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版本: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歌曲《忆江南》教学内容:1、听:师现场琵琶配乐独奏《小城故事》。2、唱:《忆江南》(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3、看:江南水乡美景视频片段、舞蹈片段《小城雨巷》。4、动:节奏游戏(长音处击掌伴奏)。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诗是他对江南景物的回忆和赞叹,原作有三首,这是第一首,风格清新,形象鲜明,回忆满怀深情。曲作者为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句间鱼咬尾式的连接与递降,以及绕此波动  相似文献   

2.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是朱光潜先生总结诗词创作和欣赏规律的一篇诗评。关于白居易,朱光潜先生评价的是他的《忆江南》的前二首。这里将白居易《忆江南》三首词全部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怎不忆江南     
赏歌导入新课 (欣赏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歌曲,引出课题.出示小资料) <忆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闰学老师执教的《忆江南》一课,深为闫老师诗意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下面,撰文赏析如下: 一、感受温暖的江南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读一读《忆江南》,注意把握好词的节奏。(生读)  相似文献   

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寥寥数笔,江南的秀丽明艳就跃然纸上,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的美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来回顾一下小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上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执教的《忆江南》一课,深为闫老师诗意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下面,撰文赏析如下:一、感受温暖的江南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笔下的江南。读一读《忆江南》,注意把握好词的节奏。(生读)师:现在请一位同学用你最美的声音,同时又很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生读)师:读得真好!瞧她读词时的神情,微笑着,真美!正好符合这首词的意境。这就是白居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忆江南》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都是有关江南的音乐作品,围绕着人文的主题,让学生感受江南音乐婉约的风韵,领略江南民间独特的习俗等。  相似文献   

8.
怎不忆江南     
赏歌导入新课 (欣赏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歌曲,引出课题。出示小资料) 《忆江南》,词牌名,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  相似文献   

9.
"看江南、吟江南、唱江南、舞江南、赏江南。"这是我校一位音乐教师执教歌曲《忆江南》的五个教学环节。听赏这节音乐课,感受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我深深体会到"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美是一种神韵,更是一种文化。课堂上孩子们完全被这种文化感染,他们用动情的歌声、优美的舞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白居易的词《忆江南》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0.
《词两首》是人教版新选课文,仅就有关问题简答如下,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1.怎样理解《忆江南》这一标题?《忆江南》是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源于民歌。白居易为什么将《望江南》改为《忆江南》?读了作品可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改与不改却大不相同。《忆江南》是一组词,是作者离开杭州任所,居住洛阳时所作,当时词人已是67岁高龄了,自然是“忆”合适。同时“,忆”字突出了中心内容和主题,从“忆”江南到“忆”杭州,到“忆”吴宫,紧扣本题,层次分明。因为白居易的这组词太有名了,从此《忆江南》就被列入词牌名,原先的《望江南》反而渐渐被人…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的《忆江南》千古传唱,是写江南景色的名篇之一。这首词以红蓝两色为主,描写了江南春景。历来人们认为这首词是在赞颂江南春天的美好,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深厚感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对一个作品可以有不同的理解,那么,这首《忆江南》并不只是热情的赞颂,其感情色彩可以理解为:表面以红色调为主,看似是明快的,写出了作者对江南的热爱、赞颂之情;但其本质是在描写脉脉的蓝色,深层内涵是悲愁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慨叹,对美好事物、理想境界的可想而不可即的哀愁。  相似文献   

12.
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忆江南》是白居易著名的《忆江南词三首》中的一首。对于这首词,《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课文简说指出:“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杭州时写了三首《忆江南》中的第一首……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相似文献   

13.
讲课教师:郭惜珍(天宁区教研员) 教学内容:古诗二首:《游园不值》《春游湖》 教学过程:(开始上课。师生互相问好后,教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词《忆江南》和《玉楼春》上阕)(学生齐声背诵) 师:今天我们再学两首古诗。先学第一首《游园不值》。大家拿出课本来。  相似文献   

14.
《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首词,是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开篇一句“江南好”,结语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有力地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和注释,  相似文献   

15.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自幼便能熟记这首《忆江南》,江南水乡风景之秀美曾令我魂萦梦绕.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美景,谁人不向往?可后来,真正到了江南,见多了这样的景致.反而开始怀念北方的白杨树.有时梦里都会  相似文献   

16.
一、班级:初中二年级(川本) 二、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让学生领会江南的田园风味,想象牧童放牧时的愉快情景。  相似文献   

17.
课 型:欣赏课 教学内容: "苏少版"第五册第二单元欣赏《微笑波尔卡》 教材分析与设计理念:本课欣赏的《微笑波尔卡》是一首手风琴独奏曲,C大调,2/4拍,复三部曲式结构,全曲采用"快板"速度.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手风琴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并不常见,对于三年级的孩子而言,接触"波尔卡"的机会并不多,孩子们对于"波尔卡"并不是非常了解.  相似文献   

18.
小羊和狼     
年级:小学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听听玩玩《小羊和狼》教学目的: 1.欣赏钢琴小曲《小羊和狼》,体会这首乐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和内容,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忆江南》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居住洛阳时写的。题下原有作者自注:“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原词三首,课本选的第一首。全词通过对江南美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一开篇,作者就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江南真好啊!作者一片深情,冲口而出,浓烈似酒。为了强调并证实这一点,词紧接着写道:“风景旧曾谙。”“谙”,即熟悉。这意思是说:“那里的风景我过去就很熟悉。”这里的“旧”,就是指作者过去在杭州,苏州任刺史的那段时间。如今,时地迁移,而作者对那里的风景仍然萦萦于怀,并大  相似文献   

20.
《忆江南》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篇课文《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为诗人白居易回忆江南景物之名作,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此语言瑰丽、情景交融的词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