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数学知识的基础。搞好概念教学,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下面笔者从概念教学的三个阶段谈谈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一、概念的引入—,讲究方法 引入新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揭示概念背景或形成过程的阶段。概念引入得当,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为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2.
周莉  贾喆云 《甘肃教育》2020,(6):171-171
数学概念是中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要素,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定理、公式、法则、方法的基础。下面,笔者通过几个途径来讨论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一、由数学史及传说引入新概念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有时通过数学史料或传说的介绍,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概念,同时也使学生了解数学史。  相似文献   

3.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数学史、生活及探究中引入数学概念,数学概念的理解可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这样,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掌握数学概念的实质,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数学概念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让学生学好、用好数学概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 ,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重视。一、重视创设情境 ,引入概念。概念引入是否得法 ,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形成。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生活经验少 ,对新鲜事物很敏感 ,容易产生好奇心等特点 ,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二、重视实际操作 ,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抽象的 ,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很弱。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概念及概念引入重要性的分析,指出概念引入是教学流程中的重要一环,精彩恰当的引入,既能促使学生心理迅速由抑制到兴奋,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以亲身经历,对数学概念的引入方法作了抛砖引玉式的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概念的学习是中职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充分重视概念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文章分析了中职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数学概念的引入为例,从创设情境、联系旧知、数学史料等角度探究概念的引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希望能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加强概念数学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没有理解掌握好。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1.1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和生活的局限,其思维处在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认识一个事物、理解一个道理,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  相似文献   

8.
谢红芬 《考试周刊》2015,(49):65-66
小学数学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它是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的基础。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数学概念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致使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如何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呢?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操作中学习概念;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不断把所学的新概念纳入原有的概念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学科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着眼数学概念教学的创新设计,在引入新概念、解读新概念、应用新概念等环节强化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启迪,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认识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本质属性,实现数学概念的精准化学习.  相似文献   

10.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 ,教者难教 ,学者难学 ,因此 ,如何搞好概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教学实践 ,我觉得概念教学应紧扣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一、结合实物原型 ,利用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及数学问题引入概念巧妙合理地引入概念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1 联系实物原型 ,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例如 ,在引入直线概念时 ,可以拿出一根拉紧的绳子或一张对折的纸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拉紧的绳子和纸的折痕有什么共同…  相似文献   

11.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数学概念教学对数学教学至关重要.在概念教学中介绍数学概念的历史发展,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基于数学史对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构建引入历史使概念发现化、创设情境使概念具体化、合作探究使概念抽象化、精准定义使概念规范化、正确应用使概念理解化五个环节的概念教学模式,并以“弧度制”教学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侯小兰 《甘肃教育》2014,(20):94-94
正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由于数学概念比较抽象,教者难教,学者难学,所以如何教好概念成了数学教师一直探索的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紧扣以下几个环节:概念的引入、概念的明确和概念的巩固。一、结合实物、利用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及数学问题引入概念巧妙合理地引入概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能力。1.联系实物,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例如,在引入直线概念时,教师可以拿出一根拉紧的绳子或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或思维受阻等,归根结蒂的原因还是对数学概念没有理解透彻和掌握.由此可见,数学概念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但概念学习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项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审视传统的数学概念教学,教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主渠道 ,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1 注重概念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概念教学是数学学习的核心 ,但概念教学极易造成枯燥乏味 .引入概念时 ,应从学生接触过的具体内容或现实模型中入手 .如教学“平行线”概念时 ,可以从书桌、课本的左右或上下边缘线等直接抽象出平行线的概念 .在对新概念引入后的发掘与加深上 ,…  相似文献   

15.
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概念引入是数学概念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能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形成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都直接影响到学生数  相似文献   

16.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理解的基础。掌握数学概念是促进和发展学生数学直觉思维的前提条件。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的接受程度,将具体性和抽象性结合起来。让学生准确掌握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7.
数学阅读是指学习者围绕数学材料或数学问题,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或经验,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数学思维为基础,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认识、理解、吸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途径很多,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让数学阅读贯穿概念形成的全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成。小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知识中最基本的知识,能透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关系到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就从"认识平行"这个内容来简单讨论在教学中的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沙尉 《广西教育》2013,(2):77-77
掌握数学概念是开展数学思维的基础,学好数学概念才能正确进行判断、分析、推理、运算,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概念比较抽象,表达语言高度精练。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有很多老师采用“展示概念一讲解概念一理解概念一巩固概念”的固定模式进行概念教学,方式死板单调,缺乏生机和活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数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在概念引出、形成、巩固、深化阶段,将静态的概念教学动态化,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增强对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现如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忽视概念教学的现象,影响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系统性的形成。教师对忽视概念形成的常见误区进行分析,并指出重视概念教学有益于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同类新知识的学习,旨在引起教学中对概念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