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把教育比作一棵树,那么德育就是它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使命,只有把教育的根深深地扎入学生,给他一片"心灵绿洲",才能为学生的终生健康成长打好坚实基础.近两年,我们针对中职学生"两化三性"的特点,提出"1234"德育工作思路,狠抓"三个形成",精心培植德育生长的肥沃土壤,把教育之根深深扎入学生的心灵,使其"依仁为里,与德为邻",在自信与自觉中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2.
做好德育工作,不能只是站着"做指示",而要深入到学生中间,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怎样做才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只有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和互动,才能更好地完善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对怎样做好藏区学生德育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3.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德育是"五育之首",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做为一名班主任,也只有把德育工作融合、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之中,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之花才能在每个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我想通过下面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立人先立德,成才先成人.德育是"五育之首",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做为一名班主任,也只有把德育工作融合、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之中,才能真正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德育之花才能在每个孩子心田生根发芽.我想通过下面几个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朱伟 《中国德育》2013,(3):52-53
在从事德育工作中我发现德育工作往往存在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德育,以空洞的政治口号代替德育的问题。教师脱离学生生活和当下社会现实,造成与学生沟通的"语言不通",教师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辨能力,一味对学生进行理论说教。结合我校(南昌市第十三中学)的德育实践,我认为把握好德育的四个"度",可以有效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白宏艳  殷岩 《辽宁教育》2013,(7X):17-20
<正>德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德育更是积极人生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坚持德育优先。"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合适的德育、合适的方法可以给学生带来才幸福的人生。因此,只有根据小学德育工作的规律,创新德育方式,才能获取最大的德育实效。一、以"习惯养成"为基础,创新德育内容创新要有基点,德育也是如此。德育的基点在哪里?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可以说,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作为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是心与心的交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点滴小事中感受道德规范,是谆谆教诲、循循善诱,靠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不教而教",兴师动众的检查评比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领悟、体会、反思、践行。带有强制性的,以检查评比为主要方式的教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德育应重视学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人的自我超越,但传统的德育工作却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抹杀了学生的人性。学生需要包括认知需要、情感需要、生活需要、成长需要。生命依赖于需要,只有学生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德育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道德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念。以人为本,关怀生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9.
"生命化德育"是赏识生命、激励生命、成就生命的教育,是以尊重、关怀、提升、完善所有生命为旨趣的教育,是个性化、完整化、生活化的教育."生命化德育"反映了德育工作内在本质与规律,它有其自身的价值追求和显著特征.在德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目中有人""生命在场",遵循"主体性"和"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实际,了解学生的需要,创造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知、情、意、行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校长,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为学生服务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充实德育内容,才能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结合本校实际,逐渐形成以育人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德育工作方法。一、与师德建设相结合,构筑德育根基"德是为师之魂,是育人之本。"师德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但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状况来看,“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也存在学校和教师德育理念落后、德育方法单一的问题。对此,学校需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本文阐述了新时期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分析了学校德育现状,并就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举措,以期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高校,探索实施"德育小导师制",充分利用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做好低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既适应了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势发展的需要,适合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抓住了大学生德育的关键期,又弥补了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不足,是当前我国高校充分挖掘学生德育资源,促进德育创新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呼唤着孔子的德育思想.如何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与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道德的最佳结合点?从德育工作看,德育创新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提倡"和谐德育",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德育本质的要求."和谐德育"是现代德育发展的新思路和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4.
学科教学的主战场是学校,在课堂上就可把学科教学任务"围歼剿灭",而要担当好德育这项"树魂立根"的重任却并不如此简单、直接,需要"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需要"欲罢不能"的共同参与,需要编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德育网络,它在课堂,在家庭,也在社会,它是一场呕心沥血的持久战。一直以来,上海市教育系统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尤其重视校外德育资源的统筹整合和开发利用,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应对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是德育工作的本质特点,德育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有效,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真正把学生的道德认知由"知"向"行"转化。德育工作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加强课堂实践活动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感知、感悟。以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从而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知道“人有才无德不可用”,人们也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它充分说明了德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涵。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我始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工作的首位,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总结确定了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即德育工作的“三教一体化”、“方法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要想真正取得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常言道:"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教育规律也表明,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也是学校全面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冷冉的"社会干预说"认为,人的社会化的最高水平是"能动的自我控制",用它指导德育工作,德育的着眼点应放在"自主养德"上;冷冉的"阶段连续说"认为,德育应当是分阶段连续进行的,用它指导德育工作,中小学的德育应加大"基本道德"教育;冷冉的"优势诱导说"认为,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优势的,用它指德育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不老的话题,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是教会学生做人的风向标。教师要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作为工程来抓,常抓不懈,有针对性的去做好学生的德育思想工作,学生良好的品质才能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0.
王国新 《辽宁教育》2012,(12):57-58
学校德育以生为本,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五十中学二十余年一以贯之的教育宗旨,这也成为了五十中学的一段华章。近年来,我们在重新审视和梳理多年的德育工作后,依据当代学生现状与成长需求,提出"磨砺教育"理念,这是对以往德育工作实践的总结概括和理论上的提升,凸显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何谓"磨砺教育"?关于"磨"一词,《古汉语词典》解释为"挫折、折磨",《现代汉语词典》将"砺"释为磨刀石,意为在磨刀石上反复摩擦,使其尖锐。所谓磨砺教育,就是取其比喻意义,把说教德育变为实践德育,让学生在反复的德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