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呼唤新的家庭教育,新的家庭教育呼唤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方式有没有跟不上教育变化的步伐,当今的父母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带着对这个问题的疑问,我选择241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父母对孩子基本上是说教要求多,启发引导少;强调孩子应该怎样多,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少。至于教育的效果,用不少学生的话说,“从没体会过和父母的亲密感觉”,“忆苦思甜让我受够了。”“‘榜样’可能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不能只讲别人的好,要适当的给孩子一点自信。”“我爸妈反…  相似文献   

5.
姜小英 《江西教育》2005,(10):32-32
当了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带过的学生一批又一批.也接触过许多家长。多年的观察了解.我发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毕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句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孩子们在进学校大门之前,身上早已烙印着各自家庭教育的痕迹。所谓有问题的学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是进了校门才有间艇.而是在进校门之前就有问题了。因此,要做好这类学生的思想工作.班主任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沟通,说服家长.力求家长配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圆满解决孩子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教观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身心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如何做人。因此,我和妻子及我的父母一直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在体校工作中,除了教练员担负着重要的训练任务外,文化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好这一特殊教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呢?本人就自己在体校九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全面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1.关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因而,班主任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道路。家长教育孩子与企业管理员工,在理念和方法上都有其共通的特性,因此,我们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运用管理学知识来解决教育问题或教育困境,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本文分别从计划、沟通和激励三个方面,探讨在家庭教育中应用管理学知识的教育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父母就肩负了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走上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正是这个道理.然而,诚如国外一名人所说,“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不见得有做父母的资格”.那么,做父母的要怎样才能获得这种资格,成为一名出色的“第一任教师”呢?根据现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青少年犯罪低龄化的现状,笔者认为,做父母的必须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按照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着重从下列五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陈德镖 《考试周刊》2012,(66):183-18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家庭环境对学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1.家庭环境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和人格。  相似文献   

11.
孩子教育放在第一位是正确、科学的,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建设者。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受教育的质量和程度,但家庭教育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表现出盲目、落后和不完整性等特征。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由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主客观原因造成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因此,对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研究极其重要。笔者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明确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以及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缺失表现;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最后,研究父母在家庭教育责任缺失的对策,从而强化父母的责任意识,建立起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  相似文献   

12.
优秀百分百是训练出来的!不过,父母的育儿态度和育儿方法也有众多讲究和切忌,这位妈妈教育孩子可谓有一套。家庭教育是该子一生幸福平安的基础。中国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常常理解为各种知识、技能的学习,乐此不疲地说大道理,或是黄金棍下出孝子地严加管教。我们家庭教育的观念中缺乏训练的意识,对待孩子的问题显得有些简单粗暴,这也是许多父母困惑,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原因。因为孩子不是天生就知道尊敬别人、听从长辈、友善待人并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要在父母的教育下才能有这些美好品格。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中关于教育的解释,可以更好的理解家庭教育,即:"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家庭教育,说简单的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复杂,无非是在父母的影响下,让孩子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就是家长的影子;家长的价值观影响孩子的判断,父母的思维方式,也在无形中指引着孩子的思维方式.有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4.
罗志标 《教育》2011,(24):24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两者相依为命,相辅相成,青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了解家长为了更好交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在家长身边生活,家长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举手投足,经过耳濡目染,孩子都会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或影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  相似文献   

15.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也正是每个人都有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几乎不用培训,都会对怎样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二。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是个顽皮孩子的时候,就观察和习得了做父母的奥秘,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于20多年以后自己做父母的教育实践中,可见,做父母的观念和方法是可以“遗传”的。家庭教育经历成为孩子的一个“基因”未成年子女在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前家庭期。从孩子出生到法定结婚年龄长…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要环境。其中,家庭教育是子女受到的第一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在子女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至关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家庭环境对学生有着什么样的影响?1.家庭环境塑造着孩子的个性和人格。著名教育家鲁洁认为:"家庭不仅影响受教育者的在校学习,而且参入塑造他们的全部个性和人格行为,家庭教育复制  相似文献   

17.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终身教师,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以及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是由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的。本文主要从父母的道德观念、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谈淡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贺健康 《教育艺术》2006,(12):58-59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担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家庭教育还是摇篮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领域中有两类难题一直困扰着学者和父母,一个是施教角色哪个重要的问题,比如,母亲重要还是父亲重要?父母重要还是老师重要?另一个是诸多接近对立的教育理念哪个正确的问题,比如,孩子圈养还是散养?好孩子是称赞出来的还是打骂出来的?这不仅让父母在选择上不知所措,无法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而且还不断引起学者之间的争论。当我们尝试借鉴营养学"分解"这一哲学方法,把家庭教育角色和理念背后的家庭教育要素分离出来之后,上述两类难题便迎刃而解了——针对前者,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是否获得了成长必需的教育要素而不是谁在教育孩子,针对后者,我们要看到的是那些看似对立的教育理念所代表的两个教育要素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俊 《考试周刊》2010,(55):231-231
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品格和习惯受家庭影响较多.因此应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所谓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