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2007年的鲁迅研究著作中史料建设得到重视,采用比较研究等方法对鲁迅思想与作品重新解读,看重研究成果的普及推广。这标示着鲁迅研究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从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创新座谈会"开始,关于"重写文学史"的研究日渐高涨,在这一潮流的冲击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得到了刺激性的发展,而以鲁迅研究最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重写文学史"潮流中鲁迅研究的实例,来反思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方向,为"重写"这一永不终结的命题做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鲁迅研究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过去的两年是迈着稳健的步伐向前发展的,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充分显示出鲁迅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日渐成熟.一批思想敏锐、才华横溢、富有开拓精神的中青年研究者崭露头角,有的还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给整个鲁迅研究界带来了蓬勃生机.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新出版的各种鲁迅研究论著有四十多部,而散见于各地报刊的鲁迅研究学术论文及有关鲁迅的其他各类文章一千四百多篇.在这众多的论著和论文中,不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力作.综观近两年来鲁迅研究的成果,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客观和综合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鲁迅,不少研究专著和论文视野开阔,气势恢宏,纵横交织,开合自如,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感人的激情.自然科学新方法论的引进和实践,新课题的不断提出,又给鲁迅研究注入一股清新的气息,不少研究文章令人耳目一新.当然近两年来的鲁迅研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还存在着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不揣浅陋,试对近两年来(主要是1984年以来)国内的鲁迅研究作一评述,恳望得到专家和广大鲁迅研究工作者的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鲁迅研究走过的70年路程作了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认为鲁迅研究应当做到:既要坚持两种思想斗争,又要坚持百家争鸣;既要面向今天,又要防止庸俗地联系实际;还要更新方法,以求突破。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这是使鲁迅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要新时期的鲁迅研究蓬勃发展,成绩巨大。研究领域的空前拓展、比较研究的迅速发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老题目的新开掘以及鲁迅研究之研究的兴起,是这一时期鲁迅研究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对于鲁迅研究来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鲁迅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接近和诠释鲁迅,从传记式研究到文本阐释,从思想探寻到创作心态剖析,从美学价值发掘到文艺思想建构,研究者们以细腻、朴素、扎实、创新的学术精神使鲁迅研究不断得到拓宽和深入,使鲁迅研究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又走过了30年的历程。对于这30年鲁迅研究的总结、清理与再思考,已经是一个十分必要的工作。新时期以来的鲁迅研究,不仅参与了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而且内涵着知识分子精神演变的逻辑脉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的鲁迅研究明显地呈现着这样的发展趋势:一门从社会科学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正在形成,那就是——“鲁迅学”。尤其是一九八一年的情况,更加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本文拟对鲁迅研究的现状作一些评介,为此先简要地回顾一下历史。鲁迅研究始于二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来年。在此期间,鲁迅研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有所进展,建国以来更是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由于社会的、政治的以及鲁迅研究自身的种种原因,也出现过不可避免的曲折和徘徊。在这些原因中,就鲁迅研究自身而言,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学的界定符合鲁迅和鲁迅研究的客观实际。鲁迅研究的学科化,是要使鲁迅研究的战斗性、革命性和现实性更为理性,更为科学。《中国鲁迅学通史》的有些章节没有坚决贯彻“中立性研究”原则,感情色彩过重,是一大憾事。对鲁迅局限性和负面影响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性很强、难度很大的严肃工作。黄宗羲明亡之后,寄愤懑于巨著《明儒学案》,以学术史的形式总结了中国学人思想探索的得失。此书的“玄机”和“书眼”亦在这里。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鲁迅研究历史是从1927年开始的,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由于我们以后要重点评价美国鲁迅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所以在“概述”里,拟对一些重要的论文专著先作简略介绍,勾勒轮廊。一、发轫期(1927—1946)美国的鲁迅研究,尽管影响范围从来有限,而且不象苏联那样有着相似的社会政治基础,但它也决不是随风偶然飘落的蒲公英种子。了解当时美国的社会背景,对理解这一时期美国鲁迅研究的特点,乃至对下文我们拟进行的,总结海内外鲁迅研究以及文化交流的规律,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鲁迅民俗观的形成,主要与国外人类学派民俗观、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的影响有关。与借民俗以研究历史或表达人生情趣不同,鲁迅的民俗观是一种启蒙致用的民俗观,但其部分观念并没有超出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人类学派民俗观与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成就了鲁迅的民俗视野,但同时也弱化了鲁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精神、思想和人格对胡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鲁迅文学和精神传人的胡风,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几乎每年都要写文章纪念鲁迅,并且还特意标明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写,每一次谈论的问题和重点也有差异。"鲁迅纪念"是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胡风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阐述鲁迅精神的同时,也在建构自己的思想文论,维护鲁迅所开创的新文学传统,批判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宗派倾向。他在复杂的文学斗争中张扬鲁迅精神。  相似文献   

