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位老师在教了《指南针》一课后,问学生:“指南针有什么用?”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指南针能指明方向。”一句话就完了,老师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些方面需要使用指南针?”使学生从天空想到大海,从海面想到海底,从沙漠想到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2.
培养小学生写作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写作思维训练呢?一、想到位想到,就是感觉到、意识到、认识到。想到,是写作前提;只有想到,才能更好地写作。想到,就是写人时能想到要写什么人,写事时能想到写什么事,写情感时能想到那是什么感受。想到位,就  相似文献   

3.
一、想像与创新在作文教学中 ,利用简单的图形及图形组合 ,使学生从形及物 ,从物及事 ,从事及理 ,逐层地展开学生想像的翅膀 ,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新力。上课时 ,我在黑板上画“——”,启发学生看到这个图形 ,你能想到什么事物 ?学生说 :“想到教鞭、公路、管灯、独木桥、粉笔……”我又画“”线 ,学生说 :“想到心电图、海浪、山头……”接着启发学生 ,能回想一下和这些物体有关的事情吗 ?回想一下在这些地点你曾有过的经历 ?有的学生说我看见就想到大海 ,想到在海边 ,被巨浪打入海底 ,有惊无险的事情 ;有的学生说我看见线 ,就想到心…  相似文献   

4.
<正> 清晨,人们打开收音机,立即会听列电台的广播节目;夜晚,人们拧开电视机,屏幕上又会出现精彩的画面。那么,究竟是谁把电台和电视台的信号送到千家万户的?原来,担负传递任务的“通信员”名叫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波浪,它是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因此人们又叫它电磁波。最早发现无线电波的人,是德国科学家赫芝。公元一八八八年,赫芝做了一个简单的试验。当他给振荡器加以高电压时,用来发射信号的两个黄铜球间,立刻就会发生电火花。瞬间,在收信机中,也会同样出现电火花。由于收发之间不用导线就能产生传输,所以赫芝把此传输媒介称为无线电波。  相似文献   

5.
光也能窃听     
一谈到窃听,人们就会想到安放在电话、饰物等物品中形态各异的电子窃听器,而绝对想象不到用光搞窃听,光怎么能窃听呢?  相似文献   

6.
光也能窃听     
一谈到窃听,人们就会想到安放在电话、饰物等物品中形状各异的电子窃听器,而绝对想像不到用光搞窃听,光怎么能窃听呢?  相似文献   

7.
柳长庚 《科学教育》2007,13(3):59-59
在《科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第113页的思考与讨论中,有这么一段叙述:“把一只桶形金属网罩在一台正在播放节目的半导体收音机上,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吗?”教材所要说明的现象是电磁波的屏蔽现象。可是当你把收音机打开并调好节目放在桌面上,按照教材提供的方法“把桶形金属网罩在一台正在播放节目的半导体收音机上”时,你只能感觉到收音机的音量略为变小了外,其它并不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也就是说,基本观察不到无线电波的屏蔽现象。无线电波的屏蔽实验为什么不成功?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单纯一个桶形金属网罩…  相似文献   

8.
<正>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毒药。他想到,人患了天花,会产生免疫力,而让毒蛇咬后能不能也产生免疫力呢?体内产生的抗毒物质能不能用来抵抗蛇毒呢?他设想到这也是有可能的。因此,从15岁起,他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相似文献   

9.
[“想啥”实例]一学生在作文后记中写道“:我写作文为什么总是打不开思路呢?写一棵树,满脑子就是这棵树;写足球,满脑子就是这个足球。这样写不了多少字,就只好打住了。”我的批语是“:何不由‘木头’看到‘皮球’呢?”[问题的分解与提炼]“木头”与“皮球”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怎么会联系到一块儿呢?其实,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想一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虽然不能直接从“木头”看到“皮球”,但可从“木头”想到“树木”,从“树木”想到“田野”,从“田野”想到“足球场”,从“足球场”就很自然地想到了“皮球”。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  相似文献   

10.
1957年暑假,李来祥从沛县中学的初中部毕业了。他到徐州去投考学校的时候,一忽儿想到考取高中以后的学校生活,一忽儿又考虑到考不上学校回到农村家里的情景,……思绪象海水一样地翻腾着。他心里有点乱,说不上是哈滋味。但想着想着,党的号召--能升学就升学,不能升学就愉快地参加生产劳动--就象钟声一样在耳际响起,使他清醒起来。他想到自已是团总支的宣传委虽,在班上又是班长;怎么能不以身作则呢?这时,往日老师教育他的话,以及他和同学  相似文献   

