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今年起 ,在全国城镇将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这是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 ,培养劳动后备军 ,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就业制度。认真执行这一制度 ,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又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搞好劳动预备制度的全面实施 ,事关重大 ,势在必行。一、贯彻劳动预备制度要有紧迫感在我国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这是一项新的工作 ,人们对此较陌生 ,因尚未达成共识 ,故在他们中间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 ,关键是要我们去做工作 ,统一大家的思想。对于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行 ,社会上还有一些模糊认识。有的人对就业前培训的精神理解不…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笔者的理解应该需要培养学生:首先把握专业方向掌握专业知识,其次具备创造性劳动的条件,再次能够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3.
体面劳动视域中非正规就业者的劳动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非正规就业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也是共享体面劳动的重要主体,对他们劳动权益的保护是一个国际性话题.从体面劳动的视域透视我国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缺失.我们要在体面劳动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国情及非正规就业人员特点,确立保护他们劳动权益的基本原则,建立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整合政府、工会、用人单位各负其责,加强沟通的保护非正规就业人员的保护机制,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素质,以更好地保证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推进中国体面劳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就业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解决就业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就业压力双重作用下,非正规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新模式。大学生通过非正规就业同样能实现体面劳动,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然而,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存在着就业权利、劳动报酬、工作中的基本权利以及就业社会保护等方面的缺失,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现实与实现体面劳动的愿景仍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以战胜体面劳动的缺陷为起点,通过多重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来促进大学生非正规就业体面劳动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就业形态是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催生的平台就业、远程办公、用工共享等新就业类型,为新就业形态下的各行各业提供劳动服务的从业人员属于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通过深入新就业形态用工单位和有关人民法院开展调研,基于劳动关系认定、分层保护、分类保护与政府监管探究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现实困境,明确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的立法对策,包括构建多层次劳动关系保护体系、健全劳务关系保护的法律规范和完善具体的权益制度设计。进而,基于发布指导性案例、准确认定劳动关系、休息休假权、平等就业权、职业安全权、经济补偿权等方面,厘清人民法院在审理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案件时的司法裁判规则。  相似文献   

6.
以科学发展观维护农民工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必须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观念,构建农民进城就业的平等权利制度,让农民享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加大现有劳动执法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劳动领域的劳动法律体系;积极给农民工营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和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时间与空间     
“就业”通常的理解就是找到工作,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的薪酬回报。但找工作是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的。从目前社会用人情况来看,用人单  相似文献   

8.
劳动与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要素,也是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起点。劳动力需求函数的导出,将经济增长、资本-劳动相对价格与就业问题放在统一的框架下。本文从宏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分析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前提,资本替代劳动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第一产业负就业增长拉低了总体的就业弹性,"无就业增长"在我国现阶段表现为局部现象。  相似文献   

9.
动态     
高层亚洲就业论坛探讨"体面劳动"8月13日至14日,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在北京举办了"亚洲就业论坛"。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上中国政府盛赞国际劳工组织为扩大就业、消除贫困、保护劳动者权益做出的积极贡献。提出减少失业、扩大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是必须遵循的价值导向。这次亚洲就业论坛以"增长、就业与体面劳动"为主题,共同探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确保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实现体面劳动的政策措施。(王薇)  相似文献   

10.
劳动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劳动创造生活,也改变着未来.就业创业课程引领学生思考面向社会奉献自身价值,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融入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劳模精神等,能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树立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分析新时代青年劳动观教育的具体要求及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对新时代青年劳动观融入就业创业课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劳动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具有根基出发点相同、依托载体重叠、教学内容重合、教育目标一致等逻辑联系,这为二者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协同育人奠定了基础。就业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正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创新举措。然而,高职教育中存在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的认识淡化、社会协调机制僵化、实施过程虚化、覆盖面狭窄等问题。为此,高职教育需要领会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意义,构建产教融合机制驱动学生就业创业和劳动实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嵌入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元素,着力提升高职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强化新媒体平台对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拓展劳动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融合的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12.
就业问题是我国体制改革、实行市场经济进程中最为重要又极为棘手的关键问题。了解和借鉴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就业体制,对于我国建立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解决好社会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一、劳动力资源通过市场配置就业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就业是通过劳动市场的配置而实现的。这是西方国家就业的最根本特征。在市场就业的格局下,劳动要素的买方与卖方(即需求方与供给方)自由选择,自由竞价。从理论上说,没有人为干预与垄断行为,在双方共同认可的情况下才实现工资成本与预期劳动的交换。劳动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先就业再择业”不应曲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2月26日出版的<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上发表了王佳宁同志的一篇题为<"先就业再择业"不宜提倡>的文章.笔者读后认为,王佳宁对"先就业再择业"的理解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劳动预备制度?劳动预备制度是国家为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培养劳动后备军,促进青年劳动者就业而建立和推行的一项新型培训就业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1999年起,在全国城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二、实行劳动预备制度的重要意义是什么?首先,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  相似文献   

15.
文化、教育、职业和劳动这四个概念,以及表达它们的汉字反映了劳动组织所植根的社会历史背景。因此,在汉语语境中对这几个概念进行语源学分析,了解其特定结构和形成过程,把握其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于准确理解就业管理、职业世界和职业教育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再论就业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质量是反映整个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就业质量与劳动关系和"体面劳动"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就业实践的需要、社会进步的要求、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的特殊性为就业质量概念的提出提供了依据.就业质量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劳动经济学就业理论体系,为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准确判断就业形势和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劳动预备制度知识窗文/本刊编辑部辑●劳动预备制度宣传口号实施劳动预备制,提高青年劳动者素质。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劳动者。今天参加培训,明天准备就业。就业靠竞争,上岗凭技能。职业培训是实现就业的桥梁。参加培训,掌握技能,准备就业。增一份就业能力,多一份...  相似文献   

18.
刘桂青 《山东教育》2012,(Z5):98-99
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知道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的劳动合同立法中,较多的是劳动合同法与劳动基准法、集体劳动关系法的关系,而对劳动合同法与就业法的关系重视不够.为此,本文专门以劳动合同立法与就业权实现的关系为视角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培训目标劳动预备制度是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以实施就业为中心,以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依托,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系统工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城乡初、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更高一级学校学习,并有就业愿望或向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