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琐忆     
今天,奶奶躺在病床上安详地去世了。望着她那平静而慈祥的遗容,美好的回忆像淙淙的小河,从我的脑海中流淌了出来。当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奶奶就凭着她的勤劳与朴实,在我家后墙外的山坡上开辟出了一片菜园。每个星期天,奶奶去菜园干活总会带上我。她除虫、翻上,浇水,而我则坐在一旁,用大山黑褐色的泥土捏泥人。捏烦了,我便看奶奶干活,看她不停地论锄头翻地,看她不知疲倦地挑水,有时我就忍不住想上前帮帮她。一次,我趁奶奶去挑水,就上去拿锄头。可那家伙太沉了,我刚歪歪斜斜地把它扶起来,它又倒了,压在了我的身上。奶奶看…  相似文献   

2.
<正>龙应台老师的名字早有听说,却迟迟未看她的书,一直到这个暑假,才和母亲聊起龙应台。母亲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她告诉我,龙应台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也是一位很好的母亲,看龙应台老师的书,会很有收获。但,没有看过,我没有感觉,直到母亲把她的书递到我的手里,我才真正走进了这位作家。《孩子你慢慢来》,是她当母亲的时候和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  相似文献   

3.
一束野菊花     
当我把一束野菊花虔诚地插在奶奶坟头时,我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挥之不去的思绪,将我带到了从前和奶奶在一起的难忘岁月。 曾记得,奶奶屋后的山坡上有一片空地,一到秋天就开满了野菊花。黄橙橙、金灿灿、香喷喷,蝶舞蜂飞,景色诱人。奶奶特别喜欢野菊花,那里便成了她劳动休息的好地方。当菊花凋谢的时候,奶奶会小心翼翼地采摘下来制成菊花茶。听奶奶说,喝菊花茶可以清凉解毒、爽心明目。当然我也和其他客人一样品尝过奶奶亲手泡制的菊花茶,清香可口,回味无穷。 可不知为什么,我不太喜欢去奶奶家,我对她的关怀并不“领  相似文献   

4.
马灵书 《小学生》2006,(10):10-11
暑假里的下午,墙上的大钟表转到3点的时候,奶奶就会提上她的包再拉上我出门去上班。司机小刘叔叔是个比我爸爸帅很多的男人,但他要比我爸爸更听奶奶的话。奶奶说车往哪里开就往哪里开,要停哪里就停哪里。刘叔叔也听我的话,不放假的每一天下午,他都会来接我放学回家。我说今天不想走大路,他就会很费劲地把车开过小巷。而我忙碌的爸爸却很少来学校接我。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陕西兴平市丰仪乡高帅涛:我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开始看《少年月刊》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我还以为她和别的杂志一样,可是等我把那本《少年月刊》看完以后,我才知道她的精彩。翻开她就好像走进了黄金屋里,忘记了自我,投入了书的怀抱。每次征订《少年月刊》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报名订了全年的,因为我真的太喜欢看了。她  相似文献   

6.
我知道奶奶喜欢自己动手干活,不喜欢让别人代劳,即使是眼睛看不清楚,她还是愿意自己慢慢摸索着去洗衣服、洗碗、煮水。老人家的脾气很是可爱,当你要代替她干活的时候,她会不大高兴的,她是执意要操持好这间老屋子,这个家的。我知道奶奶喜欢吃甜的小吃,特别是腌制的橄榄、杨桃。在家里没人聚会、安静的时候,她喜欢静静地坐在厅里门口的那张藤椅上,含上一颗酸酸的、甜甜的橄榄。有时候透过那副厚厚的镜子,我难以望得清老人的眼神,她在想些什么呢?她的神情总是那么平静、悠然,让我想到坐在公园一角安静地吃着冰棍的孩子。孩子因小小的满足而愉悦…  相似文献   

7.
奶奶看电视     
7月28日星期一晴晚上,我和奶奶坐在房间里看电视。奶奶爱看电视剧《黑白大搏斗》。因为她特别喜欢那些英勇的人民警察。今天播放的是电视剧大结局,已经很晚了,奶奶开始打瞌睡。她慢慢闭上眼睛,身体左摇右晃。头忽然猛地一垂,然后又抬起来,身体渐渐往后倒。她的老花镜从鼻子上一  相似文献   

8.
郭红 《山东教育》2007,(11):46-46
女儿三岁多的时候,就让我给她“惯”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必须听着故事入睡。而在这之前,女儿就喜欢看小图画书、小故事书以及各种卡片,等她慢慢会听我读故事的时候,她就更加喜欢看书了。当然,她只是看书上的画面,而不能读懂文字,但是因为我在读故事的时候,总是用手指着画面去读、去讲,所以她自己也能慢慢“欣赏”小人书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奶奶不识字,但她很喜欢看报纸。不看别的,就看插图,如果她觉得插图很有意思,她就会叫我给她读文章。所以我每个星期六回家,总会看到奶奶积攒了一叠报纸在等着我。我觉  相似文献   

