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好阅读     
阅读可以培养语感、积累词汇、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在阅读的过程中,每遇到精妙语句,我都会习惯性地抄录下来;每遇到精彩段落,我都会用心地背诵下来。这样做,提高了我的理解力、感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现代人中,也有茅盾背《红楼梦》、沈从文背《资治通鉴》、苏步青背《古文观止》的例子。我相信,只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在头脑  相似文献   

2.
正有那么几年,每到春天,我都会去湘西凤凰一趟,去看我的房子。是的,我在沈从文的凤凰买了一套房子。那房子临着沱江,买的时候我就念着,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就住在那里,开一家小旅馆,读读沈从文,写写小说。  相似文献   

3.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对于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在阅读中快乐地成长我是1955年出生于山东的一个农村,十  相似文献   

4.
潘静 《考试周刊》2013,(51):42-4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我们多有这样的经验,看到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首先是题目或书名、封面吸引了自己:写的是什么?拿过来,赶快读一读。学生也一样。拿到新课本,每个学生都会这样想:这里都有什么?让我翻开看一看。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阅读是人类求知的重要形式。阅读开始于阅读需求,到了一定的年龄,阅读需求就成为每个人的成长需要。语文教学担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高三语文教学让我深知,现代文阅读笔答题一直困惑着学生,他们总是在此部分失分较多,简直成了挥之不去的"痛"。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中特意进行了专题研究,经过与学生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解题技巧——阅读的原则与方法,现奉献如下:一.做题时应遵循的原则1、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相似文献   

7.
知道国人“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事实,我真是既困惑不解、又焦急痛心。怎么能不喜欢阅读图书呢?不读书将何去何从,何以安身立命?我虽为小小学子,但想借此作文向世人呼吁:快来读书吧——图书阅读,爱她没商量!小时候我非常羡慕地摊上读书的老爷爷:他可以拥书数百,无论是小人书还是故事漫画连载都可以大开眼界——看个够;现在虽已是青年了,但仍对书无限的向往,每到书店,看到一本好书都会眼前一亮,尽管最后恋恋不舍地放下,怅然而归,但手捧眼观、览其大要,毕竟是一种些许的满足。读古今书籍犹如欣赏画卷,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缤纷无限,中外新奇…  相似文献   

8.
正身为一位语文老师,引领学生们读书是我的责任,让读书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也是我的责任。我接班的时候,学生们正值三年级,处于阅读培养期,阅读能力发展迅猛,因此引导孩子读书、重视孩子读书是我首要的任务。一、精心选择书目1.《新语文》如何让班上56个孩子接触到符合自己"胃口"的文章?我想到了《新语文》,"阅读经典,走近大师"是这个读本的贯穿性线索。几乎每一册都形成一个系列,书中节选了大量中外名家名著。孩子们通过读《新语文》,在短时间内视野可以得到拓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能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尽情遨游,拓展视野,学会辨别真假丑恶;写作训练,是一种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培养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呢?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当然,我也不例外。在近20年的教学中这些问题也一直迫使我不断地反思,实践、总结。现  相似文献   

10.
把答案写在答案纸上将您的答案写在答案纸上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事。您应将正确答案写在正确位置上,另外,您应避免因写得太快而字迹不清,令本来正确的答案因考官看不清楚而评为错误。不要先阅读文章内容在未清楚目的的时候看阅读测验文章的内容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阅读测验是分为3部分,很多考生都会用同一个方法处理每一部分,就是先详细看文章内容或快速扫描内容,等对文章有一定了解时才开始看问题,用这个方法的人通常到最后都会发现时间不够用。因为在他们阅读文章的时候,他们不知道需要注意什么内容和找什么答  相似文献   

11.
我阅读,我快乐;我阅读,我幸福;我阅读,我美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阅读可让我们从中学会欣赏,学会生活:"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学会欣赏,我们就有了一种修养;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人阅读到最快乐的时候,他会感到像在做梦。因某一关键点,他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或喜或悲。阅读,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教材,99.8%是在背,0.2%在于欣赏。课本中那繁丽的辞藻、高深的言外之意以及作者的良苦用心,是我这智商不高、阅读经验不足的小鬼难以掌握的。但我还是很喜欢阅读,喜欢儿童文学,喜欢汤汤的《到你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高中生,平时课外喜爱广泛阅读各类报纸杂志。今年我才开始接触这本杂志,觉得还不错。每次杂志一到,全班同学人手一册,大家都会在课间时间迫不及待、争分夺秒地看,然后互相交流彼此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和情趣。和其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11年,我在讲台上已是第30个年头了.1981年我从中师毕业,1985年进修函授专科,1989年函授本科.我从农村小学到农村初级中学,再从县城初级中学到县城普通高中;从小学历史到初中历史,再到高中历史,30年的工作体会就是两个字:学习.我对终身学习的体会就是:阅读.阅读有益,近年来体会更深刻.历史教师坚持阅读,...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说过:"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课程标准也这样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我女儿点点的真实经历。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工作期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凡是在进入小学前具备阅读能力的孩子,理解能力非常强,能独立完成作业,成绩都很优秀。在点点两岁三个月的时候我就想教她识字,可是发现我这个教了多年识字的语文老师不知道该如何教她识字:拼音识字、路牌识字都很慢,不系统,实现阅读需要三年多时间,大人和宝宝都很累;动画识字、看图识字,点点注意力都到色彩鲜艳的图案上去了,汉字反而记不  相似文献   

17.
阅而知之     
韩家铖 《辅导员》2013,(17):15-15
我喜爱阅读,每当我翻开一本本书,阅读书里的每一个文字的时候,我就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沉浸在这一个个精妙的文字,一句句优美的话语之中。每一次翻开书,我都会有一种轻松感,书会把我带人一个奇幻、愉快、美妙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8.
重视全民阅读,拓宽阅读领域,英国政府不遗余力。2008年1月8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大臣埃德·鲍尔斯,与一些作家、学生和阅读拥护者一起,共同参加了在唐宁街举行的全民阅读年启动仪式,把2008年作为英国全民阅读年。英国政府呼吁,每一位雇主、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图书馆和每一个地方当局都应该参与到全民阅读年的活动当中。读书是阅读年活动的核心,但所有的阅读材料都应包括在内,像报纸、杂志、诗歌、歌词、电影剧本和博客,都应成为阅读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有心理学家研究过:中学生的学习,70—80%都是通过阅读教科书和相关的辅导书来进行的。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好处。因此,在语文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各科基础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急待解决的课题。高尔基曾说过:“似乎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看来,只有体味到读书的乐趣,才能主动地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教师可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读一些课外读物。比如,学完《我的叔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 《中国德育》2008,(10):8-12
我童年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书读,而现在最大的痛苦就是书太多读不过来。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书越多的时候,实际上人读书的热情就越淡薄;当书越少或者找不到书读的时候,人渴望读书的热情就会越高。在这里,主要讲一下我读书的经历以及阅读对于创作以及人生的影响,希望同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