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顾问:自报名参加新闻函授后,我也常跑基层,学着进行现场采访,但写了稿子让新闻干事一看,新闻干事总是说:“采访不能光凭听、问、记,还要学会用眼睛采访。”请问,究竟如何用眼睛采访呢?54886部队阚绪猛阚绪猛同志:说“采访不能光凭听、问、记,还要学会用眼睛采访”,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学会用眼睛观察,不仅可以补充耳听所没有触及的内容,也可以核对耳听的事实,从而准确地获得第一手材料。此外,眼睛可以便采访者更真实地采访到现场的环境、气氛和细节,把亲眼见的景物细节写进稿子里,可以再…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我初学写作,采访时总是随便找个本子或纸片,用完后就随手扔掉了。老通讯员批评我这样做不好,说使用采访本也有讲究。访问,怎样使用采访本才更科学呢?北京驻军肖吴肖吴同志:采访本是为采写新闻服务的,如何使用采访本,应从各人的实际和习惯出发,不必“一刀切”.但使用采访本确实也有个科学不科学的问题。这里,我把我所知道的一些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采访本要采访专用,不能随便将日记本、笔记本、摘抄本拿来当采访本用。这样,采访本便于查找和保存。二、采访本要精巧,便于携带,用完一本,再用一本。如果能编上…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4.
谢顾问:常见一些通讯员坐在办公室或招待所用电话采访。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电话是现代化的采访工具,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二是认为电话采访是“图懒省事”,很不可靠。究竟应当怎么办呢?沈阳驻军海松海松同志:其实,你提到的两种意见都是对的,只要把两种意见综合起来,扬其长,避其短,就是正确的结论。根据第一种意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电话采访方便快捷的优点,可用电话进行以下方面的采访:——一用以粗线条地了解新闻线索。如某个单位发生了突发事件,如发生了火灾,不妨先用电话了解一下火灾的规模、持续时间、伤…  相似文献   

5.
名人之所以为名人,或是地位高有名望,或是取得杰出辉煌成就等等。他们是公众关注的对象,记者追逐的热点。公众希望了解名人的动态和思想,记者自然能以采访到名人感到成功和满足。然而,既然是名  相似文献   

6.
要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必须掌握大量、生动、真实的新闻素材;要获得这些素材,作者必须深入现实生活去挖掘,而要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挖掘反映时代精神主题的素材,作者必须讲究采访技巧,才能获得好素材,写出好新闻。《现代汉语词典》对"采访"的解释为:搜集寻访,调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记者,多年来在采访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经历中,我受到的教诲是难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对祖国、对事业的热忱,不仅对我的人生观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净化了我的灵魂。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句名言:“仪器、设备都是人造的,只要有了人,就可以创造一切。”在改革开放、举国立志搞四个现代化的今天,科技专家们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摆在我们宣传工作者面前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科技专家,把他们之中先进人物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真实生动地告诉读者,让广大群众了解他们,尊  相似文献   

8.
范长江同志(1909年—1970年)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他的丰富的采访经验,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宝贵财富。范长江原是一个穷学生。30年代初期,他在北平求学时,为了维持生活,开始向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投稿。1934年初,《晨报》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他的卓越才华开始显露出来。不久,天津《大公报》聘请他为固定撰稿人,专门撰写文化教育方面的新闻。但范长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业余新闻爱好者,在工作之余,常喜欢采写各类新闻报道。但自己在采访时往往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生怕写出的稿件不被采用,再遇见采访对象就很难交待,感到不好意思。由于这种思想的存在,影响自己深入采访,甚至不敢同采访对象直接接触,常常靠“二传手”。这样,不仅不能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而且容易造成失实。我知道这种状  相似文献   

10.
谢顾问:我在采访时,往往一问一答,很死板,被采访者因此拘束不安,很难畅所欲言。请问,有什么办法活跃一下采访气氛、提高采访的质量呢?36026部队任倍利任烟利同志:采访气氛呆板、不活跃和千篇一律,是没有采访经验的初学写作者很感头痛的事。别小看这种采访气氛的不活跃,它很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也常使采访者处于尴尬局面,弄不好,会使采访被迫中断或草草收场。造成呆板气氛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问题摆得突然,被采访者毫无IC理准备,采访一开始就卡壳;问题摆得太尖锐,被采访者难以正面回答;问的问题人家不感兴趣;触及了被…  相似文献   

