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谈择校行为的是与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校,一方面是指家长或学生本人选择接受教育的学校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指学校选择学生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择校因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相悖,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择校往往与高收费挂钩,被作为一种不正之风而禁止,...  相似文献   

2.
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近入学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儿童、少年的就学权利,是对政府行为做出的必要规范,但并非学生及其家长必须履行的责任,或必须作出的行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就近、平等受教育应是一个整体,都是为了保证居民子女享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因此,择校是学生与家长维护平等受教育权利的正当要求;限制择校是为了维护社会公正、保障施教区内儿童、少年的就学权利。义务教育的标准化均衡化是顺利推行就近入学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范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校,通常是指家长或学生本人选择接受教育的学校的行为,也包含学校选择学生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择校因与义务教育“就近入学”原则相悖,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择校往往与高收费挂钩,被作为一种不正之风而禁止。但是,往往禁而不止,社会对此也是褒贬不一。本文试图从择校现象的产生及其原因入手,阐明有条件的择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择校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择校现象在现阶段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择校权是学生和家长的基本人权;择校是学生及其家长追求教育公平的正当需求;择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择校是保障儿童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规范和治理择校现象应因势利导:确立学生及其家长择校的合法性地位;规范无序、失控的择校行为;逐步放开择校市场;保障公平择校的基本条件;拓展义务教育择校空间;保障义务教育择校主体权利。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择校问题成为义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其核心原因是作为义务教育择校中直接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及其家长在择校行为中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运行着择校活动。择校活动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解决义务教育择校活动的策略是,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归复应有的公平契约地位,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择校: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择校问题成为义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其核心原因是作为义务教育择校中直接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及其家长在择校行为中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利益关系,并在追求利益过程中运行着择校活动。择校活动损害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解决义务教育择校活动的策略是,理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归复应有的公平契约地位。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一、择校现象透视所谓择校就是指家长在其子女接受基础教育阶段,违背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入学规定,擅自选择学校(园)就读的一种行为。例如,我市一所中学由于教学质量较好,社会声誉较高,自然成了学生及家长首选的理想学校。可学校面对巨大生源,不得不提高报考标准,报名时已有诸多条件限制,因此许多孩子被拒之门外。可见择校行  相似文献   

8.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野下的“择校”是家长、学校和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利益落差的追求直接导致“择校”产生,学校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直接助长“择校”之风,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追求纵容了“择校”行为的存在,国家政府对教育利益分配的不均是“择校”产生的根本原因。解决当前择校问题,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规范,高度警惕各种变相重点校,严禁人为地制造和拉大学校差距;另一方面需要采取有效补偿措施,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中美义务教育中"择校"问题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择校"现象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择校行为的理论基础、学生及家长的选择空间、"择校"争论与公众态度、政策与法律取向四个角度对中美义务教育中的"择校"现象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对"择校"行为应持的态度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廖厚才 《教师》2012,(24):5-7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的精英主义情结催生了教育对名校的追逐。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和名校的刚性需求遭遇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供给不足,导致今天的"择校"现象。名校之间的竞争,家长"不输在起跑线上"信念的支撑,导致对学生的提前掐尖,也造成了如今家长普遍性的教育恐慌。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滋生的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的"游戏规则"以及默许的"小升初考试",严重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秩序,同时加剧了择校现象。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成为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突出问题,导致2012年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于教育公平与择校问题,资深媒体人廖厚才老师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11.
择校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每种社会现象都可追寻到其在历史文化背景中衍生的根源。本文拟对择校需求产生的文化心理追本溯源,重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官本位文化、重道轻器文化、面子文化以及人情文化来解析家长们的择校心理,揭示其背后深刻的文化作用机理。现实中它们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通过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共同推进着家长们的择校需求。家长之所以择校,也是因为一定的利益诉求,而每一种文化也都体现着家长对自身利益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研究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2003近十年来,我国学从中外两个角度,对义务教育择校的本质、利弊和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西方择校制度是市场导向的结果,是政府参与的一项改革制度;我国择校制度是家长的一种自发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的择校进行限制。学从不同角度对择校问题的认识褒贬不一。择校问题研究的现状表现为:认识逐步深入、多元,但理论研究不深;对西方择校问题的研究不足,评介多借鉴少;对解决择校的措施研究不足。择校问题远没解决,有关择校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规定划片就近入学、免试入学等,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选择行为进行限制,其目的是方便就学,减轻家长负担,公平服务全体儿童发展。然而,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配置不均,学校之间差距过大,民办中小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选择”的作用。随着家长和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使得教育选择问题通过“以钱择校”“以权择校”“以分择校”等方式出现,而前两种方式有不断升级之势,成为阻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桎梏。  相似文献   

14.
“择校”是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争夺 “不择校,就觉得对不起孩子!”这是家长普遍为孩子“择校”给出的理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杨小微一针见血地指出:择校大战的实质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为让孩子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而进行的一种争夺。  相似文献   

15.
美国择校改革中,家长有择校的意愿,并能够通过获得择校相关信息为子女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证研究表明,家长择校改善了学生学业成绩.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学校改革中注重家长参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家长择校能力研究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择校改革中,家长有择校的意愿,并能够通过获得择校相关信息为子女做出正确的选择。实证研究表明,家长择校改善了学生学业成绩。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学校改革中注重家长参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择校政策和择校现象的演变过程,是国家价值导向在不同时期的体现,更是各利益主体间博弈的过程。通过建构与分析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政府与家长之间的博弈模型发现,择校行为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必然结果,化解各主体利益不均衡性是消除择校行为危害性的根本途径,建立兼顾公平与特色的双重系统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早几年学生择校现象十分普遍,其主要的根源是由于家长的经济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家长不惜重金,加大教育投入。可近两年“教师择校”的现象也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19.
一、择校的历史及现状 择校,即选择学校,在国外指学生可以到政府指定学校之外的学校就读。在我国,它具体指家长放弃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按学区免费就近入学的优惠政策,主动选择其他学校就读的教育选择现象。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私立学校的创建,最早也是指学生对公立和私立学校的选择。而当前我们所讨论的择校多是家长或学生在教育质量不同的学校之间的选择,尤其是普通学校和重点学校之间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择校失控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择校读书本是无可非议的公民权利,“就近入学”既是义务教育为学生提供的保证,也是中小学择校的首选条件之一。当今,有些国家的《教育法》,或强调家长和学生对义务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