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真情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子,随即他的演讲内容通过各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街头巷尾引起了热议. "根叔"一下成了红人、名人."根叔校长热"成为了当下高等学校的流行元素,在受到学生们追捧的同时,其他高校的校长们也纷纷模仿,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  相似文献   

2.
《教育文汇》2010,(10):7-7
最近,"根叔"这个称呼很火。这是人们送给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的"昵称"。他在今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说广为流传,被许多人视为大学校长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徐敏 《上海教育》2010,(14):38-38
“根叔”是谁?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近日,该校毕业典礼上,李校长一段十几分钟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7000多名学子,学生们高喊“根叔”,以表示尊敬爱戴之情。  相似文献   

4.
《教育文汇》2010,(11):8-9
近来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颇受关注。继“根叔”之后,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以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演讲都颇受关注。在这些演讲中,笔者注意到,“官话渐少”成为一个显著的关注点。这意味着当下不少大学校长开始有意识地摒弃官话,最起码在大学生面前是如此,但这种摒弃是不是真正的属于大学校长本身应有的“自觉”,倒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夏季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李培根一篇题为<记忆>的演讲在大学界引起了轰动."根叔"演讲视频被上传到互联网后也大受追捧,点击率一路攀高,一时间"根叔"成为国内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6.
在华中科大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一篇名为《记忆》的致辞赢得了30余次热烈掌声。当致辞结束,全场8000多名学子自发起立,“根叔、根叔”的喊声和掌声经久不息,不少学子甚至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7.
王传涛 《成才之路》2010,(21):I0002-I0003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在2000余宇的演讲稿中,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李培根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  相似文献   

8.
刘尧 《河南教育》2014,(7):28-29
<正>许多人认为,"根叔"的19个"遗憾"是自己的遗憾,也是大学的遗憾,更是高等教育甚至是社会的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因素有个人的,也有教育体制的,还有社会环境的……"根叔"作为校长的"遗憾"体离任演讲的背后,有需要深入解读的五味杂陈。在我国,每年都有大学校长离任并发表离任演讲,为什么唯独"根叔"(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的"遗憾"体演讲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事实上,"根叔"一举成名源自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致辞,短短16分  相似文献   

9.
<正>任职华中科技大学9年后,李培根于日前卸任。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李培根短短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就此,"根叔"成为网络热词。近日,根叔发表离职演说,再现了这位老校长敢言、民主的风采。这九年中有太多的事是我一生中不能忘怀的。此刻,我最想表达的只是那些因为我的能力不足给学校留下的遗憾和歉意,也给我自己留下的诸多  相似文献   

10.
岳伍东 《成才之路》2010,(21):I0002-I0002
校长被学生喊“根叔”,可谓不多见。因为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校长为叔叔,这个校长需要具备的素质、付出的努力应该是很高。很大的。要知道,在很多大学。大学生们也许都不知道他们的校长是谁.更别谈喊他什么叔了。  相似文献   

11.
“就职”与“离职”,是大学校长履职过程中的两大节点。大学校长的“就职—离职”状态与心态,既受制于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大学校长从业生态,也是观察这一特定从业生态的鲜活样本。从“就职”到“离职”,随着大学校长履职状态变化而“变”的是大学校长的履职心态,“不变”的则是其从业的心志。大学校长履职心态之“变”,主要体现为大学校长在“就职—离职”之间的心态落差。这一心态落差与大学校长履职的自我期许、社会期许及客观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大学校长从业生态的理想境界,应使大学校长在“就职”时承担合理的职业定位,在任职时拥有充分的治校空间,在“离职”时得到科学而公允的职业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朝阳实验小学启动了"小男子汉"培养计划,为男生增设了足球、篮球、攀岩、双截棍等七门特色课程,未来还准备开设摔跤、橄榄球等较为剧烈的项目。这一计划源自他们对男孩儿的担忧——受点小伤便大惊小怪,甚至会哭着告状称被女生欺负了,"比女孩还‘面’。"比女孩还"面",这的确有点让人失望,但比女孩"硬"了,是否就较为"男子汉"了呢?"男子汉"该怎么定义?  相似文献   

13.
陈强 《师道》2013,(10):59-59
尽管现在的"分数状元"不一定就是将来的职场状元,尽管不少家长已认识到多元发展、快乐发展胜过单一的高分数,可状元炒作仍旧汹涌澎湃。因此,要将理性的教育价值观进行升华,更有必要多宣传人格状元、道德状元、创造性状元等另一种意义上的"状元"。如:充满公益情怀的人格状元高考落榜的宁夏男孩小杨,曾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破格录取,并给予全额奖学金,成为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因为他"经常资助西部农村学生。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还跑到大学征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学生上优秀的学校,这本是一种合理的选择。道理就如一颗质地饱满的种子,再恰如其分地遇到一处养分丰沛的土壤.即使还埋在地下.也足可以预见其未来的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15.
在讨论《三借芭蕉扇》教案时,老师们对该如何解读课文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借得难!他的对手牛魔王和铁扇公主或武艺高强,或有法宝相助,而且诡计多端。面对强劲的对手,孙悟空不退缩、不放弃,逼借、巧借、勇借,机智勇敢、百折不挠,这样的孙悟空让人敬佩,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选择性日趋增强,体制、利益的调整以及各种思想的碰撞带来越来越多的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越是在思想多元的背景下,文化整合凝聚、规范认同的作用就愈加凸显;越是在物质满足的语境中,构建符合当代国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需求的文化就更加迫切。说到文化,不少人认为会唱两首歌,背两首诗,说几段排比句,就很有文化,这只是浅尝辄止。即便是身怀绝艺的歌唱家、书画家,如果言行粗俗,道德低下,  相似文献   

17.
詹丹 《教育文汇》2010,(10):15-16
最近有人写博客,建议从中学语文教材中删去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理由是"情感不健康、文风孱弱病态",其父跳下月台横穿铁道去买橘子,"是违反交通规则"云云。无独有偶,前不久又有人建议删去中学语文教材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水浒传》中的著名章回,认为文本虽伸张正义,却“过多渲染了血腥和暴力”。这些别出心裁的“新解”,引发了业内外的一番争论。  相似文献   

18.
如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孩子难教、难管、难以沟通……在这样的背景下“,感恩教育”被学校和家长重视起来,希冀孩子们从小通过对生命的体悟,进而珍视,到学会“感恩”,建立起对自我、家庭、集体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它既不是希图回报,也没有功利色彩。然而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发现让施教者和受教者真正领悟“感恩”的真谛绝非是一蹴而就的易事。本刊综合各媒体近来对此话题的报道,以期大家来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2006,(4):2-2
厉行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当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作为学校,作为教育使命的承担者,我们该如何呼应时代,对未来社会的公民进行行之有效的“节约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曾是我们大力宣扬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节约不仅是—种美德,而且是一种必须,浪费几乎没有其安身立命之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这种传统美德正在被人们淡忘,一些富有的和并不富有的人们习惯于竞奢斗富,出手“大方”,挥霍浪费之风愈演愈烈。从宏观上讲,“拉动内需求发展”的口号遭到一部分人的严重误解,他们似乎找到了浪费资源和能源的“理论依据”,以为消费、浪费越大,就是贡献越大,以致国家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大量的资源、能源被无端耗费。节约,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