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2011年9月份以来,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编辑记者们在田间地头、工厂矿井,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实答案。  相似文献   

2.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随着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开展,编辑记者们在田间地头、工厂矿井,以实际行动探寻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真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胡锦  相似文献   

3.
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时间,"走转改"系列报道让人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真实而富有强烈感染力的生活画卷,引发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让新闻报道题材新颖、内容鲜活、感染力强,更让广大新闻从业人员深刻认识到基层是新闻报道生命力的源泉。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忠实记录社会的真实面貌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众多走基层记者  相似文献   

4.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2011年8月全国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给地市报带来了新的气息,增添了党报的亲和力、吸引力,扩大了社会影响。但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深入推进"走、转、改",这是地市报人应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去年8月份以来,按照"走转改"活动的部署,我们山西日报记者部的近40名记者迅速投身其中,严格管理,精心策划,用心感受,用爱记录,先后承担了"走转改?记者贫困山区行"、"走基层——问民生"、"走基层——看发展"、"新春走基层"、"走基层——现场采录"等栏目的采访供稿任务。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共从基层一线发回了千余条带着泥土芳香、包含百姓冷暖的鲜活新闻。同时,我们充分发挥记者部触角遍及全省  相似文献   

6.
社会在不断进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冷暖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在改善民生方面我们党对老百姓做出了庄严承诺,"百姓的事就是大事"。因此,民生新闻应运而生,它以其广泛性、人文性、贴近性走进百姓心里,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为社会传播着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笔下就能出多少好新闻。"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我走基层的劲头更足了。我深入田间地头、厂矿车间、社区街道,采写出了很多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闻。通过"走转改",我深切地感到,只有真正走基层,才能做到"三贴近",  相似文献   

8.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点。  相似文献   

9.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从2011年8月全国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给地市报带来了新的气息,增添了党报的亲和力、吸引力,扩大了社会影响。但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深入推进“走、转、改”,这是地市报人应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从微观层面看,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报道市民日常社会生活,关注百姓冷暖、反映民众呼声、关怀群众疾苦;在报道角度上以百姓的视角来观察和解读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反映"民思、民想、民需";在其报道立场上贴近群众,"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在宏观旨义上是各地方政府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和实践上的体现。民生新闻栏目如火如荼地发展,不仅跟市民社会的发展、消费文化的来临、城市的扩张有关,也得益于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推进,给民众更多意见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得益于党中央"以人为本"理念不断在各地方政府得到  相似文献   

11.
《合肥日报》创刊之初就在沟通社情民意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在热线新闻版开辟"民生工作室"专栏,开通党报新闻服务热线,针对群众反映的民生类话题进行有序的新闻舆论监督,关心百姓冷暖,化解社会矛盾。该栏目已经被评为2011年度安徽新闻奖报刊类新闻名专栏。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民生新闻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走进他们的生活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它大量报道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比如交通事故,比如被骗被盗。鉴于此,有些人便认为这些事无足轻重,通俗猎奇,只不过为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其实,民生新闻的重点,不仅在于  相似文献   

13.
“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倾听百姓话语、传递民意民声”是民生新闻的一个特征,它与党中央提倡的“以人为本”、新闻“三贴近”基本一致。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南阳日报·社区新闻》版应运而生。在编辑《社区新闻》版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记者、编辑必须要有民生视角、民生意识、民生情怀,才能做好民生新闻,才能让民生新闻成为报纸的亮...  相似文献   

14.
《直播抚顺》是一档以与市民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报道内容的民生新闻。时长为30分钟,栏目中设有五个子栏目,有《在现场》、《为您服务》、《百姓记者》、《百姓故事》、《观众信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广西日报驻站记者,我先后驻扎在广西最西南的百色市和最东北的贺州市,去年被评为“走转改”全国优秀记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走基层很苦,从春至冬,我几乎每周都奔波在下基层的路上,顾不上家、顾不上孩子;下一线很累,酷暑寒风是一路伴随着的风景,天寒路遥是四季交替送来的礼物。但火热的一线、生动的基层、朴实的群众,却让我停不下脚步。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南方一所大学读研时,曾将几份精心挑选的《伊犁晚报》拿给教授看。教授告诉我:"你们要培养一些会讲故事的记者。"《伊犁晚报》2001年就提出"聚焦热点、关注民生、引导生活、服务百姓"的办报宗旨,实现了从地市级党报向市民生活报的转型,并在改版中强化社会新闻的主角地位,增强服务性、可读性。社会新闻讲究叙事,对叙事理念、叙事技能的探讨对新闻事业而言  相似文献   

17.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论述中,都强调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无小事,群众利益大于天。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工作者,我们贯彻落实好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就是要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挖好民生新闻富矿,用我们的笔记录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用我们的笔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如何挖好民生新闻富矿,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觉得,首先要从捕捉新闻线索入手。农村有句土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记者要做一个"巧妇","米"从哪里来呢?中国著名记者田流说过:"记者的办公室是在社会上,群众中,不是在编辑部的大楼里"。新闻记者要想写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民生新闻,必须融入社会、融入到  相似文献   

18.
民生新闻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吸引百姓的看点、媒体纷争的卖点和学界讨论的热点。它标举民生旗帜,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新闻的价值取向,内容上聚焦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空间,关注百姓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形式上则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亲近性。应当说,  相似文献   

19.
马杰 《采.写.编》2023,(12):40-42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如何为观众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新闻播报,是当前民生新闻栏目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民生新闻现场报道水平提升方式进行分析,简单阐述民生新闻报道的特点及要求,探究当前民生新闻中常见的问题,并结合《百姓热线》和《百姓问政》等节目,提出加强新闻内容处理专业度、做好新闻报道准备工作、提升记者报道能力、强化记者观察力和主动性等提升措施,意在不断提升民生新闻的报道质量,同时充分结合民生新闻的优势,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能力,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民生新闻锁定百姓的生存状况,生活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它大量报道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比如交通事故、被偷被骗等等。于是,有些人便认为这些事无足轻重、低俗猎奇,只不过为人们提供了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