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爱芳 《广西教育》2014,(29):21-21
正新课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回归生活。小学思品课程具有生活性特点,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出发点,将思想道德培养寓于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想品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思品课堂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一、关注学生生活,发掘生活资源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贴近生活实际的课堂中,理解与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这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小学品  相似文献   

2.
一、以教师的爱为前提教师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搜集、挖掘、选取适合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现象、场景以及真实的案例,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走进时代、走进生活,焕发出无穷的生机和活力,以此构建丰富多彩的思品课程资源,而这些  相似文献   

3.
周芳 《成才之路》2013,(26):40-41
当前,许多学校仍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重视不够,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按照"学生看——老师读"单调枯燥的模式进行授课,教师敷衍应付,学生趣味索然,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其实,老师们都知道,德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而思想品德课又是学生德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认识正确道德观点,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学科,理应受到"优厚待遇"。那么,怎样才能改变上述现象呢?《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在教学生活化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发学  相似文献   

5.
王颖 《中国教师》2013,(Z1):146-14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国家必修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门本应以育人为主的课程却逐步异化为读读背背考考的识记类课程。我们分析思想品德课教学,关注的过多的是学生的分数,很少去审视一下在这个分数背后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怎样的一种状况。我们在充分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促进学生理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未来之学校,未来之教科书.未来之教学必须建立在生活经历上,始可谓活的学校,活的教科书,活的教学”,即“生活即教育”这一著名命题。  相似文献   

8.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德育课程实现的,小学思品课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加快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改进和建设,积极创新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这是摆在思品课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下面就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生活中现有的素材去深化对教材知识点的认识,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下面,笔者以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17课《法律保护公民隐私》一课的教学为例,谈几点体会。一、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叶澜教授讲: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  相似文献   

10.
王萍 《吉林教育》2007,(9):55-55
在思品课教学中,课堂讲授是主导性环节。学生的教育大多是在课堂上完成的。采取互动式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的原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怎样做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呢?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分析明理,或辨析导行,或实践体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2.
农村思品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应依据自身的特点,紧扣“农”字。参观小城镇建设,采访农民、体验农活、结对敬老院,在实践中实现教学计划,达到加强学生道德品质、道德规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按照新课标理念,思品课的教学有必要作出对应性的重构和创新:情境与体验策略、操练与习得策略、反思与评价策略是实现新课标理念下思品教学的三个通用性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手段和目的形成互动,坚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这点是不能改变的。  相似文献   

14.
“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是提高道德认识的内在动因,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坚实基础。因此,关注学生生活需要应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我们构建品德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组织教学活动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从学生亲历的生活实践人手,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反映和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5.
沈媛 《宁夏教育》2013,(12):55-55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感到困惑:学生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课外表现的又是一套;教师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即使会背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但不一定能律己,把它转化成行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收效甚微,如何来改变这种知、情、意、行相脱节的现象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谈立新 《考试周刊》2012,(63):128-129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诸多社会问题,思品教育也陷入困境。教师不能再延续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只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的知识和技能,而应该反思思品课堂的根本任务,即帮助学生实现作为社会人的有效自我发展。作者思品教学生活化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践行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生命活力,产生做有道德人的强烈愿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江寿春 《教育文汇》2014,(21):32-33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指出:“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恰当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开展体验式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觉悟是思品新课程反复强调的基本理念。那么,初中思品课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  相似文献   

19.
思品课往往给人枯燥无味的感觉,关键是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没有能"动"起来,课堂只是教师说教的"舞台"。苏教版新编思想品德课巧妙地把理论知识和具体事例结合起来,尤其是"知识链接"和"探究平台"更增加了课本的"广度"和"维度",给学生"动"起来提供了足够的空间。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要积极改进中小学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20.
黄腾顺 《小学校长》2006,(2):26-26,28
回顾一些思想品德教学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基本采取间接传授的方法,思想道德教说的多,政治性强,学生没有兴趣,教学显得苍白无力。而新思想品德课目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从情感、行为、技能和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思品教学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三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