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柏坡精神及其自信、果敢、自省、图强的特质,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仍具有"转折之魂""制胜基因"的现实意义,对于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转折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由重视"硬实力"到提升"软实力"转折的文化强国建设、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转折的高校的文化建设均具有较强的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作用,展现出西柏坡精神及其特质历久弥新的真理品性和巨大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在这里孕育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无产阶级革命全国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尤其具有当代价值。经过二十年的研究,西柏坡精神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处于初起阶段,研究的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全面缕析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和华北人民政府的法制建设历程,有利于充实西柏坡精神研究中法治内涵研究这一薄弱环节,从法治的视角丰富和把握西柏坡精神。西柏坡时期的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践行和人民司法中国特色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拥有现代科技知识的人才群体,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将会发挥绝对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出具有高尚的、有意义的理想与信念的大学生对于我党的先进性、国家的发展乃至中华民族的复兴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曾经战争年代诞生的西柏坡精神是一个能够起到积极的理想信念教育作用并值得一代代秉承的精神.应当用西柏坡精神去教育当代大学生,要为我党、国家、民族的未来培养出可靠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下,当代青年的精神生活出现了精神品格和道德素养渐趋失范、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渐趋消解、审美品味和文娱生活渐趋庸俗等问题。鉴于此,应当在了解当代青年特质的基础上,通过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培育理性文化消费观念以及引导和规制资本逻辑等方式,引领当代青年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从而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先驱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形成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实践成果,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新民主主义经济方针;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构建新中国国体、政体和政党制度;从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过渡到执政党,备战赶考,孕育产生特质化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对西柏坡伟大历史实践的升华与凝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产物,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深化发展。新时期,西柏坡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执政党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西柏坡精神"为例,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西柏坡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探索性地凝炼出"西柏坡精神"八个方面的内涵,并基于"西柏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和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围绕拓展红色文化研发平台、抓住红色文化的延伸价值和加大红色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了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在西柏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淬炼了敢于斗争的精神气质,锻造了不懈奋斗的政治品格。在新时代,西柏坡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启示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艰苦奋斗思想指引,永葆艰苦奋斗的政党本色,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宣传西柏坡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不可丢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应在深化"西柏坡精神"教育实践中,不断研究探讨弘扬和宣传西柏坡精神的新举措新途径,使其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远保持和拥有的优良品质和民族之魂,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革命实践中孕育并形成西柏坡精神,它不仅是中国革命的宝贵精神遗产,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国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具有超越时代的特殊品质。这些特质可以归纳为自信、果敢、自省、图强四个方面。理解西柏坡精神就要紧紧抓住西柏坡精神的特质。一、自信自信是主体对自身所持信念的高度认同,对所作准备的积极态度,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构成了西柏坡精神的独特品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既来源于对时局变化的判断和掌握,又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主体意识的生成。在政治方  相似文献   

10.
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应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积极倡导西柏坡精神,让西柏坡精神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以西柏坡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河北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以西柏坡精神为例,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范典型示范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5,(5):100-103
在高校大力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涵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当前在对西柏坡精神的认知、研究与传承创新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各高校应树立整体意识,开展资源整合和系统性、创新性研究,促进西柏坡文化历史资源转化为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加大对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实现高校文化建设与西柏坡红色文化研究传承工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基本内涵,但西柏坡精神并不局限于此,在更宽广的意义上,它还包括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两个务必”思想,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升华和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基础;大西柏坡文化精髓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升华。党的十七大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至少在三个方面是相通的:在道路上,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反腐倡廉建设上,都坚持以“两个务必”为标准。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方方面面与毛泽东一生的伟大革命斗争实践,特别是这一时期的实际革命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是他培育西柏坡精神的基础;毛泽东不仅是西柏坡精神的缔造者、培育者,同时,也是西柏坡精神的实践者、传播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缔造和培育的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强大武器,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精神是党在特殊历史时期熔铸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材料和珍贵资源。恰当理解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正确认清其融入的困境挑战,通过提升工作队伍与提高教育水平相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与优化教育载体相结合、建设校园文化与优化外部环境相结合四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为促进高效融入、培养堪当民族大任的青年提供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由革命走向建设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个务必"是其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与时俱进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它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包含着丰富内涵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称为西柏坡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为了进一步彰显西柏坡精神的时代价值,要以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为原则,以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为重点,以提升民族素质为目的,多渠道、多视角进行传播和教育。  相似文献   

19.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培育了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居安思危,艰苦奋斗的不断进取精神;同舟共济,开邦兴国的民主协商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创新精神"为内涵的西柏坡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是石家庄城市精神的基石和源泉,"坚忍不拔、谦和包容、开拓进取、科学创新"的城市精神与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是革命传统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拓展,是石家庄人民奋发图强、建设幸福家园的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对于加快石家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     
.国务委员陈至立指出,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等计划,动员大学毕业生投身西部建设,积极参加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科技等工作,对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思想受到锤炼,品格得到升华,能力得到锻炼。在艰苦环境的经历将成为志愿者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是当代青年学生的正确选择,也是光荣而高尚的选择。.2004年4月13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研究”在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正式启动,课题将对当代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