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0月下旬,西子湖畔,在华东地区13家城市报纸的座谈会上,我们结识了一批新闻界同行。这批同行,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都是“办小报的”。所谓“小报”,是指杭州、南京、合肥、济南、南昌、厦门这类省辖市的报纸。这类报纸,一般都是4开张,所以他们自称“小报”好几位“小报”同行,为人热情直爽,说话开门见山。一家“小报”的副总编辑,初次  相似文献   

2.
地市报纸通常被人们称为“小报”,这就道出了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小”。怎样在“小”字上做文章,显示它应有的个性特征,是地市报纸新闻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们盐阜大众报是四开四版(周六刊)的小报。近几年来,我们同兄弟报纸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摸索和研究。我们认为,大报的许多经验和长处值得小报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封面链接     
《主编与发行人》2004年6月 小报热 目前,全世界的报业都掀起了一股向版面小、版数多的小报(tabloid)发展的浪潮。 著名的设计师马里奥·加西亚等专家经过分析读者与年轻人的心态与需求后认为,报纸从大开张到小开张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欧洲,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各大报纸都已经开始发行小报,并且使其发行量得到提高。现在这场报业改革轮到美国了。长期以来,小报在美国的声誉不高,通常被认为是“垃圾小报”。然而,随着一份瑞士公司出版的适合在地铁上快速浏览的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炒新闻”是各种传播媒体一起上,大报(“高级报纸”)“炒”,小报(“通俗报纸”)“炒”得更欢;报纸“炒”,杂志“炒”,电视、广播也炒。不“炒”则已,一“炒”就是铺天盖地。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  相似文献   

6.
地市县报,人们往往把她与省以上大报相比,习惯地称她为“地方小报”. 小报以城乡的基层干部、广大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小报小办,很受欢迎.许多读者反映,每当送来了各种报纸,大家首先抢看的是当地小报,“亲不亲,故乡情”.近年来,全国报纸发行工作中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大报普遍下降,小报稳中有升.这是需要人们思考的. 现在各地的小报星罗棋布,展示了欣欣向荣的可喜前景.这是因为我们的党和国家处在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稳定发展的上升时期,而作为为振兴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同机车工厂前进报,是一家企业小报。由于我们小报小办,读者乐意看,有人说我们的前进报是张扩大了的黑板报。我们小报是1958年创刊的,现为五日刊。过去实行的是免费赠阅,从去年6月改为全部自费订阅(注:全国铁路系统共有报纸49家,前进报是独一无二完全自费订阅的小报)。一年多的实践表明,自费订阅有以下四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发挥每一张报纸的作用;二是“逼”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我们这里要说的小报,不是街头叫卖的小报,而是连街上出售资格都没有的内部报纸。 按照国家规定,我国目前的报纸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统一刊号”,即广义上所说的“大报”;另一种持“内部报刊准印证”,对比前者通常称作“小报”。根据1992年底的统计数字,小报有4536种,是大报数量的两倍多。 小报,咱们自家的报 使小报不能被忽视的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读者的需求。一位姓吴的工人说:“要说每期必看的报纸,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地市报纸一向崇尚“小报小办”。其实,小报“大”办,才是地市报纸推进改革的新思路。这是因为:第一,小报并不“小”。地市报纸在当地的地位和作用不亚于大报。在通讯设备已明显改善的今天,当地读者从报纸上获悉国内外重大新闻,从时间上看,不是“小报重复大报”,而是“大报重复小报”;具有全国意义的地方新闻更不必说。因此,小报绝不是大报的“补充”,它具有和大报一样的独立存在的意义。第二,小报读者的胃口并不“小”。打开一张地市报纸,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了解本地本市,还想知道全国和世界;不仅想了解政治、经济,还希望知道文化、体育……。“本地东西太多”已经不是什么“优点”。第三,“小办”未必真“小”。在地市报纸的版面上,常见大块的会议消息和官样文章。平心而论,这种现象往往比大报还严重。“小办”的排他性和扬本性  相似文献   

11.
要闻版,即第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它的特色,往往是同这张报纸总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市县地方基层小报(下简称“小报”),要办得有鲜明地方特  相似文献   

