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齐梁陈隋时期诗坛上存在着古今两种体制的情况,这种古今体分流是唐代古近体分流的前期形态。诗歌体制上的古今分流现象,晋宋诗歌中已经有所表现,在齐梁诗坛上变得更加突出了,并且有了新的内涵,即齐梁声律俳偶、绮靡咏物之体为今体,而汉魏、晋宋之体为古体。在绮艳体中也存在着古体与近体的问题,其中"古意"一类为古体的核心,其创作的基本宗旨在于拟古,可以说是唐代陈子昂、张九龄、李白等人创作古风体的前驱。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的"新文体"是由古体散文演进到现代白话体散文的一种过渡形式。从以"报章文字"为主体的"新文体"到"白话文"这一文体形式的演变,在中国文学近现代转型过程中具有至为关键的过渡作用,而这一演变形式也标志着现代性文体的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3.
体演变与学发展史的关系的探讨,是中国学史教学和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唐宋学是中国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学的几种最重要的体,均在这一时期萌生或成熟。本提出了唐宋学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楚辞》被后世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接受,齐梁时期是《楚辞》研究史上重要的一环,本通过对这一时期《心雕龙》、《选》这两部重要菱评价、选录《楚辞》情况的比较,总结出刘勰,萧统共同的楚辞观,突出其体,重视其采、推崇其神话象征表现方式和衰怨情致,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齐梁人学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齐梁时期兴起的"今古文体"之争,使文人逐渐形成对文体因与革、文与质、繁与简相折中的态度,这必然对社会文化氛围产生深刻的影响。任何一种书体的盛行都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成因,王羲之"肥瘦相和,骨力相称",具有"中和之美"的书法得以在齐梁时期复兴,与当时齐梁的社会文化风潮是不无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策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公牍文体。萧统《文选》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收录了大量六朝骈俪之文。该书卷三十六选录了齐梁时的三篇骈体制策文,虽是应用文,却文采飞扬,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美文。  相似文献   

7.
骚体文学即楚辞体文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屈、宋而后的纯楚骚体、楚歌体和骚体赋三种体式的作品,以及楚骚与赋、乐府诗、七言诗、哀吊文、骈文、曲予词、戏曲等多种文体的相互关系,并涉及到文体演变史、文学接受史、文人心态史等多个领域。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于当代楚辞学学科视域与学科空间的拓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士奇之创作及对台阁文风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奇是明初台阁体的盟主,其学步欧阳修,以论道述理为主,而以游记、传记为优。其诗古体学汉魏,近体学盛唐,而以古体为佳。其学创作为台阁体的创作提供了范本,对台阁体风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论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的文学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在其学史观中,不仅考察了学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性特征,而且从内在审美规范特征的维度透视了体的分类与创新。同时,他还立足于学的审美艺术性,主张尊重学历史的现象与事实,认为学史不应按朝代分期,“因世以求”,而当“以能为本”,并采取札记体的形式实现其对学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新感觉派在现代思潮的指引下自觉追求形式的创新,他们大胆地冲破了传统小说的审美规范,表现出了自觉的体意识,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学流派之一。从体学、叙述学、心理学的角度都能看出新感觉派小说中所表现出的自觉的体意识。  相似文献   

11.
唐宋两朝由于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功能的不同,导致了两朝报纸在内容、发行、版式、新闻来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总体而言,唐代是报纸的萌芽时期,宋代是报纸的发展时期,宋报相对于唐报来说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维护儒家价值体系的权威,宋明理学以不同的方式为儒家思想提供宇宙论、本体论的论证。所以,宋明理学没有超出儒家的基本价值。从晚明开始,许多思想家开始批判宋明理学。清朝初年,许多思想家鉴于明亡这一历史事实,反思宋明理学。他们要么揭露宋明理学空谈误国,要么理学和心学之间相互攻击,总之其反思并未攻击到理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他们不但没有超出儒家的价值体系,甚至没有脱离宋明理学的窠臼。因而,清初的理学反思在不触及儒家基本价值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为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3.
南北交流的日益广泛,由南入北士人的增多,以及北朝统治者在文化策略上的选择,使得北朝后期的文学经历了对南朝文学短暂的逆动之后,走上了吸取和借鉴南朝文学的道路,并为隋唐文学的南北融合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界争论较激烈的问题之一。通常人们认为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多造成的。但通过对汉、唐时期通货膨胀现象的研究,说明了金属货币流通中同样也会发生通货膨胀问题,因而可从汉、唐时期的经济思想中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唐朝社会,神仙怪异流行,对诗人的“好奇”产生了巨大影响。宋代以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日益客观,神异之说急速消退,元人宗唐而好奇,就失去了时代的营养,因而难以成功。  相似文献   

16.
唐宋财赋"上供、留使、留州"制度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与宋朝都曾实行过财赋的"上供、留使、留州"制度,其相似之处在于都是中央财政对财赋的宏观调度方式;因唐宋中央集权程度不同而使这种财政管理体制产生变化与差异.  相似文献   

17.
在台州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临海,一个是临海县,一个是临海郡,均为三国时孙吴设立。至隋郡县合并后,合为一个临海,唐时数次合分,从而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疑问。其实,孙吴临海和唐以后的临海不是同一个县,吴临海县就是唐永宁县,即黄岩县。  相似文献   

18.
《尚书》作为我国最早一部记载夏、商、周最高统治者活动的历史文献,是我国思想文化史发展的重要源头。该书含有丰富的法制思想。通过对书中相关材料的分析与解读,能清晰地看出中国古代刑罚制度从产生到成熟,从粗疏到完备,从宽松到严酷的渐变过程。从虞夏的神权至上到商周的王权独尊,从《尧典》的“惟刑之恤”到《吕刑》的“惟敬五刑”,从夏初的“刑期于无刑”到西周中期的“五刑之属三千”都体现了这种刑罚制度的流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出现新修《清史》的动议,到清史工程的启动,其间历经了约半个世纪的曲折。在此期间,虽然这种动议一再受挫,但以戴逸教授为代表的清史学者始终不忘初心,一面努力开展清史研究、建设清史所等专门性研究机构,一面多方呼吁、倡议启动新修清史工作。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改善,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政策的出台,以及清史学科的深厚学术积累,清史工程终于得以启动,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