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俗语甚多,流传甚广,并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谐音讹化现象,以至于人们以讹传讹,原有的俗语被遗忘,而讹化后的俗语却得以广泛流传。这种讹化,对俗语文本内容本身的理解产生一定的障碍。这时需要把它原来的形式和意义寻找出来,才能消除障碍。这类谐音讹化的俗语挺多,笔者辑录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民间广泛流传的俗语都是有一定的来由的,其中有一些是由于谐音讹传而来的,探询一下这些俗语的来源,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实  相似文献   

3.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相似文献   

4.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作为一种民间老百姓口头流传的语句,俗语的应用遍及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今天广泛流传的俗语中,有一部分由于谐音讹化而来的,其实它们当初并不是现在的样子,只不过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发生了变异,与原来的字词有着天差地别。不过,虽听之有讹,但用之无妨。  相似文献   

5.
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亦称口头语,都是有其缘由的,探索这些俗语的来源,颇富趣味。  相似文献   

6.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相似文献   

7.
俗语又称实话。其中搀杂了某些不实之词,甚至是瞎话,瞎话传久了竟演变成大实话。有些俗语作为成语、歇后语流传至今,虽听之有讹,但用之无妨。1.春冷冻死牛这句口头语是说初春的天气变化较大,有时会把牛冻死。其实,  相似文献   

8.
流传在民间的俗语,亦称口头语,都是有其缘由的,探索这些俗语的来源.颇富趣味. 不识数 这句俗语原为"不识疏",意思是对某人抱怨或瞧不起.唐玄宗时,安禄山反叛,一直器重他的唐玄宗后悔莫及,说了句心里话: "信是胡儿只识疏."意思是: "我一直相信这个胡人出身的家伙只听从我的政令呀!"言下之意是我哪里会料到他骨子里对我的反叛哩!  相似文献   

9.
俗语来自民间,是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探讨俗语语音修辞是研究民间文化的重要环节。湘南地区流行着大量特色鲜明的俗语,其韵母、押韵、节奏等三方面极具关感性能,通过对地方俗语的探析窥见俗语的语音关。  相似文献   

10.
方言四字格俗语在每种地方话中都独具特色。本文列举了宁夏灵武方言中150余条常见俗语,从语音、词义、例句方面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传播媒体的一种载体,民间俗语更多地体现了传统社会主流性别文化在民间的影响。在民间俗语中,有关男女两性的描述很多,无论是关于两性的差异,还是关于夫妻关系,以及对女性的期望,都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歧视女性的倾向。而这一倾向,实质上与传统社会主流性别文化对女性的歧视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2.
动物类民间俗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文化形式之一。为了加强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对动物类民间俗语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汉英文化图式的对应、冲突、缺省,提出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应及时填补相关文化图式知识,并在外国读者的认知语境中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以便其更好地理解译文,领略及传播中国民间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宁夏银川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独具特色,本文拟从语音、词义、举例三个方面对140余条银川方言中的常见俗语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4.
俗语是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留学生对汉语俗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使用过程中又会出现很多失误.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凭借,教材中对俗语的处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俗语习得.本文通过对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在俗语选用、编排方式、讲解方法和练习设计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认为一般教材在俗语教学方面有一些局限性,可以编写专门的俗语教材,开辟多种途径来改进俗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16.
宗学哲 《职业技术》2005,(10):52-52
随着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大众对电子商务信任度降低,网上开店的难度相应增大,许多网上店只能保本经营,有的甚至举步维艰、面临关门.先别怨天怨地,应该看看自己的"经营经"是否符合以下民间俗语中的经营"真经",或许对你网上开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张晶 《中学俄语》2007,(8):40-41
谚语、俗语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言简意赅,形象地描绘了俄罗斯人民劳作、休息、服饰及饮食生活。大部分的日常生活谚语、俗语产生于封建制度时期,首先表现了农民和种植业居民的生活、文化状况,因此有关食品的谚语、俗语很多。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民间俗语运用的深度和广度是空前的。本文从“有助于深化主题”和“有助于人物刻划”两个方面论述了民间俗语在《红楼梦》中的作用,以期引起广大读者在这方面的注意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舶来的俗语     
在我们的印象中,俗语似乎就是本民族语汇中那部分通俗生动、形式固定的口头用语,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有相当部分的俗话从本源上看并非本民族所创,仅仅是由于被借用太多太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俗话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可俗话又说: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到底该信哪句呢?俗语充满哲理,却也很矛盾。比如"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可又说"三个和尚没水喝";比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又说"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是中文博大精深,还是我们的思维、逻辑本来就有问题?让我们通过常用的俗语,看看我们到底是怎样一群矛盾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