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林南生 《广西教育》2014,(12):35-36
正近年来,每逢春节过后,总会留下一些话题供人们消遣和讨论,例如"春晚越来越不好看了""年味越来越淡了""压岁钱给得越来越大了""放烟花炮竹越来越少了"等等,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这一重大节日的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思。春节,会变得越来越"没意思"吗?会变成传统文化里的"鸡肋"吗?我们又该如何"拯救"春节呢?平心而论,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年味原本总是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世界上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中国的春节,无论时代怎么变迁,"中国年"终不会式微,"年"也终究要过,这一点我们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春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它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健康、富足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它集中展示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但是,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让传统的年俗文化越来越消退。中国的社会、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城市中的春节似乎正日趋淡化。与此同时,春节前后的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普遍受到都市青年人的青睐。如何使中国人的春节过得丰富多彩,使我们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已经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问题。作者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从社会学的视角浅析了城市春节文化的变迁及原因,并呼吁重塑春节文化。  相似文献   

3.
柳宜 《高中生》2009,(5):24-25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中国传统的春节给了人们一份浓得难以化开的情,一种经年酿造的醇厚的味。传统的春节,融入一种文化的意境,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彭琳 《考试周刊》2012,(89):18-19
商品同时代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之际,人们对于传统艺术文化更加依恋,这是由于人们身处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工业文明不能让人们觉得温暖,传统民间艺术的温馨感让人们充满向往。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积累了很多艺术文化精华,只有把握住这份精华.才能让包装形象更好地为商品服务。  相似文献   

5.
沈壮海 《辽宁教育》2012,(14):36-37
当代的中国,正为文化强国的理想所激励而奋力前行。当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当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珍视,当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坚定有力,当世人基于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惊叹而越来越瞩目于中国文化的魅力,我们真  相似文献   

6.
在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越来越多合作的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学习日语。作为一门语言类课程,了解日本文化是学好日语的重要前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这一课题,开始对日本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和探索。中日两国隔海相望,中国文化必定对日本文化有着很多的渗透影响,本文依据多年的经验针对日本文化影响对媒体教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四合院是北方民居的主要样式,它的由来,已有了三千多年历史。虽然型制看起来简单,但确是传统文化演进最终物化的结果。 一、四合院中的传统文化 春秋以来,孔子的儒学思想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礼制是当时人们行为的指南。早期家的概念是一个宗族种姓的概念,物化成建筑型制上的结果就是一个宗姓的聚落,由许多院落构成,空间相互渗透。在这个聚落内,形成了以族长为上,人文、经济、政治、管理于一体的专制文化,人们  相似文献   

8.
符号是传统文化的创造结晶,文化以符号作为载体,通过符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明式家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对后人启示很多,不仅在造型上代表了中国传统家具的最高成就,而且作为符号的传承,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它实际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和人的心理行为,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形态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如 《文教资料》2008,(6):34-35
关于汉字的性质的说法很多,表意文字说是比较传统的一说.对表意的"意"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意"是相对于表音的"音"而言的.汉字的"意"还表现在它包含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0.
刘威 《学前教育》2021,(4):F0002-F0002
中国有很多独特的传统文化,比如,热闹的春节就要来了,大家又要欢聚一堂辞旧迎新,而餐桌上的年夜饭不仅色香味俱全,名字也都十分吉祥,代表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来,让我们用美味开启美好的一年吧!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的精神纽带。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提升国际地位、增强文化软实力离不开本国本民族人们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长性因素,又丰富和发展了整个中华文化的体系,对加深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存在的一种核心力量.我国企业积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许多的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尚未形成体系,导致企业快速发展又快速消失.如何培育适合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目前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着眼于中国儒家思想体系,从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视角,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思想进行解读,提出中国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春节民俗     
春节带来热闹和喜气,处处张灯结彩.人们喜笑颜开,在老外眼里,这个传统文化浓烈的节日就如我们眼里的圣诞节,但是不经过我们的介绍老外他们可领悟不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与涵义,一块来学习用英语向老外介绍这些民俗吧。  相似文献   

14.
夏明龙 《新读写》2008,(12):48-48
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本国的东西“太土了,过时了”,而外国的文化才是“洋气的,现代的”,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光明乳业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贡任感的企业能够协办此项活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这不只是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核心文化的内容之一,但诚信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受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诚信"逐渐淡漠,但是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诚信"是一把双刃剑,不讲诚信就会伤及你、我、他。所以"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通行证。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把中国核心文化之一的"诚信"再次搬出来,通过弘扬中国"诚信"的传统文化,解决现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当代设计中,常常被设计师们反复使用,虽然因为时代的变化,材料的更新,工艺的进步,使设计手法有很多变化,但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传承关系,不仅为中国传统的、民族的文化所独有,也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所常见。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当代设计的无穷魅力,说明中国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难以割舍,21世纪被人们称为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的全球化新世纪,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民族文化与艺术,仍然是当代设计的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17.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过春节时遵从的许多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回味传统的春节习俗,是对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美的享受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在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中,不同文化的差异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二者在很多方面出现了趋同现象。一项对大众生活方式的调查表明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融合情况,其原因既有文化本身的特点,也有全球一体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国民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尤其是在高校艺术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设计作品中去,进而体现中国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展现设计者的艺术观念,提升艺术作品的内涵。提高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它可以更好地提升艺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春节文化的仪式感和情感内核虽然还在延续,但已经被打上数字化烙印。借助于新媒体,春节文化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元素,并且以一种迅速流行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