10.
现在,我的女儿也上学了,每当我“教育”她的时候,她总是表示出不满。我在反省自己行为的同时,常常想起我的父母对我的教育。我的父亲早年也是一位小学教师。我从小学到中学,每次做家庭作业时(尤其是做数学家庭作业),父亲总不忘问一句:“这些题你会做吗?”如果会,父亲就不让再做,并说:“重复有什么意义,只要方法会就行了。”他鼓励我多看一些书报,如《鲁迅在广州》、《一江春水向东流》、《三毛流浪记》等,后来家中仅有的书看完了,我把目光又转到家中四面墙上糊的报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家屋内四壁墙上的报纸我都读遍了…  相似文献   

11.
喜欢看书没有理由,就是喜欢,喜欢看书的人看见地上飘着一张带文字的纸也会捡起来看两眼,那天在门口的台阶上捡起一本不知谁丢弃的脏兮兮、油腻腻的《故事林》,小的时候看过《故事会》,从没还没看过《故事林》,于是擦了擦上面的油腻,看了几页放在一边忙事去了,朋友串门来被她拿走了,没想到还有和我一样“品位”的人,是书都想看。  相似文献   

12.
可能有的小朋友听说过电影《长恨歌》,这是一部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说起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我们不能不提起这部小说的作者——作家王安忆。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王安忆的读书经。王安忆的读书观与她的创作观是一致的,表现为一个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立体交叉的整体。她很坦率地说:“我没有系统地看某一类书的习惯,也没有留下一本读书笔记。”她看所有喜欢看的书,无论是理论性的、还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宗旨在“多”。在她刚开始能看懂书的时候,正值“十年浩劫”,家中的藏书几乎都被抄了,她只能…  相似文献   

13.
奶奶爱打麻将,白天打,晚上也打。她年纪大了,又患有高血压,身体越来越差。怎么帮助奶奶戒麻将呢?我想啊,想啊,有办法了!奶奶相信“兆头”,兆头不好,那天她就不打麻将。一天,奶奶准备打麻将了。我把一本书偷偷地塞到她的椅子上,然后说:“奶奶,您坐在书上了。”坐书(输),奶奶离开  相似文献   

14.
读编往来     
心声在一次偶然中,比较喜欢看作文书的我和《中学生时代》相遇了。记得那是初二年级的时候,我的同学为我介绍了这本杂志。我看了之后,就被《潘朵拉盒子》这个栏目给吸引了,我真的好喜欢看;我也喜欢看fans有约,那里有写关于明星的故事。这个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上初二的时候,我迷恋上了文字写作,尤其是看了《语文报》上一篇文章说很多作家都是从少年时代就萌发了当作家的梦想的。 从那以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写作,晚上也喜欢看文学方面的书或者写文章。还记得学了诗歌单元.自己“诗兴”大发地写起了“诗”。  相似文献   

16.
李红燕 《班主任》2006,(7):44-45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颖这个女孩. 颖,是我教的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很平常的一个女孩,但也有她不平常的地方.还在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抛弃了她们母女俩,小小年纪的她因此变得沉默起来,那种沉默是静得让你喘不过气的沉寂.她常常喜欢躲到乡下外婆家,一个人坐在乡间小路旁看野花,听风吟,数星星.于是,她的身上多了些特殊的味道:不肯说话,文章却写得特别美.于是,我也就对她多了份格外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     
我识字识得早.依稀记得我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读在上二年级的哥哥的语文课本了,自然得到了大人的赞赏,也就养成了我爱看书的兴趣。另外,我爱听故事,经常听病休在家的父亲讲故事。父亲讲得多是戏文上的故事,听多了有重复感,就去自己找书看,先是连环画,后来看字书,那是四年级左右的事了。我四年级以前的语文学习好不好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肯定的是看了不少书。有《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有《安徒生童话》,也有《水浒》等。很难说全看懂了,但有兴趣看。  相似文献   

18.
奥伯伦之城     
<正>我担心,我恐惧,我犹疑,有一天我会被奥伯伦之城驱逐。我最开始接近这座城的时候,是央求父亲买的那本《神魔小说全集》。书里讲的都是神魔、奇幻生物与凡人的故事,那个时候我还小,经常在放学后捧着砖头块大的书阅读,奶奶戴着老花镜在那里缝缝补补。我经常问她,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读书之余,奶奶也经常给我讲神话故事。现在奶奶瘫痪在床上,半年多了仍然没有意识。我曾在《神魔小说全集》里读到过一个奇幻故  相似文献   

19.
正闲暇时,我总喜欢坐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端着一杯香气四溢的奶茶,靠在椅子上阅读;疲惫时,我小憩片刻,喝上一口浓郁的咖啡,然后捧起书,静静地欣赏……我离不书,离不开书中的精彩世界。小时候,我喜欢童话。白天,我总爱坐在奶奶的腿上,缠着她给我讲奇妙的童话故事。晚上,我望着窗外的星星,期待着自己能插上翅  相似文献   

20.
我奶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今年已经63岁了。每到深秋时,她那鬓发花白的头上戴着一顶棕色的毛线帽子。她很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但是我发现她很少看电视,即使偶尔看一下也是什么京戏、黄梅戏、越剧等一些戏剧片。我想:那么多好看的电视剧她都不喜欢看,偏偏看那些我最不爱看的戏剧,是不是人老了都是这样的呢?有一天,我禁不住问:“奶奶,是不是人老了就不喜欢看电视了?”奶奶伤心地对我说:“不是哟,小时候我家里穷,没钱读书。电视上的字没一个认得的,电视里的话又听不懂,看也没味道。”我听了同情地说:“奶奶,不用难过,我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