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实施另外两个目标的基础,它明确了“学什么”,提出了“学会”的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组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具体化,体现了获取“知识与技能”和建立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明确了“怎样学”,追求达到“会学”的高目标和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由于清廷对台湾“番民”实行“弃”和“剿”的消极政策,从而使得台湾岛内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刘铭传为了促进了台湾岛内的民族融合和加强对“番地”的管理,便实行了“以抚为主,攻心为上”的“抚番”政策。由于刘铭传“抚番”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终于将台湾的全部“生番”归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范也冉 《辅导员》2010,(9):26-26
“图形王国”里的成员越来越多了,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其中“三角形”里又有“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里又有“平行四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呢?这不,他们正聚在一起开大会,“图形国王”也参加了。  相似文献   

4.
在方苞的“义法”说中,“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和道理,“法”则是“义”的存在形式。“义”有两层意义,即存在于主体的“义”和存在于作品的“义”,就前者而言,“义”决定“法”,就后者而言,“法”决定“义”,“雅洁”从语言风格方面对“义法”作了补充,“义法”说凸显了形式的重要作用,深化了传统“文道”关系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结合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开设的“物理实验”课程提出了“教师思政”“课堂思政”“环境思政”“课外思政”的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其中,“教师思政”是前提,“课堂思政”是主体,“环境思政”“课外思政”是补充,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轰轰烈烈的“北约“华约”和“卓越”联考已落下帷幕。联考是‘高手”的游戏,那些参加了这些“小高考”的“高手”们,等待他们的或许是希望和梦想。对于联考试题,网上已有很多评论,褒贬不一,但贬大大超越了褒。道理很简单,全是“高手”,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博士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主要指引,系统梳理总结了近40年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历程,对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逻辑、路径和面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落脚点和主线,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招生选拔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也探讨了“学科中心”和“实践导向”、“效率优先”和“均衡发展”、“计划依赖”和“资源驱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起了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关于“大地观念”的思想,是从物质世界自身去寻找大地生成的原因,而不是依赖宗教神话。关于“人地关系”的思想,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和西方哲学的“天人相分”观念。关于某些自然现象的成因,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元气说”“五行说”和“阴阳对立统一说”,西方古代的“原子论”、“对立面的统一与转化”、“事物发展过程论”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能乐,于礼素”。在孔子眼里,“礼”和“乐”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育人的途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既显示了“成人”的三重境界,又揭示了“立人”所必修的三项课程。近年来,广州市增城荔城中学立足于“爱人·树人·立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特色发展为着眼点,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开创性地探索...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近几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调整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养成的平衡,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期和塑造期,其思维能力、个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完善。由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同情心”和“自信力”等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育辅导,并在对小学生进行“健康人格辅导”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同情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力”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1.
我国近几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要调整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养成的平衡,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少年儿童正处于人格发展期和塑造期,其思维能力、个性和品德都易于培养、完善。由此,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同时,针对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同情心”和“自信力”等心理现象,进行了有的放矢的教育辅导,并在对小学生进行“健康人格辅导”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同情心”,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力”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以“满堂灌”、“填鸭式”为代表的传统教法,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有悖于语文素质教育。教法改革,应立足于学生学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实行“教法学法化”。教师应当从讲台上“走”下来,变“教师爷”为“学长”,变“范文”为“例子”,变“教完了”为“教会了”,变“平面教学”为“立体教学”。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的角度探究了传统的Ogden和Richards的“语义三角”关系,即“思维”、“语言形式”和“事物”的关系,用Fauconnier的“认知空间域”(Mental Space)和“整合理论”(Blending Theory),拓展了传统“语义三角”的解释力,从而对“语义三角”的三方进行了更为合理的阐释,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思维”、“语言形式”和“事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新感性”是李泽厚对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描述,以区别于动物的“旧感性”。“新感性”的“大厦”,分为“人化”了的“感官”和“人化”了的“情欲”两层。“感官层”无疑是“基座”。李泽厚的“感官的人化说”,是要描述和论证,即使人的生理感觉,也和动物的生理感觉不同。是“劳动”使人的生理感觉也“人化”了。本文对“感官的人化说”中的有违科学和逻辑紊乱,作了揭示。“新感性”大厦的“基座”中问题已如此严重,其整体结构的紊乱和错位,自不待言。  相似文献   

15.
王宝琪 《小学生》2009,(8):24-24
我老是分不清“辨”和“辩”,组词时经常弄错。一天,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只有分清字形,理解字义,才能正确运用。老师不但教我分清了“辨”和“辩”,还让我学会了“辫”与“瓣”的用法。因为她把这四个字编成了儿歌:  相似文献   

16.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学生选择老师”的文章,学习了少数学校先让自己的教师“演讲”,“才艺展示”和“答辨”,再由“家长和孩子投票选择教师”的“先进经验”,读后如刺在喉,不吐难受,笔者以为,该校让学生选择老师这一做法背离了中国的教育现实和学生实际,是不懂教育规律的做法,似有作秀之嫌。  相似文献   

17.
一个“义”字道白了中华伦理文化之精粹。“义以为上”,“义无反顾”,“见义勇为”,“见利思义”,“仗义疏财”,“仗义执言”,“义簿云天”,“大义凛然”,“舍生取义”……,“义”成了高尚人格的代词。而“义”总是与“利”相关联,即所谓“义利之辨”,于是,对“义”的崇尚和坚守又总是体现为对“利”的克制,这就形成了“以义制利”或“利以义制”的价值模式,苟子曾将这一模式概括为“重义轻利”,遂成了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倾向。本人曾认为王船山的“义利观”并未超越“重义轻利”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0):I0003-I0003
大兴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739年。百年老校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即“民主的教风、自主的学风”.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开拓创新人才。2000年9月,学校先后挂上“大兴县教育科研实验小学”、“北京教科院实验学校”铜牌。学校聘请北京市基教研中心主任粱威研究员为“名誉校长”,聘请王宝祥、钟祖荣、赵复垣等12名专家学者组成了学校“教育科研顾问团”。学校以“扬起自信的风帆”为教育宗旨。以“认识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为校训,努力建设“求真、求异、自信、自立”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学校”的宏伟目标,建立“专家工作室”,成立“学校发展顾问团”、“名师成长打造团”和“学生艺术指导团”,启动了“研究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双师(名师和良师)工程”和“双成(成人和成才)奠基工程”.实施“走班制”试验,创办了“读书节”、《扬帆报》、“蓓蕾文学社”、“启明星天文观测站”.开展了“以课会友”、“教育科研沙龙”、“春华秋实杯教学基本功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留学溯源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巍 《神州学人》2001,(7):41-42
“留学”一词的来历汉语中的“留学”,据考证,应是从“留学生”一词演变而来。“留学生”一词源于唐代,为日本人所创造,沿用至今。唐朝时,中日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唐使”研究和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但“遣唐使”是外交使节,停留时间有限,影响了对中国文化系统而深入的学习。所以,日本政府从第二次派“遣唐使”时起,同时派来了“留学生”或“还学生”。“留学生”在“遣唐使”返国时继续留在中国学习,“还学生”则和“遣唐使”同来同归,但以学习为主。由此可见,“留学生”的原义其实专指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第12自然段,描写小屋和山的阴晴变化,想象新奇独特,意象鲜活雅致,意境宁静幽雅、神奇美妙,令人遐想联翩。遗憾的是.“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句中的“蕊”字应是“蕾”字。“蕊”乃花心。无以“绽开”,“蕾”即花苞,包括“花瓣”和“花蕊”,才会“绽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