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学生既是网络的主要享用者、网络技术的受益者,同时也是网络技术负面影响的主要受害者,其网络伦理教育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本文以青年学生的种种网络伦理问题为线索并进行分析,从中阐发网络伦理教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信息系统已开始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运行的生命线,但是,如果安全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限制网络信息功能的发挥,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教育,防范各种安全隐患,推动我国网络信息化迅速而又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网络虚拟已经开始伸到学生这一群体中,高职学生受年龄因素与网络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思想行为处于敏感时期的高职学生容易产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与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和教育具有积极作用。高职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必然受社会、学校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影响,要把握好网络舆情现状与特点,以严格的监测研判与及时处置提高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筑牢官方微平台阵地,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做好网络舆情引导。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集群现象悄然兴起,网络集群行为开始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独特现象。网络集群易于助长大学生的不良品性,扩大各种社会负面效应,凸显学生管理缺陷,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积极应对网络集群,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要坚持理念与效果并重,以内容为统领,在网络人才队伍建设上兼顾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5.
万廉 《文教资料》2012,(11):125-126
借助网络技术,且不依赖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增强网络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培养学生从网上获得学术信息的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网络内外都有可以展现自己的空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动机和网络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其次认识到了加强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加强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网络生活是目前高职学生闲暇生活的主要方式.网络在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网络性心理问题,闲暇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网络性心理问题越来越广泛的主要原因.高职学生自我闲暇教育能力的形成是矫正网络性心理问题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8.
论信息传递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化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工业化”模式遭遇挑战。网络传播和电视传播不同。电视传播是典型的金字塔型的信息传播结构。而网络的本质是自由的,在网络上没有金字塔尖,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信息选择的优化可以得以实现,学生获取知识已经开始出现和“标准化生产”不同的方式。“选择”,成为网络上教育和学习的一个首要特色。选择的结果,必然是教育的精细化和多元化。网络的开放性将一改教育只封闭在校园里的状态,它的多元化、互动式的传递结构也将逐渐形成全方位开放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网络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在创造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一种通过网络传递,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各种社会新闻为一体的新型文化,它已经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网络文化对学生教育的影响1. 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网络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知识密集。天文、地理、人文等无所不包,进入网络就像进入了知识的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另一个特点是新颖。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社会新闻,尽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三个特点是趣味性。网民可以和远在天涯海角的朋友聊天,…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人们借助计算机网络而进行信息传播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以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和共享性是网络文化的典型特征.网络文化对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有助于为人的终生教育提供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1.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无处不在,这就为学生网络多元互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网络自我的互动以及学生与网络教材的互动构成了学生多元互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并努力将减少网络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心理分析与健康引导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明教育,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生的传统文化观、人生观、价值观、人际交往和学习方面都受到巨大影响,网络给道德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教师应向学生推荐有价值的网站和学生论坛,也可作为网友与学生交流,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学校应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健全德育网络,借助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学习资源,构建绿色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经延伸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而众多的网民中,学生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网络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家长和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起来,既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使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发展的网络社会,网络中的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中生命最强、最具有关键意义的因素。网络模式是职业学校教学创新的尝试,开展网络教学、培养学生的网络意识和网络能力已成为当前教学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引起当前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从众模仿心理、补偿心理、求助心理、逃避心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理想教育,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文明教育,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网络文化的特点、学生心理的特点、学校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中学生迷恋网络的成因,提出学校针对网络文化的教育策略,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社会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把世界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但互联网上也游离着许多宣扬色情、暴力、赌博、迷信和反动思想的信息,由于认识能力和个人经历的原因,学生对其中的不良内容缺乏辨别能力,容易遭受毒害。针对当前网络文化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德育工作者应直面网络这种新的社会环境变量,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工作。一、校园及周边网络环境现状分析1.学生上网情况调查为了解学生上网情况,我们组织班主任和学生会对本校在校学生进行了现…  相似文献   

19.
面对网络对青少年的巨大影响,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技工类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校、教师和家庭要切实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尊重和理解他们,不围追堵截,不简单粗暴,提高自身教育能力对学生做有效的针对性的引导,让网络真正成为技校学生成长学习中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网络将改变现代人的生活,也将改变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学生对网络的倾向性日趋严重,网络对初中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具有很深的影响。作为教师,如果不懂当代中学生心理,那便是不懂教育;不懂现代互联网技术,同样也是不懂教育。教师要深入探究互联网技术对青年学生身心成长产生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有效地寻求引导的途径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