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月已向西.夜色朦胧.两只裤管在瑟缩,行路人,家在何方? 夕阳西沉,寒风瑟瑟,两只枯手在抚动,流浪人,哪有阳光?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定格     
宁静的夜晚,一颗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它是那么炫目,那么动人,在一瞬间成就美的永恒,就如那次心动的感觉,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定格     
打马而过的旧时光,总有个画面会定格在我心灵的最深处,每每回放,总使我泪流满面…… 我把脸抵在冰冷的石碑上,一如多年前我将小脸蛋偎依在外婆那温暖而宽大的胸口。只是当时我能幸福地享受着外婆那微弱的喘气声和砰砰的心跳声,还有那抚摸着我的头的瘦小粗糙的手的温暖。  相似文献   

4.
琴弦不断     
我是一把被遗弃在角落里的又老又旧的小提琴。灰尘、蜘蛛网遍布我全身。老鼠几乎把我的身体当成了它的家,每天都来我这儿溜达溜达。运气不好时,它会在我身上撒泡尿或是咬我几口。我昔日的雄风已经完全褪去。我光滑的皮肤变得肮脏不堪.就连我最引以为傲的秀发,也仅剩稀疏的几根。  相似文献   

5.
小溪,是山的琴弦 琴弦轻轻一拨 哗哗声,唤醒树的耳朵 小竹筏,是小溪的琴弦 竹篱轻轻一点 五线谱,亲吻鱼的嘴巴  相似文献   

6.
琴弦的叹息     
郭梅 《小学生》2006,(7):72-72
在我小时候,大学还不是所有人想考就可以考的。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小学读完该读中学,而中学毕业就要去读“待分配”——邻居家的大哥哥大姐姐高中毕业不就是在“待分配”吗?  相似文献   

7.
祁敏 《文学教育(上)》2010,(10):104-105
“有一回,有个记者问我:你对你的病是什么态度?我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个恰当的阋,好像说什么也不对,说什么也没用;最后我说:是敬重。这决不是说我多么喜欢它,但是你说什么呢?讨厌它吗?恨它吗?求求它快滚蛋?一点用也没有,除了白讨没趣,就是自寻烦恼。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个强大的对手,是命运对你的锤炼,就像是个九段高手点名要跟你下一盘棋,这虽然有点无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却能从中获益,你很可能就从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说逼着你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明白。  相似文献   

8.
城市里有了轻轨,速度快而不颠,舒适干净,可是不知为什么,我还是喜欢乘电车慢悠悠地穿行在城市里,脸儿扭向车窗外,看着那些每天千篇一律的风景。  相似文献   

9.
《命若琴弦》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盲琴师只要弹断多少根琴弦就可以重见光明。由此,史铁生讲述的是弹断了八百根琴弦的师爷、弹断了一千根琴弦的师傅以及将要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的徒弟这三代人的故事。传说本身是宿命的,但是它能够作为希亡星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正是人对宿命的抗争。从八百到一千到一千二,这不只是宿命也有“生命的递增”。  相似文献   

10.
一老一少两个瞎子,行走在暮色苍茫的崎岖山道上。这是两个以拉琴说书为生、漂泊江湖的苦命人,无所谓从哪里来,也无所谓到哪里去。他们苦守一个希冀:当拉断一千根琴弦时,便可以打开木匣(老瞎子的师傅传下的)——里面有重现光明的药方——能睁眼看一回是他们人生的终极追求。老瞎子穷七十多年的艰辛跋涉,已拉断了九百多根琴弦。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部分小学从1987年秋季开始“作文定格训练”实验 ,至今已13年了。实践证明 ,“作文定格训练”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增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计划性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 ,以这样的传统模式存在 :一组教材依照编排顺序进行阅读教学、基础训练 ,最后才以基础训练中的作文题进行作文指导。这样的教学顺序说明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与计划性不强。“作文定格训练”是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 ,从一年级开始相机安排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说写训练内容 ,立足于练好“一招一式”之功 ,然后融汇贯通 ,形成作文能…  相似文献   

12.
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充满宿命的意味,就像那失而复得的东西,那修好的木桥,那些准时出现的雏菊。当这一切来临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那是一场爱情?原谅我重复这样一个故事,重复大雨中低矮房檐下的一瞥惊鸿,重复那个男子有些木讷的言语……  相似文献   

13.
虚设的琴弦     
“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上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贮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这是《命若琴弦》的结尾。  相似文献   

14.
对生命本身及意义的探索是史铁生小说的一个永恒话题,生命是脆弱的,同时它又是顽强的。有时,只要一个目标,一个愿望就可以令一个生命逆风飞,正如阿基米德所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5.
从法国存在主义角度看,《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他的师傅就是加缪笔下的西绪弗斯:明知重见光明无望,却仍要坚持去做。他们的人生因此便有了具有荒诞意味的悲剧性的价值和意义。从庄禅哲学的角度解读《命若琴弦,》同样可知人生本无意义。然而,庄禅哲学却以为"空无即妙有,"至理在自然:人生本空,所以无须患得患失自寻烦恼;饥食困睡,自然生存,这便是"生命至上,自然至美"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曾经听到过学生作文课上这样沉重的感慨。学生的这句感叹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引发了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于是,我积极进行作文评语的创新,融注赏识激励的教育机智,用心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真诚而热情的激励学生,用鲜活的评语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一、从欣赏出发,利用"情感效应",消除学生的自卑感"爱,是教育之源",一切教育都应从欣赏开始。学生中不免会有"困难户",他们或由于  相似文献   

17.
恨的成本     
老先生早年被划作右派,历经劫难。曾经有一位工厂里的干事,经常到他那儿去讨教,不料,因这位干事告发他的一幅画作存在严重的问题,他被捕入狱,关了五年,在劳教农场里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在人影绰绰的大街上你像朴素的风一样自得没有人对你回眸一望但是你依然走着脚步铿锵地穿越五颜六色的人群任凭雨水柔柔地柔柔地抚摩你那被粉笔末雕饰得有些苍凉的面颊  相似文献   

19.
《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段的写作提出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在2006年各地中考作命题的要求中,“独特感受”、“真切体验”这些关键词语频频出现,对新课程标准作出了积极而具体的回应,例如吉林省中考卷就明确提出“要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可是批阅了2006年中考作,阅卷老师普遍认为“怦然心动”的感觉鲜有出现,倒是作的“假”、“平”、“空”、“俗”等弊病依然大量存在。那么,怎样才能使阅卷老师“怦然心动”呢?答案是:你必须让自己指尖流出“真心”、“真情”之韵,拨动“个性”、“创新”之弦,弹奏“感受独特”、“体验真切”之曲。[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这篇寓言小说揭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无法避免生存的困境,而且人类的追求常常陷于摆脱困境与重陷困境的过程之中。史铁生在小说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为此提出了一些“出路”,即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过程以及借助庄禅哲学达到无欲无求、顺其自然、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