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作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艺术教育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而直觉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国家国民艺术素养的水平往往是该国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与该民族的人才艺术素养往往是成正比的,创新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艺术教育的目标的最高体现,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好奇心是小学生的天性。在音乐教学中,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笔者在上国家标准新教材《风雨雷电的故事》(音乐故事)这一课时,就充分利用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这是一节表现与创造课,要求学生用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来模拟自然界中风、雨、雷的声响,并且要求能表现出一定的情境。笔者事先在教室里放置各种乐#,孩子们一走进教室就立刻被吸引住了,忍不住好奇地东敲敲、西碰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对各种声响有了初步的感受。当笔者进入正题,要求孩子们试着模拟风雨雷的声响时,他们提出…  相似文献   

4.
音乐教学是初中基础教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音乐对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增强学生的愉悦体验等有着显著的帮助。但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教师由于注重传授学生乐理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接受程度,致使一部分学生不喜欢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阻碍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怎样改变这种学习现状,让学生真正喜爱音乐学习呢?笔者认为,教师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中不同的年龄段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其中主要包括最佳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让学生学会感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等,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和教学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的任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社会、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将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化,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也是让学生全面参与学习、主动发展、提高能力的最好途径。如何进行音乐课堂的活动化教学,并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我认为应该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做好工作。一、课前——精心设计,充分准备,创造活动条件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目前的学校教育一般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而缺少艺术精神培养的因素。教师和学生普遍把精力用于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对艺术教育则不太重视,使年轻一代的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更让人遗憾的是本来是充满了艺术魅力的语文学科,也只形成了死记硬背字词句章,应付大量的分析题的工具。为了能让学生取得语文成绩暂时的“高分”,教师不惜满堂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幼师音乐教学既不像音乐学院专业性强、课时足,又不似普通学校视音乐教学为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幼师的音乐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准确的音乐理论知识,更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0.
高巧云 《现代教学》2010,(12):65-65
音乐学科拥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挖掘音乐中的民族精神?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祖国的历史?如何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提高审美情趣?我们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人类存在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而音乐就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教学体系中设置音乐课程,其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情商水平。通过音乐的教学过程,让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同时通过艺术的学生的熏陶,让其获得积极的、向上的、有意义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一理念要求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应该是一个自觉的审美过程,让学生在不断丰富音乐情感体验的同时,唤起他们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相似文献   

13.
焦敏 《河北教育》2006,(7):81-8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创新是在有意无意间进行的,他们在课堂上很难有什么显赫的创新,小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的愿望、求异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初步体验创新的快乐。音乐对激发学生创新潜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音乐教学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15.
刘冬霞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218+220-218,220
该论文从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点入手,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从三个方面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课题研究。从音乐教育内容的审美因素入手,丰富学生审美体验;从教学理念方法的审美原则入手,增强学生审美体验;从教学环境的审美特点入手,提高学生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6.
初中的音乐课程不仅影响着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水平,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基本的审美观念,如此一来,要想发挥出现如今初中音乐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应当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来保证初中音乐学习对中学生审美水平方面的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凭借教学经验和实践总结,谈一谈初中音乐教学是如何培养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分析总结出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措施,以有效提高中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音乐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新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是教学活动、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学习活动的动力,而这一动力不是与生俱来、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的语文教学必然要体现出语文的精神,语文教学也只有体现出语文的精神才是科学的。我认为,语文的精神应当是"为生活",而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精神又特别通过学生的精神生活表现出来。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精神生活结合得  相似文献   

20.
就学生的空闲时间,我根据对高一年级240名学生的调查,做过一个统计:学生每天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十点半睡觉,醒着的时间共16.5小时,除去8小时学习时间(包括体育课和作业),再除去1.5小时的吃饭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每个学生的空闲时间,每天大约5小时-6小时。当然,这是新课程改革后课程教学模块增多带来的新情况。然而,学生每天有近10小时的时间,被关在教室里,好不容易熬到放学,还要带回去好几个小时的作业,真正的空闲时间是谈不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