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行为瑕疵理论经历了由传统的一元瑕疵理论到近代二元瑕疵理论的转变,关于无效行政行为与可撤销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是近代行政行为瑕疵理论的核心内容,对此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提出了各种学说,包括不可能理论、重大明显理论、最低要件标准说、概念论、目的论。其中,重大明显标准说由于其自身的优势逐渐取得了通说地位。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行为瑕疵理论对我国的行政立法具有某种程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行为概念是因果行为论和目的行为论的历史渊源。黑格尔堪称“刑法学行为概念之父”。  相似文献   

3.
从行为论与犯罪论的关系角度分析,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作为行为论的犯罪论,由于行为论被包括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因而不具有独立的体系性地位,从而导致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难以充分实现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人权保障机能;而日本的犯罪论则是作为行为属性论的犯罪论,虽然犯罪论与行为论相互分离,但是由于现存的行为论难以实现它本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机能,从而导致行为论的体系性地位低下。本文从中日犯罪论体系互补的立场出发,尝试对两国的行为论以及犯罪论体系进行了重构。  相似文献   

4.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本能论、习得论和情感论对其动机提供了三种理论解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自己群体的一些特征。从坚持德育为先、训练移情能力、提高情绪胜任力、弘扬亲社会模范等方面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刑法理论误将大陆法系犯罪成立体系中的"构成要件"与我国刑法语境中的"犯罪构成"等同起来,同时又不加区分地照搬了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有关违法阻却事由的论述,从而认为排除犯罪性的行为虽符合犯罪构成但因不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不构成犯罪。其实,此类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客体要件或主观方面要件,应直接承认此类行为是因不符合犯罪构成而不成立犯罪。  相似文献   

6.
以实现社会的现代化为目标,以社会有机体论、"智能的个性"理论、自由主义民主政治观等自由主义学说为理论基础,胡适论证提出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教育目的观。胡适的教育目的观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奥斯汀提出的“描述还是完成某种行为”命题作为一种视角,切人言语行为论所阐述的语用学基本问题;由此出发,就言语行为论对语言学发展的意义以及它自身的理论缺陷作出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8.
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行为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微观研究,它是对教学中师生的行为进行的具体深入的研究,其目的是要通过探究师生教学行为的规律来提高教学行为的效率。它从属于教学论,又是对教学论的具体和深入,对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主体性的张扬和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97):1-2
人格是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形成的,健全人格由于社会化程度较高,能够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行为方式与社会规范相一致,而有人格缺陷的社会个体适应社会非常困难,难以融入社会而与社会对立,不健全人格和病态人格是导致风险的人格因素。人格缺陷作为人产生危害性行为意识的总体因素,其中以人格品德缺陷、人格性格缺陷和人格心理缺陷最容易转化为危害性行为意识而导致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原因自由行为是大陆法系国家的一个重要刑法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我国传统刑法学中没有这一概念,但现实中确实存在。文章对原因自由行为的产生缘由、概念分歧以及可罚性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论证了原因自由行为理论对我国刑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同法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而订立的合同规定为效力待定合同,可以经过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而有效,却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所有合同都认定为无效合同。这样就大法理解释、法律适用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有悖于民法的立法宗旨,也不利于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利益的保护,因此急需通过对合同法的解释和修订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行为概念是构筑刑法学体系的基石,目前学界对刑法中之行为概念存在较大争议。以大陆法系行为理论之争为视角,在对我国刑法理论界关于行为概念之争作简单评述的基础上,针对其缺陷,提出新的行为概念,即行为是可能受意思支配的、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身体动静。  相似文献   

13.
有机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的导电机制,分别从电子型导电和离子型导电的基本概念及载流子的运动等方面对两种不同的导电方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叙事研究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育研究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轨、片面追求客观化和精确化的弊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角色。“叙事研究”是教师以叙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事实的方式走进教育行动研究,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使教师真正成为教育行动研究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概念特征的分析,揭示出它独特的价值和相关概念的区别,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正确认识行政事实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刑法因果关系问题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也是司法实践中必然要面对而不可回避的 难题。认识刑法因果关系的方法和步骤、条件与原因的区别、刑事责任与刑法因果关系等问题,对正确把握刑法因果 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阐述以增进对刑法因果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师道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大学教师的“为师之道”存在着“行为世范”的弱化、教育的“工具化”的问题,从统一角色期待与认同、加强师道修养、合理运用内在权威、增强胜任力、发挥主导作用几个方面,探讨新时期构建大学教师“为师之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年之久,随着《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力国际公约)的签署,相应地,国家赔偿中的刑事赔偿也应作如下改革:拘留、逮捕的条件和标准只能由《刑事诉讼法)规定,同时将全部的刑事强制措施纳入《国家赔偿法》的范畴;扩大“错案”的范围;明确刑事强制方法的规定;由人大任命设立专门的、独立的赔偿委员会,并由委员会成员审理赔偿案件。  相似文献   

19.
悬赏广告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在现代社会尤为常见,但我国民事法律方面还未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明确定论,目前对其在法律性质上认知为契约说和单方行为说等不同观点,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掌握主体双方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法律标准。本文通过对实案的分析,拟采用单方行为说,就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加以辨析并给予支持。  相似文献   

20.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是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中新引入的一个概念。章考察了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起源和发展,研究了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内涵界定,并分析了在适用过程中的问题,为行政重复处理行为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