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里烦。作文教学确实是困扰小学师生的一大难题。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要搞好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写起作文来思路敏捷,有内容可写,这就要从一年级学生入手,以说话训练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加强思维训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此我在低年级教学中,注重于训练的层次性,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层次、年龄特点,分解阶段教学目标,为学生写作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从汉语拼音入手,训练学生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在他们眼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写作,但他们却有…  相似文献   

2.
卢泽英 《天津教育》2022,(12):158-160
<正>记叙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作文文体。在三年级开始的作文学习中,小学生逐步地认识、熟悉记叙文的行文特点,并且随着年级的提升能够基于记叙文描写方法记叙好一件完整的事情。开展记叙文写作教学,可以在观察、分析、表述的基础上实现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推动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进步。本文基于教学实践,从掌握记叙作文要素、明确记叙描写主体、清晰记叙写作思路、丰富记叙表达手法等角度展开探讨。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模块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桂珠 《教学随笔》2011,(11):19-21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个目标,作文教学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摒弃单一化、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程总目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二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相当重要,只有在这个时候打好了基础,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这种认识,我对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总结为观察、阅读、思考、练笔——小学作文教学的四部曲。  相似文献   

6.
作文既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实践.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只要训练有法,一二年级学生也能写好作文。这个阶段的作文教学如能成功进行.将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全面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那么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从写作教学指导的角度来说,较高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作为写作教学指导训练的材料。一、状物写景技法指导训练的好材料我在教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发现《春》这篇课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十分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描写指导。这是因为写文章靠的是记叙、说明、议论、抒隋、描写的表达方式,但学生写作中常缺少生动、逼真的描写。如果拿同一个人在初一年级写的文章和在初三年级写的文章相比,可谓判若两人。  相似文献   

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体现,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其能力的高低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文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起步阶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一年的三年级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写作语句贫乏,内容空洞,感情枯燥,很多学生提起作文无从下手。《语文课程标谁》对中年级的习作的阶段性的目标是: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目标要求,我们怎样才能做好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切实把好小学生作文起步关。  相似文献   

11.
1前言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如下目标:"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式作文、生活化作文和创造性作文。根据课标的要求,面对网络的时代,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笔者个人以为,当前初中作文教学必须认真研究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七年级的简单记叙文训练,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围绕一个主旨组织材料,一部分学生能在记叙中安插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还有个别学生能富有创意地构思和表达。在此种情况下,应适机提升作文训练目标,即要求学生能写出较为复杂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13.
沈九霞 《成才之路》2014,(33):102-10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性,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具有工具性,从低年级到中高年级的作文,在试卷当中的分值比例分别是:一二年级占有10分~15分,三至六年级能达到25分~40分,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论述清楚地阐述了作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明确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普通高中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都对写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  相似文献   

1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作文时所表现出的共性是"看着事物的形象,笔下却形容不出来".多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与反思,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供广大读者参考.一、浅化习作入门作文是什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长期的作文实践中慢慢去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学表达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近几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清醒地看到作文教学犹如在泥沼中前进一般举步艰难,切肤般感受到了多少年来作文教学的失败,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权重,于是全国各地欣起了作文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潮。实施素质教育,“改”字当头。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写作,从手段到结构,从习惯到目标,进行了作文教学的一系列思考、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一直是话题作文肆行天下,从初中到高中都只是一味训练话题作文,这是造成学生写出“四不像”作文的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有计划的进行分体训练,即集中一段时问进行一种文体的训练。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写作上有不小的区别。理科生较长于说理,文科生善于记叙、描写。为此对理科生侧重记叙、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写作可以检验学生表达自我、语词运用能力。二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承接了一年级的一句话表达,也为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因此,二年级的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