12.
报纸发展的动态 20世纪末,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出了一本书,叫《第一次全球革命》。书中预言21世纪有三股影响人类的最大力量,其中之一就是媒体。现在我们已经身处21世纪之初,研究媒体首先应当研究传统媒体。因为目前网络这个“第4媒体”方兴未艾,由于诸多原因,暂时还远远赶不上报纸、电视、广播等的影响力。同时,还得认识到,20世纪末,中国报业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大报”的发行面,不如“小报”,大报成了小众媒体,“小报”成了大众媒体。第二个是机关报大多成了只有在机关里才能看到的东西,而“小报”有的甚至只有内发刊号的报刊却满街叫卖,形成了公开刊号“内部发行”,内部刊号公开发行。所谓“大报”,通常是指省市级以上的党报,这种报纸在零售市场上较少见,绝大多数是公费订来给党政官员看的,而所谓“小报”则是指那些非机关报的各类市场报纸,它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事业,是采集和发布新闻的专门机构的总称,包括报纸和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电影暂不涉及)。河南报纸源远流长,北宋定都汴梁(开封),设有都进奏院,传递朝廷与各州郡间的文书,并统一编印发行“邸报”。北宋末年,还出现有民间的“小报”。在近代河南,目前可见到的最早报纸,为清光绪三年(1877年)汴省塘报局刊行的《京报》。自1877年起到1987年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报纸行业中,除了官报、政党报纸和团体报纸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类型--民营报纸。所谓民营报纸,“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界定。广义概念应是,凡以民营形式经营的报纸都是民营报纸。狭义的概念,应是专指既为民有也为民营的报纸”。①在民营报纸阵营中,除了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报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受众群体较少、发行量不大的民营小报,其特征是“篇幅短小,一般为八开或小于八开的小型报纸,它以消遣性为主旨,内容包括新闻、小说、随笔、游记、小品文、新旧体诗词、掌故、影戏舞动态、社会知识和生活话题等”。②民国时期,各地出版的小报多数利用民间资本创办,并且以民营形式出现。因此,除了少量的党派小报和社团小报之外,绝大多数小报都属于民营性质。民营小报成本低、定位明确、经营灵活,风格比较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在市民中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从民国初期到1937年,全国一些大城市商业发展速度很快,对市民文化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小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占领一席之地,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道景观。本文拟借助产业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来分析民营小报,以期从新的角度认识与理解民营小报的竞争生态。  相似文献   

15.
小报大泡沫     
当下报纸市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卖得比较“火”。报纸有读者,受青睐,办报人之福也,起码,说明这报纸在贴近生活与群众方面,做出了努力。然当下报纸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小报者,消遣也,看看玩玩行,当真不行。何故?因为小报的“泡沫”多、水分多,不那么可信。...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报纸为什么平淡现在报社内外普遍反映本报“大报平淡、小报好看”。大报之所以平淡,不如小报《星期刊》那样有生活性、知识性、服务性,这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什么是“平”?所谓“平”,就是不突出。什么东西不突出?党和国家的大事不突出。所谓“淡”,就是不浓烈,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18.
姚娜 《传媒观察》2004,(8):25-27
《华夏时报》是一份一出身就命运多舛的报纸。在诞生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四易其主,四变其身。报纸也随着总编/社长的变动不断调整定位:从关注弱势群体,克隆南方周末的“大报”,到服务少数中上层人士,办“新型主流报”的“瘦报”。然后是定位市民新闻的都市类日报的“小报”,到现在  相似文献   

19.
京郊日报(原名北京日报郊区版)始创于1980年,是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在首都郊区发行量最大的一张综合性报纸。 作为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京郊日报原以报道本市郊区新闻为主。随着形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增长,从1999年初开始,报纸增设了“中外时讯”(以下简称时讯)专版,每周二、四、六刊出,主要刊登国际、国内新闻。这一专版的加盟,大大丰富了京郊日报的内涵,使其跳出了纯粹地方小报的束缚,进一步成为以本地新闻为基础、涵盖国内外新闻的综合性报纸,增加了其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  相似文献   

20.
据报纸揭露,在一些地方发现一些小报,格调低下,趣味低级,有些内容污秽不堪,引起群众的义愤。特别值得新闻界注意的是,这些类似黄色小报的出版物,都是打着“知识性”、“趣味性”的招牌出现的。因此,有必要提请大家:要警惕有些人把“知识性”、“趣味性”作为幌子,来散布精神污染。粉碎“四人帮”以后,经过拨乱反正,清除了“左”的思想影响,我们的报刊敢于讲“知识性”、“趣味性”了,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这是报刊工作的一项不小的改进。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