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红艳 《宁夏教育》2012,(7):152-153
当有人又一次提到雷夫·艾斯奎斯这个名字的时候,我想起了一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雷夫·艾斯奎斯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他用极其平常的心,把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播撒在那个破烂的教室里,带领着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让奇迹在那里发生了。25年后,他用爱在那间教室里所做的一切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一时间,他被称为是全美国最好的教师,还被称为天才和圣徒。  相似文献   

2.
郭红心 《教育文汇》2012,(11):53-54
教育拒绝伤害有人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如两只相互取暖的刺猬。他们都需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如果双方过于紧密,教育的影响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双方离得过于遥远,教育的作用将会陷入低效或者无效的境地。适当的距离产生美。两只刺猬相互呵护就贵在二者之间的适度空间距离。这告诫我们一个准则———教育拒绝任何形式的伤害,尤其处在相对强势的一方对弱势一方的伤害。时下的教育虽然已  相似文献   

3.
冉乃彦 《班主任》2010,(8):52-53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先打动我的是作者雷夫·艾斯奎斯自序中的一段话:“教育界有太多的江湖骗子,他们教上两三年书,然后就想出一些聪明的口号,建立自己的网站,开展巡回讲座。在这个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4.
阅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过程是一次心灵洗礼的过程,充满了感动、惊讶和震撼。我为雷夫"一根筋"的坚持而感动,为雷夫"一团火"的热情而惊讶,为雷夫"一面旗"的  相似文献   

5.
正内容简介:《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曾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艾斯奎斯的教育教学记录。在书中,雷夫讲述了许多他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有趣而感人的故事,也阐述了他之所以在第56号教室里坚守20多年的秘密,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教育智慧。他有一种魔力,让厌学的孩子喜欢上学,让基础差的孩子努力学习,同时开发了孩子体育、戏剧、阅读等不同方面的才能,并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实现人生价值。推荐理由:教育是一门慢功夫,教师不是那么好当的。当许多教师抱怨生活太枯燥、教书太辛苦、压力如山大的时候,雷夫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教书其实很有  相似文献   

6.
当今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时代!教育也不例外。各种教育新理念、新模式不断涌现,譬如衡水现象洋思经验杜郎口旋风……更有许多所谓的当代著名教育家、改革家、理论或实践专家在全国各地巡回做报告、搞演讲……尽显各自能事。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快餐型社会,对复杂问题用简单办法解决,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  相似文献   

7.
请老师们将自己读到的好书与更多的教育同仁分享,大家一起探讨,共同提高。同时,请关注我们的博客,并在博客上发起投票,选出湖北教师最爱读的书。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hbjyjx。  相似文献   

8.
《海南教育》2013,(1):62-63
<正>之所以称这个解读是另类,就是基于近来关于雷夫及其著作的评论连篇累牍特别是今年春天雷夫来中国讲学,并作了专场报告之后更是掀起了一股雷夫风暴我自然也卷入其中,对经常阅读的教育报刊上有关雷夫的文章,我至少要浏览一遍但我看惯了各种形式的炒作,对畅销书的推介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直至雷夫热稍微降温,我禁不住诱惑买了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因为不看原著所有的  相似文献   

9.
打开电脑,输入《第56号教室的奇迹》,跳入眼帘的是10万多条记录,其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读完这本书,正如《作业的革命》的作者刘春生说的那样:“我们常把‘用心’只是理解为态度专注与否,并以此评判一个人事业上的得失。而雷夫老师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却不断告诉我们:有热情和态度还不够,还要运用智慧,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被书名吸引住了。教室,对于我们每个教师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第56号教室是怎样的一个教室?这个教室里又会创造出怎样的教育奇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地阅读起来。  相似文献   

11.
罗日荣 《教育》2014,(11):77-77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了很多次,最近又重温这本书,越来越觉得雷夫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教师,他和我们一样会为僵硬的教育体制而烦恼,会为学生而焦虑,会为简单的教育方法而担忧……重读这本书,给人的感觉就是:作一名教师应“把握当下,做好本职”.不抱怨就是进取教师不应在体制下抱怨,而是要有带着脚镣跳舞的精神.从雷夫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可以发现:美国的教育环境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并非那些走马观花的人去美国看后写的那么诱人.  相似文献   

12.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常读常新.“教室”要创造奇迹,必须回归教育的自然与真实.通过反复阅读、提炼反思和实践研究,本文从“真爱”、“坚守”、“创新”三个方面来谈雷夫带给教育的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陶航 《中国教师》2013,(15):76-78
不知起于何时,在同事们的交谈中,一直流传着对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赞叹。在繁忙的金帆民乐团暑期排练活动中,我下决心花两个晚上集中读完这本书。当我打开此书时,就感到欲罢不能,或者说,爱不释手,必须一鼓作气读完它。读罢此书,掩卷沉思,心中无限感慨。身为教师的我,对照雷夫老师创造的奇迹,感触良多,选取其中的经典内容,既作阅读的回应,又以此自省。  相似文献   

14.
《教师》2012,(34):F0002-F0002
本书作者结合理论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设立的“终身阅读”“以运动为本”等课程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立刻实践,而且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实用。他提倡的“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这样的成就,追溯其根源是雷夫老师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一我想要奖赏一我想取悦某人一我要遵守规则一我能体贴别人一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近25年的教育实践,雷矢老师深信:着力于孩子的人格培养,激发孩子对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于一次偶然,我知道了雷夫·艾斯奎斯,拜读了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了解了他在56号教室做的事。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雷夫,对教师这个职业,对自己今后的教育事业规划有了新的认识。一、做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国霍巴特丛林小学的一名普  相似文献   

16.
徐吉志 《教书育人》2011,(13):22-23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尚书的氛围,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许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相似文献   

17.
金龙峰  王雨霞 《考试周刊》2013,(84):181-181
“问题学生”通常被定义为:经常迟到、旷课、抽烟、打架、上网、敲诈、谈对象、考试作弊等而又不听劝阻的学生。对于那些已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要分析造成他们成为“双差生”的原因,并在师生平等、开放、真诚的气氛下,开展多项师生互动的校园活动培养师生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建立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学校的职责还是以教育人为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切不可急躁,务必循序渐进。要紧抓他们的特点,以耐心与爱心感化他们。最后一定会成功。  相似文献   

18.
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至今仍坚守在这间教室里,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他就是美国最优秀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这间教室就是美国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一:教室里没有"害怕"在我们的教室里,是否有因为你的突然到来而蜷缩的身  相似文献   

19.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了很多次,最近更重温这本书,我越来越觉得雷夫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教师,他和我们一样会为僵硬的教育体制而烦恼,会为学生而焦虑.会为简单的教育方法而担忧。  相似文献   

20.
2012年的春天,我所在的华龙区教研室人手一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每天,我们在任何可以读书的时间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工作的间隙讨论着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到课堂听课、评课的时候将雷夫的故事渗透在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