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跨栏跑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导致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明显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PVC塑料跨栏架"辅助教学实验.结果显示:"PVC塑料跨栏架"能有效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有助于掌握该技术动作,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针对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及其矫正恐惧心理的对策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学休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的恐惧心理是在没有安全感或受到威胁时经常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在体育课的练习中,学生对一些练习及技术动作产生恐惧心理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正确地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则能有助于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要想正确地运用克服恐惧的方法,则必先知道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在体育课练习中,学生产生恐惧的原因大致有  相似文献   

4.
游素庆 《文教资料》2006,(10):201-202
本文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体育锻炼中某些动作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的原因及如何克服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跳高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之一,跳高教学又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通过跳高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腰腹部和下肢机肉力量及弹跳力、灵活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但由于跳高教材的本身特点,需要越过横杆,为此一些学生在横杆面前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尤其是身体矮小,素质较差的学生,在练习中容易导致动作变形,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和成绩,因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学生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及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中,跨栏有一定的难度和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对学生恐惧心理的表现、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克服的方法.同时,教育学生应以正确的态度时待下肢撞栏、摔倒等所引起的伤痛,不断提高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以育人为宗旨,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个性.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总会产生不同的恐惧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在分析体育教学中学生恐怖心理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探寻出克服学生恐俱心理的几点措施,以期对克服学生恐俱心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由于刚开始接触系统学习文言文,难免会产生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如何有效地克服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已经成为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接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提倡兴趣教学、诵读教学、阅读教学与积累教学,以此来克服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0.
在实习教学中应注重心理教育,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纠正学生的偏激心理,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意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为咨询者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心理障碍是影响我国大、中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一大关键因素。提高英语口语首先要突破心理障碍。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信心、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正确评价学生等方面帮助学生减轻心理障碍,这样才能明显提高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六盘水市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测试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很不乐观。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学习压力大;考试焦虑和对未来的不可控;人际关系不和谐;青春期的抑郁心理。可以采用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培养自助能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等对策来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功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o a two-month faculty strike at a large Canadian university. Of particular interest wer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s' experience of angry feelings (state anger) about the strike and perceptions of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strike had affected their plans involving important planned life experiences such as graduation, travel, and employment.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from the internet during the strike in alleviating the intensity of angry feelings was also investigated.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an anonymous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 administered a few days after the labour dispute was settled. A total of 289 college studen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s were conducted with variables entered as blocks and with state anger and anxiety as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first block of variables entered were individual variables such as age and year of study. The second block included average ratings of the extent to which plans were affected by the strike and how fairly students felt they had been treated. The third block of variables included social support from the internet and self-efficacy. The fourth block w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et support and sex. With anger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e unfairly students felt they were treated during the strike and the more their plans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strike, the greater their anger. Support provided to students from the internet predicted to lower anger. Further regress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re students' plans had been affected by the strike, the greater their anxiety. Higher self-efficacy in students contributed to lower anxiety.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within a social context, particularly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how individual and social resources can reduce distress resulting from an interruption of students' academic plans due to a strike.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以及标志,并通过分析体育教学调适大学生心理平衡,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统一,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身心都能得到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如何积极调适学生心理平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作了定性分析,探讨了心理负荷与制约因素的关系;研究了意向过程心理负荷曲线的变化特点,论证了心理负荷与学生体质、运动意志、教材喜爱度的内在关系,并制订出一种客观的测试与评定学生心理负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侠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7):102-104
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对33名高职二年级家庭困难学生的团体心理训练研究,得出了团体心理训练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完善了学生就业压力应对及问题处理能力;自我认识与接纳水平的提升保障了学生就业自信心及合理定位能力;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水平的提升促进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价值观的澄清与创造力的提升挖掘了学生职业的反思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重要任务,他们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连续扩招、后勤社会化、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辅导员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修养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从加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修养的意义,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及现状和加强其心理素质修养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其个体素质结构的核心,直接影响到高师教育的质量以及高师学生的个人素质,目前,高师教育中对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本项目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取得心理素质指标51项,经调查研究得出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指标8个方面39个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高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