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尚保春 《福建体育科技》2015,34(2):10-11,15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FIT模型理论对人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规律和培养过程进行研究,旨在指导人们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国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结论:FIT模型理论有助于促进人们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转变以及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与形成,有助于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育锻炼者的日常锻炼;锻炼认知度、体育需求、锻炼频度、懒惰心理、强制措施等是影响和制约人们体育锻炼习惯培养与形成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大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重要性宣传力度,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好的体育习惯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民族素质的保证,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终身受益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陈淳  罗海燕 《体育学刊》2016,(4):102-105
考察广州大学城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但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亟需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缺少锻炼同伴和体育兴趣、学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重视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促进研究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是根本对策;针对现状可以通过开设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和研究生体育选修课程;定期举办研究生运动会以及创设适合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环境等措施来推动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影响上海市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上海市中学生体质、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学校体育健康功能淡化、学生运动技能掌握不足、未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兴趣,是造成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缺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修订,再一次把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可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仍然是当前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诉求之一。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深圳市高中选项教学对学生体育行为方式养成的效果分析通过实施体育选项教学后,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行为进行测试,发现体育选项教学对深圳市高中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与行为的养成有积极地促进作用。经过统计,深圳市高中生在体育锻炼行为的各测试项目总的得分情况较高(见表1)。其中可以看出,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行为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结合社会互动理论分析得出,学生个人体育意识和外部体育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建议应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转变传统教学体制,营造特色校园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行动计划、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间的多重中介作用以及是否具有性别差异,为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法完成《锻炼意向量表》《行动计划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自我报告行为自动性指数》的测量,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663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行动计划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行动计划和锻炼行为在锻炼意向与习惯强度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42.27%、5.20%、5.47%。锻炼意向对习惯强度的直接预测作用在男生组与女生组之间差异显著,其他路径均不具有性别差异。结论 应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体育锻炼计划,克服锻炼意向形成后面临的耐久性问题,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确保拥有长期固定的运动场地,维持锻炼行为重复过程中环境的稳定性,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强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00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现状就行调查,分析影响00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因素,提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南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教师健康状况欠佳,他们有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但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人口比例偏低,大部分教师体育锻炼项目单一,多与同事、朋友、家人一起在学校的运动场地参与体育锻炼.工作任务繁重是阻碍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最大因素,其他如运动兴趣、意志力、同伴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子女教育等对教师参与体育锻炼都有一定影响.要更好地促进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应提高领导"健康投资"理念;促进教师形成正确的健康与体育锻炼观念;加强教师体育工作管理;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医务监督,科学指导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1.
关注人类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的共同主题,体育的健康促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要站在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战略高度,致力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把"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在高等学校的体育教育中,引进并贯彻"健康促进"策略,以行为干预理论为基础,突出体育教育应是学生"习得健康知识—建构健康信息—巩固健康行为—养成健康习惯"的教育过程,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环境。结果表明,目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并不乐观,对健康行为的养成和锻炼效果的促进缺乏相关的指导和帮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优化体育教学环节,发展健身服务的内涵,创造健康环境;优化体育师资结构和转变教学策略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与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紧密相关。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实现全面化发展。本文从学生主体对体育锻炼的认知、体育锻炼的外部环境和氛围、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过程、高校体育锻炼的基础设施4个维度探究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认知,丰富体育锻炼内容;完善体育锻炼场地器材,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加强体育锻炼科学指导,提升学生运动技能;采用多元创新教育方式,强化体育锻炼意识的措施,以期为高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而增强体育知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最终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的过程中,体育考核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探讨了以考促练体育教学模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本研究旨在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5所高校1 223名研究生和15所高校2 072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行为特点,为促进研究生体质健康和构建研究生体育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①研究生的健康状况比本科生差,他们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②研究生的锻炼次数较少,锻炼强度不够,达不到增进健康的效果;③研究生体育人口比例远远小于本科生;④研究生的锻炼行为主要集中在前意向和意向阶段,在维持阶段,研究生的人数比例远比本科生低,说明研究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状况及体育习惯的养成令人担忧;⑤研究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锻炼时间、锻炼次数、锻炼强度及锻炼行为阶段具有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下,如何提高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兴趣和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将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构成威胁,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没有强壮的身体就没有实现"强国梦"的资本。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方法和手段,分别是:第一提高认识,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第二有效开展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第三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第四利用好 "零碎"时间,"见缝插针" 进行身体活动;第五合理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这些方法和手段都是简单可行,非常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家长和学校大力的支持,尤其是要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以及全社会构建一种健康的生活理念,营造一种人人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兴趣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问卷调查和测试法,对山西省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动机、兴趣形成、次数/周、时数/次、形式、时间、项目进行了调查,并对4项身体素质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尚未真正起到增强学生健身意识与健康意识的作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达到强化学生的健康和健身意识,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把"基础性"列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四大特性之首。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体育教育观念下,如何提高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兴趣、意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提高健康水平已成为体育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促进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