11.
话题由来同学们在作文中,除了要写好眼前的人、事、物之外,还要适当地展开一些联想,文章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内容会更加充实,中心会更加突出。什么是联想呢?我们看到梅花会想到春天,看到小溪会想到大海,看到红领巾会想到烈士的鲜血……这种由此及彼、由甲到乙、从眼前的具体事物想到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就是联想。下面的片段就采用了这种写法。  相似文献   

12.
薛涌 《中学教育》2007,(8):31-31
作文是高考中最能反映考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不仅体现了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反映了其人生态度和理想,甚至考生可借此表现年轻的生命历程。作文题目出得好,就能让考生把自己的生活写出来。如果让我来命题的话,我马上会想到两个题目:第一,你是如何帮助别人特别是陌生人的?你从帮助别人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第二,你见到过社会上的什么不义?你是怎么努力去消除这种不义的?在这种努力中你有什么人生收获?  相似文献   

13.
那年冬天我到乌斯季曼斯克参加全苏无线电波传播会议。早晨,我从招待所赶去电机厂俱乐部开会。街上雾很大,二十步之外就什么都看不见了,气温已降到零下5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4.
说起我所学的“材控”专业,不仅是很多学生,就连不少老师都不熟悉,但说到铸、锻、焊,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了。“材控”专业就是由原来的铸造、锻压、焊接三个热加工专业合并而成的。这也是国家为了扩大本科生的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进行专业调整的产物。然而,说到铸造,你想到的是否就是整天生活在尘土飞扬的车间里的翻砂工?说到锻压,你想到的是否就是长年拿着大锤的打铁匠?说到焊接,你想到的是否就是时刻戴着面罩、拿着焊枪的电焊工?你想到的都没有错,我当初想到的也是这些,这  相似文献   

15.
我想给同学画一幅肖像,为了使画面更有趣,我决定将这幅画画成漫画。画谁呢?我首先想到的是范子文。他长得可滑稽了:细瘦的身子,似乎大风一吹,就能把他刮到地球的  相似文献   

16.
生而读书     
<正>看到书,我总想到人。想到写书的人,想到读书的人。想到一个人幼年、青年以及他耄耋之年时,所翻过的书页是不是会有所不同?从赤子之心的眼眸,再到昏黄浑浊的眼珠,"半亩方塘"的清流,是否早已改变了色彩?我总认为,我们都是朝生暮死的虫豸。宇宙空间无限寥廓,我们只  相似文献   

17.
扫描     
教育家离我们并不遥远本报综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教育家的标准是什么?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教育家?如何打造新时期的教育家?记者就这些话题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中国当代有没有教育家?“一说起教育家,人们就会想到中国从古代到近代先后有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  相似文献   

18.
说到激光,人们知道它能制造激光武器;直接杀伤人员、破坏武器装备,可以用来测量距离,还可以用来“指导”精确制导武器寻找目标。但如果说激光还可以用来搞窃听,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因为在许多人的眼里,窃听一般通过声波或无线电波进行,激光怎么能用来搞窃听呢?实际上,在许多国家,激光已经被用来制成窃听设备,成为各种窃听手段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海湾战争中,美国曾用一种激光窃听器,从行驶中的伊拉克高级将领汽车座位的反光镜上,“捕捉”到车内谈话的声音信息,经过特殊装置的分检和解调,掌握了车内人员谈话的内容。这种装置还有通过房间窗…  相似文献   

19.
神行太保:上文的小记者做到了牛顿所说的连续不断地思索——从细雨想到杜牧诗句的形象,再从风筝想到游子和故土,还从烟火纸灰想到文明祭拜的新方式。能像大记者一样细致观察,又能像大科学家一样深入思考,做到了这两点,何愁写不出好文章?下面几篇报道都融入了小记者可贵的思考和感悟,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现在除了金钱,还有什么能称得上魅力二字呢?!果真如此吗?不! 我深信,我们的教育必将弘扬、兴盛。因为从人、从社会要更好地延续、发展来说,教育,无疑是最不可缺少,最堪珍重的。只要想到人民、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就永远是一个最富魅力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