11.
建国伊始,我在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当记者,要是采访农村,跑山西去河北较多。1 953年之夏,完成新中国诞生后建筑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官厅水库工程的报道任务后,从华北总分社调到北京分社,也从农村记者改行,当上了文艺记者。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新闻不像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那样题材广泛,新奇事多,比较显而易见,引人注目,要克服这种“先天”不足,尤为需要培养以下三种采访能力。 一、平中见奇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学校生活确实平淡,那种一看就会发现的重大新闻素材很少见,更难遇到。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看到的情况大都是一些很平常的事情,如某某领导关心教师,教师带病工作,学生助人为乐,等等。在这类“平常事儿”中,有的校校有之,大同小异,的确难以写成什么新闻。但是,有些平常的事情,细细琢磨一下,就会看出它其实不平常,甚至异彩奇目。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培养平中见奇的能力。如《小学生书包有多重?七斤半》这篇在全国引起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闻记者,工作中一个主要活动就是采访。“采访”顾名思义“采”就是采集,“访”就是访问,而“采”的主要手段就是看,“访”的主要手段就是问。这里先说“看”。众所周知,新闻是以客观反映事物真实面貌为己任的,就是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道理就这么简单。因此记者要想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就是得好好看,练就一双“新闻眼”。关于看的方法很多,这一讲我们说说“到现场看个明白”。俗话说:“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到事件发生的现场看个明白,只是道听途说是写不出好新闻的。“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相似文献   

14.
近日,看了一篇以《采访被拒怎么办?》的文章。将采访被拒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被采访者的不合作。并总结出了被采访者不合作的四个原因:怕露富怕出头;怕泄露商业机密;采访对象有难言之隐;采访对象太忙,没  相似文献   

15.
展览会是我们党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交流经验的一个重要方法。展览会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因为它集中了大量的典型事物和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的宝贵经验。通过展览会,把这些经验广泛地传播开去,集中地、具体地宣传了党在某一方面的方针政策。这样,就可以迅速地传播先进思想,有力地提高群众的认识,使个别的先进事物,很快地发展成为普遍性、群众性的事物。但是,参观展览会的人数总是受到一定的限制的。比如,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会,外地能来参观的人往往不是很多的;即使在北京市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到展览会,受到直接的教育。这就需要通过报纸来扩大展览会的影响,使没有看到展览会的人,  相似文献   

16.
我开始写通讯是80年代。97年调到宣传部后写的通讯稿件被一些报刊采用,曾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兵器报》优秀通讯员。通讯《春风化鱼入怀来》、《风雪订货人》、曾被《中国兵器报》评为97年度、2000年度优  相似文献   

17.
采访札记,是近十几年来在新闻界发展起来的一种报道体裁。所谓采访札记,其特点是“札记”二字,要求把新闻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择要记录下来。这么说,并非是有闻必记,也得提炼出一个报道主题去写作。它的写作虽然接近记者来信,但从组织结构到文字表达又有不同;有些类似通讯写作,不过也有区别,没有通讯写作那样的规范。近些年不少报纸上还出现采访笔记、采访杂感和采访见闻录等写作形式,从写作的基本要求来说,均可归入采访札记这类报道体裁之内。采访札记这类体裁,一般多属于问题性报道。它的写作,关键之一是选择能引人深思的新闻事实(包括新情况或新事件等)。  相似文献   

18.
许多同志认为,通讯员上稿难,想上重要稿件更难。我以为,“难”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善于总结,勇于探索新闻的规律性,牢牢掌握写稿的主动权,重要稿件是完全可以抓出来的。1983年以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陕西日报》、《陕西工人报》、《西安晚报》等新闻单位发表头版头条稿件20余篇。我想结合自己的写稿实践,谈谈通讯员抓重要稿件的几个要素。要善于钻研和分析问题,增强新闻敏感性抓重要稿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钻研和分析问题上多下功夫,不断增强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许多朋友读了我写的艺术杂谈,往往觉得奇怪,问我是怎样了解到一些艺术名人的骨骨节节的确实,对于生活在灌南这样一个苏北偏僻小县城里的我来说,要想接触那些在省里以至全国都有些名气的艺术界人士,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因此,要写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