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年9月21日,王永志受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他开始勾画载人飞天的蓝图:先从载人飞船开始,再发展空间站、登月探测……就这样静悄悄地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他说,我国的载人航天比美国、俄罗斯晚了40年,怎样才能在人家40年之后,做出一个飞船来还能振奋人心呢?只能体现中国特色,体现技术优势。于是,他提出跨越式——兼顾未来的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的发展模式:第一步,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初步建立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研究。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  相似文献   

2.
王永志院士     
火箭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2年11月生于辽宁省昌图,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他40多年来一直从事箭研究工作,从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箭起,负责多种火箭的设计、研制和首次发射,均取得成功,在航天界有“常胜将”之称。他为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重大贡,曾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两项、部委级科学进一等奖四项;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200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3月,中央军委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王建新 《课外生活》2012,(18):38-39
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我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在这之前,"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经实现了自动对接。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手控对接呢?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来看,交会对接应该涵盖自动和人工两个方面,二者互为备份,缺一不可。只有自动和人工技术都得到验证,才是实现了完整  相似文献   

4.
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甘肃酒泉发射成功。不久,神舟八号飞船也将发射升空,在太空中与天宫一号实现首次无人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一次实现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是载人航天活动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所谓三大基本技术就是载人航天器的发射和返回、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只有掌握它们,人类才能自由出入太空。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神七解决了航天员太空出舱活动的问题,天宫一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1日清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一个月前,在同一个地方,他也曾向世界宣布了“天宫一号”发射成功的消息。如今,“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完成两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6.
面孔     
11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表彰第十一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决定》(人社部发[2012]77号),授予王曙群等30人"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王曙群: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钳工,高级技师。2011年神八和天宫载着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完美的"太空之吻"表演。  相似文献   

7.
李北 《科技文萃》2013,(7):98-101
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独驾神舟五号飞船首次翱翔太空,圆了中国人数千年的飞天梦。2013年神舟十号载运航天英雄聂海胜和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其驭神舟十号完美升空,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再次对接、首次太空授课和首次应用性太空飞行任务。十年间,我国航天员五飞浩翰太空书写中华飞天篇章,令国人兴奋、振奋。  相似文献   

8.
6月26日,神舟十号顺利返回。神十归来,承载着成绩和荣誉,也意味着新的梦想已然起航。1992年,我国决定发展载人航天工程。21年来,中国人以不懈的努力、不断的辉煌追寻航天梦想。神十是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崇峰,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系统副总设计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首届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他告诉记者,一生中他最难忘的时刻就是2011年11月3日凌晨,自己坐在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前,亲眼目睹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那一刻,他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了放松。16年,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那一晚,张崇峰睡得特别香,似乎在漫长的16年里他从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所有的辛苦在那一晚都得到了补偿。  相似文献   

10.
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后第三个独立完全掌握空间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航天科技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航天科技产品已悄然进入你  相似文献   

11.
1989年,部颁发了《关于新一代航天型号研制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型号研制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1990年又制定了《关于加强新一代航天型号研制队伍教育工作的几项措施》。1991年6月,部正式下达了《培养高层次航天人才接力计划》。这是一项以造就青年高级科技人  相似文献   

12.
八卦田     
《小学生时代》2012,(9):14-15
【事件】神九飞天2012年6月16日,18时47分,长征二F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准确送入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220千米的初始轨道。首次手控对接。在广袤的宇宙中,在距飞船约10000千米的地方,在343千米高度的近圆对接轨道上,我国首次实现了3名宇航员手控完成"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飞船的对接任务。首位女航天员。神舟九号,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出现,使我国的天空载人航天完整了。停留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11日,重庆人民共同迎来了一次隆重的航天盛会:九天揽月——重庆科技馆大型航天科普展。此次航天展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重庆科技馆承办。为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到航天科普知识,展出时间从2010年12月11日一直持续到2011年2月11日,共计两个月。本次展览囊括了我国自1970年以来航天发展的各个项目,展出包含有140块科普展板、6件航天实物、6件互动展品、其他各种火箭、卫星模型33项,其中航天实物是首次来到重庆展出,重庆的航天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可以说是中国的“超级航天年”,也是空间站建造决战决胜之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对接……一件件航天大事件鼓舞人心!另外,如果你留心会发现,这些中国航天重器的名字里似乎饱含深意,中国人民将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无尽憧憬寄托在这些美好的名字当中。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相似文献   

15.
他的传奇人生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次绕月探测……他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几乎占到中国航天飞行器总数的三分之一;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他是我国第一代多个首发卫星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是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大系统总统计师……阅读他的一生,就如同阅读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载人航天工程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标志着航天工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神舟六号”的成功标志着二期工程的开始。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等一系列动作,为实现太空行走和交会对接,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空间站,建成中国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在地球与空间站之间往来,进行规模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太空行走我国计划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飞船,航天员将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航…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中心顺利起飞,升上太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自"哥伦比亚号"空中解体以来,停飞几年后的首航。查尔斯·卡马尔达是7名宇航员中的一位,这是他的第一次宇宙航行。他知道,这是一次举世瞩目的航天飞行,他为自己能登上"发现号"而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绕地球14圈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载人飞船是载人航天器的一种,另外还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下面我们通过一组邮票,来认识一下不同形状的载人航天器。载人飞船空积较小,一般可乘1至3人,能独立地从事航天活动。载人飞船可以和其他航天器对接,两艘飞船对接,就组成了一个较大的航天器,此时两船人员可以互相往来。飞船的不足是不能重复使用。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1号飞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载人飞船;美国第一代载人飞船是“水星”号,可载1人。从…  相似文献   

19.
1987年2月6日,前苏联“联盟TM—2”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升空,并于2月8日同“和平”号空间站实现了自动对接(如图).这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航天飞行器交会对按技术的又一次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20.
<正>张晓俊,男,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特级技师,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东方红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先后荣获五院“模范党员”和“技术能手”“质量之星”“中国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工作20年来,张晓俊先后参与完成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高分专项工程以及国家重大专项等百余颗航天器研制及发射相关工作,解决百余项型号装配过程难题,研制航天器总装工艺装备40余套。参与编写多项国家标准、航天行业标准及五院院级标准,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6篇。2018年公司成立“张晓俊技能大师工作室”,2020年获批“航天五院技能大师工作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