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仿佛是横亘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教学中,通过创设写作情境,依托课文内容,巧妙选取写作话题,采取"同类迁移,仿写训练;续写结尾,训练思维;下水作文,现身说法;拓展延伸,持续强化"的做法,可以突破作文教学的瓶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兴趣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时要做到趣字当先,通过开展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作文,这样才能写出优美的作文。  相似文献   

3.
语文文本教学中生成的创作资源,可利用于作文教学。在语文文本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将文本教学拓展到生活实践中,开发教学矛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进行课堂作文训练,一旦学生作文出现闪光点,教师要及时中肯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入境而生情,由情而忆境,情境相生,就能激发他们有话要写,有情要抒的写作动机,有效发挥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训练目的.笔者认为教师应创设良好情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部分小学从1987年秋季开始“作文定格训练”实验 ,至今已13年了。实践证明 ,“作文定格训练”是提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增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计划性小学作文教学长期以来 ,以这样的传统模式存在 :一组教材依照编排顺序进行阅读教学、基础训练 ,最后才以基础训练中的作文题进行作文指导。这样的教学顺序说明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意识性与计划性不强。“作文定格训练”是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例 ,从一年级开始相机安排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说写训练内容 ,立足于练好“一招一式”之功 ,然后融汇贯通 ,形成作文能…  相似文献   

6.
情境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目的,从作文指导课堂实际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和谐共生的具体场景和轻松快乐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习作的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在情境作文教学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反思作文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对本题作文或一次作文的重新审视,并以本题作文为参照进行再创造的作文训练方法.反恩作文一般要经历命好本题--引导学生"回头看"--指导学生反思作文--对反思作文品评等几个步骤.在反思作文教学中,要注意训练系列的长度、训练的着力点和训练方法的灵活选择等几方面问题,以保证反思作文的有效开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和缘起 1.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下一周讲评,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作文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作文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统一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内容关联、文体训练和了解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低效局面由来已久.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特别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投入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其中,情境教学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把情境教学引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教材,培养写作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进行听、说、读训练外,写的训练更应重视。教师不应只在每个单元基础训练中才进行,更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作文教学。讲读课文时,应帮助学生体会写法,加强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课下教师可适当布置读后感、片断作文或练笔作文等。  相似文献   

12.
胡林燕 《学周刊C版》2014,(8):165-165
小学生作文需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作文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统一起来。通过创设情境、内容关联、文体训练和了解社会信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情境作文教学,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达到作文教学目的,从作文指导课堂实际出发,创设与作文内容和谐共生的具体场景和轻松快乐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习作的教学。下面笔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口头作文训练时机把握,需要教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几个角度展开教学探索。深潜教材、接轨生活、捕捉生成,教师准确把握口头作文训练时机,让学生顺利进入口头作文情境,其训练效果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15.
崖潇文 《广西教育》2012,(18):74+96-74,96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占据着极重的分量。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拼凑、杜撰、抄袭成了学生完成作文的途径,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语言老套、千人一面、缺乏新意。高中的作文教学也同样步履艰难。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以考题为基础,以高分为目标,以高考为情境,有计划、有步骤、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实际上已成为高考的考前训练。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但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况、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我一直在思考:作文教学的成功是否仅仅从学生写下的文字来判断?语句通顺,中心明确,主次分明就意味着是一篇好作文,就标志着教师的教学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作文教学迎来新机遇。语文教师可将“互联网+”和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积累写作素材、创设写作情境、强化作文评价、创新写作形式、展示写作成果等方面大胆探索,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基础普遍较低,教师对学生展开前期的作文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运用媒体创设作文情境、借助活动启用作文程序、接轨生活设计作文活动、依据实践拓宽作文训练,都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习作体验。教师要做好先导思考和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让学生在掌握了学法之后再进入习作实践,这对有效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邓淼 《广西教育》2007,(12A):23-23
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抱怨作文教学难。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只要从激发写作动机、训练写作思维和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人手,就能谱好小学生作文上路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起步作文”是在原教学大纲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的一种教学现象:一二年级着重进行字词句教学、说话训练、造句训练.三年级开始进行段落篇章教学、作文训练。于是,似乎就有这样一个界限:一二年级不进行写作,三年级才开始进行作文训练。“三年级起步作文”的说法由此形成,并多少年来一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