13.
鲁迅活在时间之中,又活在时间之外.鲁迅在对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审视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主体性时间意识.在鲁迅的眼中,外在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显然突破了自然时间律的限制.这种时间意识赋于鲁迅敏锐的历史洞察力,也造成了鲁迅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形成这种主体性时间意识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它至少与鲁迅的心理体验、思维特征以及中外哲学观念的影响诸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错综复杂,理清这种关系对研究鲁迅的文学及思想大有益处。从哲学思想上说,鲁迅受到尼采、施谛纳等人的影响。从文学实践上说,他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鲁迅对现代西方现代哲学的吸收的历史基点是“民族自新”和“建立人国”。  相似文献   

15.
傅安辉教授的<鲁迅研究>>是系统地阅读、了解鲁迅及鲁迅研究的一本好书,因为它具有系统性,史料性和体悟性,能给你一个立体的鲁迅,并且语言优美而不哗众取宠.  相似文献   

16.
鲁迅没有过时,鲁迅研究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当下的鲁迅研究至少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一是发掘鲁迅的和谐文化资源;二是总结鲁迅的文化斗争经验,回应当前文化思潮的不良倾向;三是鲁迅精神品格研究,防止鲁迅被“软化”;四是深入开展鲁迅生平研究;五是拓宽鲁迅作品研究的空间;六是拓展鲁迅的比较研究;七是开拓文化视角新领域;八是拓展鲁迅作品教学研究;九是加强鲁迅研究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鲁迅研究中,通过找寻时间上的节点或者原点来探究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变化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1925年鲁迅杂感创作从数量到质量、从内容到形式都较此前有了新的提升。在女师大风潮等一系列介入现实的活动中,鲁迅获得的是杂感的自觉,在现实世界中直击黑暗,这条道路成了他摆脱时代的奴役之后再度确立自我形象的必然选择,并最终形塑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主要面相。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论鲁迅——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迅研究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专门论述“鲁迅精神”,概括“鲁迅精神”的内涵和特点的是毛泽东;第一个最全面最正确最深刻地论述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革命史上的光辉业绩、崇高地位和巨大作用的也是毛泽东。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以三“家”一体的全面的整体的观点,从“文学”、“思想”、“革命”三个视角来评论鲁迅,对我们认识鲁迅,研究鲁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鲁迅与巴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理论家,巴人在人格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不仅严格捍卫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和倡导“鲁迅风”杂文,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秉承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性、对时事反应迅捷、寸铁封喉和言辞朴直庄谐的传统特质;同时继承和完善了鲁迅的乡土世界,其小说不仅力承批判暴露质素,并且提炼出两种新兴的劳动人民形象,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乡土小说对绚丽环境描写的吸收和承用。  相似文献   

20.
留学日本的生活经历,划定了鲁迅一生的生命坐标,正是这段生活经历,开拓了他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的人生追求,使他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人。留日期间,鲁迅经由多种方式了解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确立了以"国民性"改造、人的解放、创建理想人性为宗旨的"立人"思想,从此他以精神界之战士的姿态,在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弘扬了他的这一具有崇高境界的现代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