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我们今后学习三角形、多边形和圆的基础,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理解角的相关概念。现剖析如下: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由角的定义知.角有两个要素:一个顶点.两条边.缺一不可. 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如图1.射线的端点叫角的顶点.起始位置的射线(OA)叫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OB)叫角的终边.  相似文献   

2.
空间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经常出现在竞赛、高考及其他各类考试的试卷中,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倘若对问题的思考不够严谨,就  相似文献   

3.
空间角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倘若对问题的思考不够严谨,就会导致解题的失误.本文举例加以辨析,以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角的种类很多,按其大小分有周角、牛角、钝角、直角和锐角;按两个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有互为余角、互为补角、互为邻补角.这些概念极易混淆,现辨析如下:一、90°与直角直角是一个几何图形,90°是一个角度值,它们不是同一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联系,即:直角的度数为90°角度值为90°的角是直角.二、互为邻补角与互为补角如图1,Za与Z卢互为邻补角,互为邻补角指两个角的度数之和为180,且有一条公共边.如图2,ZI和上2互为补角,互为补角只要求两角的度数和为180.也就是说,互为补角只考虑数量关系,而互为邻补角既考虑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湖南教育》1985年10期刊登的《“以上”“以下”辨析)一文,对“60分以上含60分本身,80分以下不含80分本身”这种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既然80分以下不含80分,那么60分以上也不应含60分。否则就犯了“偷换概念、自相矛盾”的错误。这种观点,我以为是作者没有全面地考察“以上”、“以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所致。我们在解释一个词的含义时,不仅要注意释义的  相似文献   

6.
齿轮传动中的压力角和齿形角这两个概念,是学生学习齿轮传动时必须掌握的概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技工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基础》对这两个概念的表述并不准确,如果按照教材讲解,将会使学生在学习和应用这两个概念时,形成一种模糊的认识。本文就如何在教学中作出...  相似文献   

7.
8.
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它可以驱使人去行动,因此,在强调“自主性”“探索型”学习的今天,人们特别重视兴趣的作用。的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一切自主选择的活动无不始自兴趣;而一切课程,包括预设和生成的课程追根究底亦源于兴趣。当前,教师在说课、评课时,往往把幼儿的兴趣看成是最具说服力的课程决策依据。笔者认  相似文献   

9.
“校规”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规”,简单地说,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人们对它屡见不鲜,习以为常。惟其如此,教育名流一般不屑于关注这种平凡小事。由于他们志在实现教育改革的宏图大业,他们主要关注教育新思潮、新创造、新经验和大工程,是很自然的。其实,像“校规”这样的平凡小事,由于在学校中经常起作用,发生普遍的影响,对于学校来说,其影响未必在新思潮、新创造、新经验及大工程之下,其中的问题也就不容忽视。这样看来,《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3期发表的题为《校规的反功能》的署名文章,至少就选题来说,算是难得了。不过,关于“校规”问题,可…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着重讨论校训的意义、校训与校风的关系,以及如何使校训转化为校风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终身教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教育的概念是不断演变的,从日常话语到比较明晰的概念与经过论证的理论,从国际教育舆论的焦点到国际教育组织的建议,其内涵与外延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当然,这种变化,现今主要是学理上的问题,在现实中,这种变化相当有限。至于终身教育的教育价值,要看在人生各个阶段实施的是“什么教育”。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13.
“变体”这一概念在音位学、社会语言学以及熟语、网络语言、辞格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它所指称的具体含义与我们对“变体”的一般性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即并不都包含“变异”这一因素,尤其音位学、社会语言学和熟语研究中所谓的“变体”与“变异”无关而更接近于“差异”。  相似文献   

14.
着重分析作为欧洲大陆德俄等社会—文化中作为教育基本概念的教养的要义,教养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教养和教育(狭义)的区别与联系,教养理论所表示的"课程"思路和英语国家课程思路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问一个人是否经常撒谎,回答必然是否定的,因为人们一般都认为撒谎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所以谁也不会承认自己经常撒谎。然而,有人明确指出:无论是谁,撒谎都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6.
“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这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可是,这句话里的“秋毫”,究竟指的是什么东西?197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辞海》(修订本)《语词分册》1869页,对“秋毫”的解释是:“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孟子·梁惠王上》里面“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朱熹注:“毛至秋而末锐,小而难见也。”新版《辞海》把“秋毫”这个词解释成“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它所依据的只是朱熹的注,并没有别的依据。而朱熹的注中,说的只是“毛”,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毛,新版《辞海》依据什么把朱熹所说的“毛”解释为“鸟兽毛”呢?似乎没有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市场中的"私募",已渐成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潜伏"于上市、拟上市甚至创业板中的不乏"私募"身影;公募基金经理,券商研究员跳槽的主要方向,也是"私募";诸多信托产品其发行人也是"私募";各种各样的PE、VC"研讨"、"峰会"你刚谢幕  相似文献   

18.
臧志军 《职业技术》2006,(8):118-118
零距离的表述在职业教育界十分流行。本文旨在通过对典型“零距离”用语的分析,找到这种表述的使用合理性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木通”辨析@牟英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的著作中,人们批判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观点时,大都指出,“这是一种封建禁欲主义思想”。笔者是赞同的。但是,在追根探源的过程中,把朱熹的观点上溯到春秋时期的“义利之辨”,认为“理欲之辨”是“义利之辨”的继续和发展,并断言孔子是这种思想的始作俑者,这就不敢苟同了。讲到孔子的义利观,一般都引用他这样的话:“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并且由此得出孔子把义和利看成是对立的结论。其实,这有点牵强附会。在《论语》中,“君子”和“小人”这两个词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有时是作阶级的区分,有时是作道德上的区分。上述一语,则把“义”和“利”作为区分不同的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